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部分(1 / 2)

金秋烈焰 未知 1003 字 2021-04-15

功能 和功能!

第十二章碧血羅霄(14)

「當這號子兵的人,都是心眼最好的人。昨天我正要劈柴,有個戰士隨手就把我的柴刀接過去了。我說,喲,世上哪里見過幫老百姓劈柴的軍隊啊!我要他歇歇,他怎么也不肯。」

「真是好紀律呀,借個碗也洗得干干凈凈的送回來。」

「毛委員的部隊就要走了!」幾天後,這個消息在三灣一傳開,群眾立即擁到毛澤東那里,千挽萬留,說什么也不讓部隊走。

「鄉親們!我們還要去其他地方打土豪劣紳,還要解救那里受苦受難的貧苦大眾。」毛澤東站在祠堂門前,對著人群說道,「我們還會回來的,希望回來時,見到大家都已經過上好日子。」毛澤東說到這里,感到有一股熱浪直涌上眼窩。

根據群眾的一再要求,毛澤東答應留下兩位同志,領導三灣群眾鬧革命。

10月3日早晨,經過改編的工農革命軍面貌一新,集合在楓樹坪整裝待發。

幾個提石灰桶的戰士,忙著在村子里的土牆磚壁上刷寫「士兵組織士兵會!」、「歡迎工農群眾起來參加革命!」等大幅標語。

三灣群眾聞訊,紛紛扶老攜幼,依依不舍地前來歡送。

深秋的陽光灑滿楓樹坪。火紅的楓樹,高大挺拔,枝繁葉茂,像燃燒的火炬,與天空的早霞、起義軍的旗幟,還有官兵們的紅領帶,交相輝映。

毛澤東站立在楓樹下,高聲地說:

「我們就要開始新的進軍,准備在附近落腳安家。我還向大家宣布三條行軍紀律:一、說話要和氣;二、買賣要公平;三、不拿群眾一個紅薯。大家記住了嗎?」

全體官兵刷地立正,齊聲回答:「記住了!……」

離開這個後來聞名天下的小山村時,毛澤東望著只剩七百余人的隊伍,意味深長地說:「現在我們人少了,但是很精干,大有希望。」

在改編中被任命為特務連黨代表的羅榮桓,大概是當時這支隊伍中學歷最高的人。此刻,他站立在起義軍隊伍里,心中感嘆不已:「三灣改編,是我軍的新生呀!……」

起義軍隊伍向羅霄山脈縱深之處走去……

毛澤東穿著草鞋,柱著拐杖,堅定而深邃的目光,朝東方眺望,但見天空一片嫩紅。此時他忽發奇想:倘若站在巍峨挺拔的井岡山巔,羅霄的崇山峻嶺一定盡收眼底,像海浪般奔涌;還能望見韶峰的翠竹,岳麓山的紅楓吧。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或許還能聽得見湘江的水聲,望得見板倉那一盞徹夜不熄的油燈。

一股豪壯而凄美的詩情,在他的心胸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