分卷閱讀86(1 / 2)

的內政與軍務,唯你二人了解最深,目前在不影響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我軍在揚州諸郡,大概能抽調出多少人?」

高順毫不猶豫道:「三日之內可調動的,約有兩萬步卒,五千騎兵。若寬限半月,總數可達五萬余。」

徐庶點頭,又立即補充:「但有過半是陳揚州的舊部,無論是戰力,還是對調度的順從程度,都極為有限。」

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前刺史陳溫帶領下的那些舊兵,恐怕連血都沒見過幾次,還被急吼吼去打曹操的袁術胡亂抽調,給白白浪了一些好兵,燕清並不指望這些被剩下的被好生訓練過前能發揮多大效用,聽到這數字,也並不感到意外。

徐庶問:「重光與子龍所遭遇的賊寇,約有幾人?」

燕清道:「那不過是先遣隊伍,已有萬余之眾。」

徐庶卻不慌不忙:「人是不少,卻偏偏挑個最壞的時機。」

燕清微微一笑:「可不正是?我等雖扎根未穩,終歸是經歷過充分的休養生息的,谷倉充盈,兵強馬壯,正是渴戰的時刻。更何況之前出征揚州,所耗之財力人力馬力皆都不大,獲卻是頗豐。至於他們,糧草怕是即將告罄,才不得不鋌而走險的罷!」

高順問道:「那我等是先閉城堅守,等待援軍,還是主動出擊?」

燕清與徐庶互看一眼,旋即異口同聲道:「必須主動出擊!」

徐庶鏗然道:「初下揚州不久,諸勢正值觀望,正是我等樹立威信,申明正統的關鍵時刻,怎能光去仰仗不知何時才到來的援軍?」

趙雲也贊同:「他等遠道而來,兵疲馬累,又未摸清我等虛實,底氣不足,是出擊的好時刻。」

惦記著幾年後那場恐怖的飢荒的燕清所想的,則稍微接地氣一些:「馬上初春了,若放任這幫餓鬼強盜在外作亂,民夫怎能安心耕種,秋豈會豐盈?這才是傷及根本的大事。」

趙雲干脆道:「賊勢雖大,不過烏合之眾爾,可分而擊之,雲雖不才,願作破賊先鋒。」

高順也無異議。

燕清聽徐庶叨叨了幾句正統,倒猛然想起來了什么,著在呂布正式到來給他任命前、暫沒資格在這發言的徐晃取出那由天子親授的刺史印綬,笑道:「元直且看!」

徐庶定睛一看,不喜反驚。

他臉色一沉,篤定道:「難怪重光一去不返,竟是瞎跑到長安去了!」

燕清:「……」

這怎么能算瞎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