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1(1 / 2)

謀善略,又擅巧思。」

呂布哼道:「年紀輕輕,倒是狂妄自負得很。」

話是這么說,燕清可沒從呂布的語氣里聽出半分不悅。

燕清也不揭穿,繼續笑道:「人不輕狂枉少年,亮公子之所以能得主公青眼,除他超群才智外,不也跟這份年輕氣盛脫不開關系么?」

而且諸葛亮可不是盲目自大,不分場合地博出,而是在摸清呂布心理和脾氣後,切切實實的謀定後動。

他先將前三題按正常的方式做完,就對自己能獲得一個偏上的位置充滿信心了,於是最後一題,他便順應自己心意發揮平日研究。

他知道最後一試的閱卷官中必有最重務實、不耐煩讀些表現書生意氣的冗長語句的義父,對方又鐵定會去看關於「防守營寨城池」的最後一題,才大膽地將自己爛熟於心的圖紙給畫了出來。

那是他心研制數年,剛試做出真正成品的連弩。

也不忘在細節上或刻意留了差錯,以防此圖被其他閱卷官看到,瀉出後任旁人仿制。

反正,圖只是用來作拋磚引玉之用。

只要成功勾起呂布的主意,受到問詢,他就可以馬上拿出實物來再做說服,可謂是做好萬全准備了。

呂布當然不是不識貨的人。要他單純評判一篇文章好壞,恐怕還有些吃力,短期內看多了,還會感到煩躁不已;可他行兵打仗多年,卻絕不會分不出兵器的好賴。

無論是作為武將,還是一勢主公,呂布都不可能抵擋得住擁有更強大武器的誘惑。

呂布道:「光看這圖樣,倒是個厲害玩意兒。但得實際打造一副,才知道在威力方面,這臭小子是否誇大其實。」

這種一次能發十支箭,還不是盲射,能隨時調整方向的器械,注定能在攻城拔寨、和防守城池時發揮大用。

盡管有制藝繁瑣,笨重而不利於攜帶的缺點,也是瑕不掩瑜的。

燕清笑吟吟道:「主公這倒不用擔心,只消回府問他,他定能從屋里取一副出來。」

呂布一怔,笑罵句「這小子心眼賊多」後起身,即刻喚道:「來人,速去府上將亮兒請來。讓他帶上那張弩。」

要不是諸葛亮才華橫溢,是世間難覓的全才,將來又會繼承呂布基業,燕清真恨不得讓他專心搞科研去,早些把那些神奇的創意發明,如木牛流馬、八陣圖什么的都給弄出來。

諸葛亮很快被請到了府上,他果然對此早有預料,胸有成竹地侃侃而談,與呂布、燕清長談直至天色大亮,才被意猶未盡的二人放了去歇息。

結果沒睡一會兒,諸葛亮就覺飢腸轆轆,醒了過來。這才想起在極度興奮之下,他昨日竟是整整一天都沒用過飯食,不由頭重腳輕地走了出去。

他估摸著剛好是早膳時候,干脆不勞煩下人專備一份送至房里,而是直接去廳里與人共用。

結果長輩一個沒見著,倒是見到對誰都和若春風,唯有對他橫眉冷對的老對手陸遜。

陸遜很好地掩飾住了自己的詫異,甚至面色如常地沖他問候了:「亮公子。」

諸葛亮暗松了口氣,在他對面坐下,也淡定招呼道:「伯言。」

陸遜從最仰慕的父親處得了表字一事,早被人廣而告之了,諸葛亮對他多有關注,當然也聽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