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1 / 2)

那個售貨員還指著店鋪里面的幾個麻布袋,說:「那里還有,你可以進去挑一些。不過,挑完了,要把剩下的裝回袋子里。」

「好的。」夏小語連忙蹲下挑選,奶奶也蹲下幫著選布料。

夏小語挑選的都是那些比較大塊的、方正的布料,不方正的布料,就算再多塊也裁不了幾塊布。

夏小語從中挑選到幾塊不同顏色的絨面布料,還有好多塊純棉布料、棉麻布料、滌棉的也有很多。

的確良的布頭是最多的,因為這個年代最流行的確良,但是夏小語並不喜歡這種布料,雖然耐用,可是不吸汗。

夏小語還選了一些顏色鮮艷的非棉麻布料,這些布料好看,也有一些人會喜歡。

把那些布頭都挑過一遍,挑了十幾斤,花了兩元錢。本來還能挑到更多的,夏小語不敢買太多。因為夏小語經常鍛煉身體,能提不少布料,但是奶奶不會讓自己提太重的物品,只肯給一點點自己提。

買完布料,就是買松緊帶了,買了五十米,一花了五元錢。還買了五十條短拉鏈,五元錢

算起來,這次買材料,一共花了十五元錢。

夏小語掏出錢來要付錢,奶奶不讓自己付錢,堅持讓她自己付錢。

夏小語拗不過自己的奶奶,就主動提了一大半的重物。奶奶卻過來搶著提走了一部分。

祖孫倆從鎮上回到家里,夏小語把買回來的材料分類小心地放好。

夏小語在心里盤算了一下,只要做出來的物品能賣到十五元錢,就算回本了。反正是自己制作,閑暇時做一些布藝品出來,也不怎么神。

不停地看書學習也不科學,偶爾制作這些布藝,分一分神,也當是放松了。

有句老話:千金不敵日進文。每天都有入,哪怕不多,足夠維持生活,也比坐吃山空要好。

夏小語就是這樣想的,哪怕是獲一點小錢,只要足夠自己每天的開支,就可以了。

現在奶奶還活著,生活自是不成問題,將來奶奶不在了,自己的日子就沒這么輕松了。

夏小語把布料分類,做發圈的,做鉛筆袋的,還有一些布料沒想好做什么的,就另外放好。

做鉛筆袋,必須要用硬挺一些的棉麻混紡布料。後世的鉛筆袋,里面有塑膠塗層,防水,也硬挺。沒有那種布料,棉麻混紡做筆袋也是很不錯的,還更加環保。

做發圈,柔軟的布料都能做,關鍵是還要顏色鮮艷。夏小語選的松緊帶,粗細正好,是扎起頭發來感覺舒服的那種。

做好了幾個鉛筆袋和發圈,夏小語嘗試著在邊角料中找一些顏色合適的,做成蝴蝶結,或者是簡單的花草、房子等圖案,縫在表面。頓時這些發圈和鉛筆袋都變得靈動有趣起來。

現在離學校開學還有幾天時間,夏小語每天除了照料家里的雞兔菜園,學習之余的時間做了不少發圈和鉛筆袋。將近集市日,夏小語數了數,鉛筆袋一共做了五十個,發圈做了三十個。夏小語是故意多做鉛筆袋的,即將開學,鉛筆袋也許會更好賣一些。

這一天,是開學前的最後一個集市日。夏小語和奶奶來到集市,感覺這次趕集的人群中,小孩子多了許多。

夏小語選了一條有幾家文具店的街道,在街口的一個地方擺攤。過去人們都是在百貨商店里買文具,如今賣文具的店鋪多了,顧客漸漸地也分流了,畢竟這些店鋪可以講價,價格有時更加實惠,文具種類也更多一些。

夏小語和奶奶把一塊塑料布鋪在地上,還在上面鋪一張夏小語做的拼接布,然後把鉛筆袋和發圈放在上面,分類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