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7(1 / 2)

道:「曹志行。」

呂布輕哼一聲,在燕清聽來,卻是匪夷所思的愉悅調調:「還算那小子有點眼力。」

燕清:「……」

這究竟有什么值得高興的?

呂布懶洋洋地歪在胡椅上,閑閑道:「他既送來了,重光下即可。布剛巧用得著志行的地方,便叫他承你這情。」

燕清結結實實地吃了一驚:「貪污受賄的先河哪能說開就開!這萬萬使不得!」

他方才想著的是,將一半退回,另一半索性就以曹性的名義捐贈出去,用來購置農耕用具也好,制紙成書材料也好,沒准還能帶動一波送錢的良性循環。

並非他們囊中羞澀了,而是斷沒有坐吃山空的道理,世上可不會再有董卓那樣的肥羊宰了。

要是依著呂布這主意去辦,唯一得利的就只有燕清一人了,後果更是不堪設想:漢靈帝時期的賄成風,公然賣官所招致的慘劇還歷歷在目。

好在呂布也只是隨口一說,聽燕清義正言辭的一通勸誡後,他爽快地就改了口。

看呂布雲淡風輕,似是毫無心眼的模樣,燕清在松了一口氣之余,也差點忍不住懷疑,對方是不是扮豬吃老虎,存心在試探他了。

呂布忽道:「袁術那小兒聒噪得很,浪了好粥好飯,可否宰了?」

燕清也不問他去牢里做什么,只答:「主公嫌他太吵,送走即可。」

呂布感興趣地哦了一聲,不知何時就從那離得頗遠的胡椅上移到燕清身邊了:「送往何處?」

燕清眉眼彎彎,端的是溫和無害:「公孫伯圭自得我等糧草相援,大有力克袁本初之威,然任一方肆然坐大,遠不如雙方繼續博弈於我等有利。」

「伯圭與術曾為舊盟,見他落魄,又哪有不出手接納的道理?殊不知亂講道義,後患無窮。清敢斷言,無需上一兵一卒,不出一月,公孫勢定生自亂!」

殺了袁術,除能得一時痛快外,就只是結下一些不死不休的仇怨,還易授人心胸狹隘的把柄,著實百害而無一利。

燕清一直堅持養著袁術這柄能助他殺人不見血的利刃,就是等著袁紹與公孫瓚之間的戰局瀕臨反轉的關鍵時刻來臨。

要是袁紹勢頑強,在糧草貧匱的情況下也能壓公孫瓚一頭,燕清就要將袁術送去袁紹處,看這好顏面又優柔寡斷的袁紹能否下狠心殺了他的親弟弟;要是公孫瓚勝出一籌,那袁術來後,他是用還是不用呢?

身為世受皇恩的袁家嫡子,袁術是連他庶兄都瞧不上的心高氣傲,對編草鞋的低微出身的劉備更是不屑一顧得很,史上就曾對呂布寫信道『術生平不聞天下有劉備』。

偏偏在他最不如意的此時此刻,劉關張三人卻是得公孫瓚倚重的得力干將。

不得不與最瞧不上的人物成為同僚,對袁術而言,已是奇恥大辱,更別提他的處境竟連他們都不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