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7(1 / 2)

,就暴露無遺了。

那極不穩定的發揮,實在難以取信於人。

觀以往戰役,公孫瓚在老敵人袁紹手里,非但沒討得什么便宜,還吃過天大的虧麾下那戰力不俗的一萬白馬義從,不就是在界橋之戰里被袁紹滅了個七七八八,叫他威風不復?

假如被拖入曠日持久之境,呂布他們就是拿寶貴的糧草,去填個貪得無厭的無底洞了。

即使因為沒直接參合進這場虎頭蛇尾的官渡之戰中,公孫瓚得以保留實力,尤其跟損兵折將的袁紹一比,算是典型的此消彼長。

但這稍顯充實一些的兵糧,被拉長的補給線一拖,真想作為優勢,也只是微乎其微的了。

想要落井下石,也得看能搬得動多大多重的石頭。

公孫瓚這回稍微學聰明了一些,比起單槍匹馬地去啃這硬骨頭,還是尋求外援為妙。

而兵多糧廣、又未曾與他有過真正沖突、幾年前還同樣因抵御袁紹而有過類似合作的呂布勢,就成了他眼中首選。

不過呂布勢力蒸蒸日上,非是往日可比,公孫瓚這回在做出結盟請求時,也很是客氣。

就是燕清在看到來擔任跑腿的那幾人,竟都年紀輕輕、眉眼英氣、身形挺拔修長、偏偏還清一色地穿銀甲,自稱擅長搶時,真真是哭笑不得。

這完全是仿著當年的趙雲來挑選的罷?

恐怕是公孫瓚還記得當初是如何送出了趙雲,滿心以為他們就好這一款的美男子,才自作聰明了一把,順道粗暴直接地『暗示』一通:這樣年輕俊美的添頭,他們有的是。

賈詡的理由,則簡單許多:公孫瓚此人義氣深重,心無爭奪天下之志,有武勇而欠謀略,有容貌而缺腦子,手底下全是無可救葯的蠢蛋(重讀),割據的,又是荒涼偏遠的幽州。

這地方,呂布是暫瞧不上眼的,是以兩勢之間,並無利益上的沖突,還有袁紹曹操這倆共敵,暫保持友好關系,也無損失。

究竟是否結盟,因名聲干系,還能在做斟酌,但只是送去一些錢糧的話,既能將他如匕首催使,極大壓制袁紹,防止其死灰復燃,又在同時損耗公孫瓚自身的兵力,正是二虎競食,獵人得益。

在這些頂尖謀士之中出現這么大的意見分歧,倒是初次。

呂布聽幾人向他輪番闡述,皆一臉高深莫測,不置可否地唔了幾聲。

他覺得都挺有道理的,一時間,也拿不准主意,自然而然地看向了沉吟不語的燕清。

四位爭執不下的謀士,也不約而同地看向了他。

自導出話題後,就沒再開過口的燕清的這一票,在這局面僵持的時候,就顯得至關緊要了。

燕清也不墨跡,直接起身,向他們悠然行了一禮,笑道:「此事所涉極大,倉促之下,不宜做出決斷。為表慎重,清需請諸位候上一日,容我去查閱一些資料,再做闡述。」

只是耽擱上一日罷了,自然無人反對。

燕清欣然送走他們,便即刻斂了面上淡淡的笑,倏然轉身,直奔書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