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4章 雪茫茫(1 / 2)

詭三國 馬月猴年 2293 字 2020-06-02

大雪紛飛之中,酒宴結束之後,各自三三兩兩散去。

譙並微微有些醺醺然,搖搖擺擺的走著。

「譙公!恭喜,恭喜啊……」一人從側面走過,朝著譙並拱手說道,「今得征西一番禮,不日自當天下聞!恭喜,恭喜啊……」

譙並搖晃著腦袋,似乎是醉酒當中,迷糊不清得樣子,說道:「啊?啊……你是,你是誰啊?」

「某……」來敏呵呵笑了兩聲,擺擺手說道,「譙公還是先去歇息吧……」

「啊哦……歇息,對,歇息……」譙並嘿嘿傻笑兩聲,搖搖擺擺的走了。

這個來敏並沒有也立刻離開,而是站在回廊之中,呵呵笑了兩聲,也不知道是在笑譙並的醉態,還是在笑什么其他的事情,過了半刻之後,方輕輕的一揮袖子,從另外一個方向上,走了。

譙並搖搖晃晃的坐著騾車,到了自己的臨時住所,下了車之後,等進了院門,腳步便漸漸的沉穩起來,臉上的表請也從一副痴呆的醉酒模樣,變成了陰沉面色,低聲嘀咕了一句,「來氏狂夫,口出妄言!不也是毫無所得,焉敢恥笑於某?」

待在侍從的服侍下進了廳堂,去了遮雪的大氅,譙並也松懈了自己,坐了下來。

「郎君……可是要上些醒酒酸湯?」一旁的心腹仆從小心翼翼的說道,「……還是要先歇息……」

「先取些酸湯來吧。」譙並接過了熱巾,在臉上擦了擦,又細細的自己抹干凈三縷胡須上面沾染的一些酒汁菜湯啊什么的,然後又在仆從的侍奉下,更換了一身的衣袍,才重新回到了堂內,望著堂下紛飛的大雪出神。

征西將軍斐潛,這是幾個意思?

別看征西將軍似乎很是恭敬推崇,但是實際上給了譙並什么確實的好處沒有?

並沒有,除了一個所謂的興教化,開民智的名頭之外,就是是一個所謂的守山學宮熹平石經二代的什么狗屁顧問了……

譙並不惜在大雪之中,辛辛苦苦趕來郪縣,難道就是為了求一個所謂什么守山學宮顧問的鬼職務么?

守山在並北那么遠,那個傻鬼會興沖沖的從川蜀一路跑到人生地不熟的並北去?

所以,別看征西將軍斐潛說得多么漂亮,實際上等於就是畫了一個大餅而已,若是譙並真的去啃,多半不僅吃不到,還磕掉半嘴的牙。

難道說征西將軍厭惡自己?

沒理由啊!

征西將軍之前不是靠著敬獻祥瑞出身的么?這一行當里面的事情,征西將軍心中應該清楚才是,自己特意前來,也不是隱藏著表示自己願意為征西將軍造勢么?

當年劉焉難道就信了所謂「天子氣」?多半還是相互利用罷了,而征西將軍這個意思,是不需要這方面的事項了?

這真是……

自己的師傅董扶能夠拒絕十辟,三征,那是因為征辟的都是些啥子歪瓜裂棗么,一縣之地一郡之守來征辟,能給什么官?頂天了也就是六百石!

到了大將軍何進前來征辟,起步就是千石!

這能一樣么?

因此不管是劉璋在成都還是劉備來川中,譙並都沒有表現出什么來,甚至有些淡漠,孤傲,但是到了征西將軍斐潛來了川蜀,確定了大體上川蜀的歸屬權的時候,譙並自然就熱著臉,貼上來了……

從隴右到函谷,從並北到川蜀,如今征西之地,橫跨東西,縱攬南北,若是說征西執掌了半邊大漢倒是有些誇大,但是囊括了三分之一,確實是一點也不虛言,這樣的實權人物,又怎么不值得壓上一注?

結果碰了一鼻子的灰。

「這個時令,怎生好大的雪……」心腹仆從端著漆盤進來,端上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酸湯,說道,「郎君,小的見天寒風凍的,便讓庖丁多加些姜烹煮了,也好去些寒氣……」

「嗯……」譙並點點頭,端過酸湯,喝了一口,頓時熱辣辣酸津津的從喉嚨直接暖到了肚腹之中,頓時不由得舒爽的嘆出一口氣,點頭稱贊道,「哈……這湯不錯……」

心腹頓時樂得眉開眼笑,「郎君覺得好,就是小人的福分了……」說完,便准備先行退下。

「等等……」譙並忽然心中一動,「你方才說了些什么?」

「啊?小人的福分?」心腹仆從不明所以,茫然的回答道。

「不是這個……」譙並皺起眉頭,「前面的,前面說了些什么?」

「大雪風寒,小人讓庖丁多加了一些姜……再往前,沒說什么了啊……」

心腹仆從沒能想得非常得精准,倒是譙並回想起來了,笑了笑,說道:「嗯,我想起來了,沒事,你先退下吧……」

心腹仆從眨眨眼,不敢再說什么話,連忙一點頭,倒退了幾步,下了堂。

譙並仰起頭,看著堂外,飛雪紛紛,半響之後才感嘆道:「是時令啊,時令不對啊……某來早了些……唉,未曾想到,這……這豎子,竟然好大的心思……」

…………本章說注…………

大雪紛飛。

斐潛散了酒宴之後,又悄悄派人將正准備離去的李仁,叫了到了偏廳,讓手下上了些熱巾熱湯,然後一邊招呼著李仁就坐,一邊將熱巾覆蓋在臉上,蒸開毛孔,散發些酒氣,讓頭腦清醒一些。

雖然古代的粟米酒度數並不高,但是喝多了也一樣是會醉的,尤其是溫熱的米酒後勁較大,所以現在不趁著還有幾分清醒,先把事情布置下去,再等到睡醒之後,恐怕又是耽擱多了一天了。

「古之先賢,多忠勇之士也。潛曾聞漢中李太尉懲治貪腐,整肅綱紀,勇於任事,忠於社稷,所謂父不肯立帝,子不肯立王,天下咸聞之……」斐潛放下已經失去熱度的臉巾,端起了熱湯,一邊請李仁喝湯,一邊說道,「今觀德賢,文儀具佳,思敏智捷,便知李氏家學甚厚,源遠之有傳也……今川蜀百廢待興,不知德賢可願出仕,為川蜀百姓謀一片凈土,得一方安平乎?」

李仁,是漢中李氏之後。

漢中李氏,原先也是出過兩個三公的,只是可惜……

當年漢和帝時期,漢中李郃,初為漢中戶曹史,後來逐步升遷至尚書令、太常、司空、司徒,而其子李固,年輕時便博覽古今、學識淵博,屢次不受辟命。後被大將軍梁冀任命為從事中郎,後任荊州刺史、太山太守,成功平息兩地的叛亂,之後對朝廷屢有諫言。歷任將作大匠、大司農、太尉,順帝駕崩後為梁皇後所倚重,但受到梁冀的忌恨。質帝駕崩後,與梁冀爭辯,不肯立劉志為帝,最後遭梁冀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