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2(1 / 2)

了一下靈木的大致形態,周祺然估摸著這小子多半在猜這靈木的品種。

但是這般好奇的人,卻一直沒開口問他那鼎中是啥,為什么要燒。仿佛只要是他開的口,這貨就能放棄思考去完成,不會思考其中的是非曲直。

怎么說呢……十分腦殘粉的思考回路。

周祺然微嘆一聲,回眼神繼續參悟那古老陣圖。而秋博宇則是美滋滋地當「苦力」。

正如周祺然所猜想的那樣,秋博宇會無條件站在周祺然這邊。以往他還以為自己只是單純崇拜真君的時候,便會下意識選擇站在真君的立場了。

在他看來,這並沒有什么不好的地方。真正能做到理智客觀公正的人,無非就是事外人。而且就算是事外人,也有很大的概率先選擇一個立場站了。

就好比那秋家之中,他還是一個掛名少爺的時候,有個女仆偶爾會塞他一兩個饅頭。

作為被饋贈者,哪怕只是得了兩個饅頭,秋博宇都十分驚喜,以為偌大的秋家還是有些溫情流露的。

但後來那女仆事情敗露了他才知道,她是慣偷,經常摸進廚房里捏走主人家的食物,偶爾塞他一兩個不想吃的饅頭。有次大廚心制作了一道菜餚,擺盤,乃至里邊點綴的花邊都是極其講究的,圖的就是一個圓圓滿滿。

可是那女仆哪懂這個,照常摸進去偷吃。於是理所當然的,大廚發現擺好盤的菜被動了之後勃然大怒,害怕秋家家主,也就是他大伯會怪罪到自己頭上,便進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捉賊行動」,堅決要捉出那只偷吃的老鼠。

作為一個管不住嘴的慣偷,她自然是極快便被抓起來了。

但是後來不知怎的,那結果就變成了「秋博宇指使女仆去偷廚房的菜,都偷到專門供給家主的菜上了。」

沒有人聽他的辯解。

也沒有人相信,他只是了幾個自己也不怎么喜歡吃的饅頭。願意下是不想對方的「關心」被拒絕。

當然最後的結果也證明,這完全不合常理的「關心」本來就是個笑話。

他親緣上的大伯,也就是秋家現任家主還特地找到他,「悉心教導」了一番。

他說,你這樣的做法莫不是覺得秋家在虧待你?

他說,你這樣對得起你的父母嗎?

他說,所有人都對你很失望。

但是秋博宇百般辯解,這事與自己無關,都基本沒用。大家信誓旦旦地道,那秋博宇不僅人品不行,還愛撒謊。

這般品行不端之人,說不定要氣得他父親從墓地里爬出來戳脊梁骨。

這其實是件小事,特別特別小,特別特別日常的事情。

那時秋博宇大致對某些事有了概念,但是還處於混沌不清的狀態。但是遇見真君遇見師尊,有了真君的事跡啟發,又有了師尊的引導解釋,秋博宇就悟了。

自己做了什么不重要,自己礙了有些人的路才是重要的事情。其他人有他們的利益相關,即便有信自己無辜的,也要變成不信。

所以,自己因為感激真君,選擇無條件站在真君這邊有什么不對?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只許其他人理所當然地不要臉,他就學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