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5(1 / 2)

白紙一張,飽蘸了墨,在落筆之前,專心思忖這信該如何去寫。

郭嘉好奇道:「重光欲寫信予何人?」

燕清不假思索道:「文若那大侄兒。」

郭嘉眨了眨眼,笑道:「潁川荀氏子息興旺,要真細數一番,文若的侄兒可有不少。不知重光指的是哪一位?」

燕清道:「名攸,表字公達那位。不知奉孝早年秘交英傑,是否與他相熟?」

郭嘉果真有些印象:「荀家公達?若是眾人口中木訥憨傻,頗有運道的那位,雖未曾謀面,但也從文若口中聽過幾回。大將軍何進在時,他奉詔入宮,官拜黃門侍郎一職,期間碌碌無為,後因密謀刺殺董卓失敗,被捉拿下獄,只碰巧遇上董卓伏誅,才得以赦。之後棄官遠走,不知去了何處。」

燕清挑了挑眉:「莫非奉孝也以為,那真是個運氣絕佳的愚人?」

一些個聰明人愛耍的伎倆,雖能瞞住世人,卻斷無可能騙得過慧眼如炬的郭嘉。他聞言笑笑,一針見血地點評道:「重光以此題考量於嘉,未有小覷之意。既公達早能窺得董卓面善心惡,是為禍患,方有意害之,只因未捷而身陷牢獄。後明知命在旦夕,還可自若進食,怎是庸人可為的?公達之舉,意在韜光養晦,保全己身爾。其才略之深,大勇無怯,恐怕難以估量。」

考慮到自己剛捉了人家親叔叔荀,現在還關著不放呢,燕清在不知荀攸究竟是公私分明的那種,還是極重親情的那種的情況下,才犯愁措辭的事。

一聽這話,就跟找到救星似的,連忙向郭嘉揚了揚還是一片空白的紙,眼巴巴道:「既然如此,奉孝可願能者多勞,助我一臂之力?」

郭嘉莞爾一笑,也不推辭,直接接過:「小事一樁。只是嘉固願盡力而為,倘若不成……」

燕清笑著打斷他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清自知曉,奉孝放心去做罷。」

郭嘉慢條斯理地搖了搖頭,撣了撣紙張上並不存在的灰塵,笑道:「重光為人,嘉知得深詳,豈會認為,你會因此事不利便胡亂怪罪?」

燕清但笑不語。

郭嘉忽斂了笑意,神容微微一肅,道:「嘉知重光,唯才是舉,識人悉人,善於任用,然曹操一日未滅,便不得用他,文若亦然。」

燕清默契一笑:「清正有此意。而憑公達暗慧,定也能識得真意。」

他有意邀荀攸,並不是真的因為求才若渴。

畢竟呂布麾下,現也是人才濟濟,根本沒必要去羨慕良莠不齊的袁紹了。雖離飽和還遠,但各個都是頂尖謀士,內政方面或還有所欠缺,可帷幄之間,已是綽綽有余。

智者肯同心協力,便能叫事倍功半;若暗藏禍心,那真是坑人不見血的可怖。

這信是寫給荀攸看的,可這姿態,卻不只是擺給荀攸看的。

畢竟呂布與世家大族之間的關系本就微妙,堅持關押荀,一直不見不用,已是惹人嘀咕,再單純由於荀攸也姓荀的原因就將人捉來,就有些觸犯某些人心中的底線了。

荀攸行事低調,經行刺董卓一事的失利後,他更是多了幾分慎重。得到釋放後,他假意去蜀郡為相,後借口道路不通,安心留在富庶的荊州,繼續觀望大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