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4(1 / 2)

當然,這個樂土正在成為了過去式。

行走在紐約的街道上,沿街都是征兵宣傳的標語,媒體報導上,無不對敵人的各種負面宣傳,激發美國民眾的戰爭情緒。

紅警兵團在拉美的軍事行動,深深刺激到了美國,也讓美國真正感受到戰爭就在身邊。

經過兩個月的戰爭,美國陸軍和空軍在拉美損失慘重。

先是四十多萬的部隊被合圍,不得不救援的美國陸軍和空軍,又在尼加拉瓜與紅警兵團展開了第二次會戰。

總參戰的兵力超過百萬,雙方一百多萬的軍隊,在巴拿馬和尼加拉瓜展開美洲有史以來空戰大戰。

兩個月的時間過去,美國陸軍和空軍打敗,無奈撤退到了墨西哥,然而緊隨不舍的遠征軍團,便逼迫美國在墨西哥境內展開另一場空前的會戰。

兩個月來,美國無數的媒體都在匯報這一場戰爭,占據頭條不是歐洲戰場,也不是已經開啟的非洲戰場,而是位於美國邊境線的這一場戰爭。

因為敵人已經快打進美國國門,臨近墨西哥邊境的所有美國居民,全都往北撤離,大量的美國軍隊在墨西哥境內集結,對美國來說,這是無法避的全國戰爭。

在各個城市的征兵點,大量的美國青年,踴躍參軍,其中不乏有色民族。

大量的美國青年准備走上戰場,美國所有的工業,全都爆發出全所未有的生產效率。

就連福特這樣的汽車企業,除了不停增加卡車生產線之外,還在加工生產大量的汽車零件,十年前因為金融危機廢棄的大量工廠,全都起死回生。

美國的就業率達到了全所未有的高度,所有能夠運行的工廠,全都展開了生產競賽。

僅僅一天的時間,就有數百架戰斗機被生產出來,一百多輛坦克被運送到前線。

漁業港口,停靠的是軍艦,造船廠,平均十幾天就能夠下水一艘大型貨船,各種軍艦如同下餃子一般。

全面爆發的美國,瞬間煥發出了強大的活力,不再是經濟危機之後的死氣沉沉。

然而對比完全爆發出來的美國工業,戰場上的美國軍隊表現,卻不盡人意。

巴拿馬戰役,從開始到結束的兩個月中,美國軍隊損失超過六十萬,被擊毀的坦克超過七千輛,戰斗機和轟炸機損失超過四千架,地面上卡車損失數量更不用說。

在付出如此巨大的損失下,不但沒有奪回巴拿馬,更是讓墨西哥變成下一個戰場,距離美國門戶只有一步之遙。

而對於敵人,美國人也有了全面了解,相信的單兵自動武器,幾乎無法摧毀的坦克,完勝美國的空軍戰斗機,能夠進行超過六千公里外轟炸任務的超級轟炸機。

美國不吝嗇的宣傳敵人的強大,大量的媒體評論人也將矛頭轉向了技術優勢這一點,呼吁美國要研發更加強大的武器裝備,否則美國危險了。

而至今還未恢復過來的美國海軍,根本無力參戰,也讓美國國內很不滿意。

在媒體報導,和廣播上,美國各界都在為戰爭鼓勁。

同時也告訴美國國民和全體社會,敵人已經在拉美集結了超過百萬大軍,其作戰能力,美國最少要用兩百萬部隊才能夠抵抗。

兩個月的時間,美國征召了超過三百萬的新兵,美國各個城市的郊區,都有規模龐大的訓練營,大量的新兵剛剛入伍,就會前往新兵營進行訓練。

而這也給紅警兵團帶來不小的壓力,畢竟面對人口和兵力以及工業強大的美國,又是在美國邊上作戰,美國源源不斷的部隊和武器裝備輸送到戰場上,戰爭幾乎就沒有停止過。

登陸巴拿馬之後的第一階段作戰成功,紅警兵團成功將戰場推進到墨西哥,也不得不進行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