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部分(1 / 2)

功能 和功能!

最後,圓臉小伙子們又確定了分贓的原則。這是集體當混蛋最重要的事,如果沒有這個原則,混蛋們很可能因為分贓不均,自己先打起來了。圓臉小伙子們經過商議,制定出了比較具有可行性的原則——誰搶到就歸誰。據說以前曾經實行過誰看見歸誰的原則,但執行起來難度太大,因為誰也說不清到底是誰先看見的。如果出現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同時搶到的情況,就平分贓物。對於不能平分的東西,就事後折價處理。這樣一來,就從根本上杜絕了因為分贓不均所引起的爭執。不過萬一還是出現了爭執的話,如果爭執的是兩個人,就應該用石頭剪刀布來解決;如果是三個人以上的話,就應該采取猜手心手背的方式。總之,自己人之間絕對不能動手打架,那樣太沒品位,還會讓奇形怪狀的老百姓們笑話。

另外,圓臉小伙子們還商定,對於搶到的東西,事後必須如實上報,並自覺自願的拿出百分之十五來作為上面的保護費。如果出現了私自藏匿贓物的情況,就要依照藏匿的價值,處以五倍到十倍的罰銀。如果交不起罰銀的話,就按照一文錢一軍g的折價方式抵償。當然,這種上報只涉及金錢,不涉及女人,百姓開封城里的女人都長得奇形怪狀的,上面絕對不會看的上。

商量好這些之後,幾十萬個圓臉小伙子覺得他們這次當混蛋必然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應該被載入史冊。然後就耐心的等待著讓他們變成混蛋的信號了。

5

趙光義指使趙普造謠,而這件事趙匡胤不知道。故事發展到這里,我發現以前許多事都很不對頭。趙光義的出現讓我不得不把這個故事的頭緒重新理一下。

苗訓走過一個又一個淡藍色的秋天,終於來到了向往已久的開封城。在這個過程中,苗訓變成了一個算命先生。這件事很好理解,對於剛開始追求臆想的人而言,現實是被鄙視的,就是說他們還不明白錢是個很重要的東西。這不要緊,追求的過程會讓他們明白這個道理,而且他們臆想的對象就是隨著對這個道理的理解而改變的。在我剛剛開始追求臆想的時候,也曾有過視金錢如糞土的階段。現在看來,與糞土比起來,臆想又算得了什么呢?對苗訓而言,沒有比算命更適合他的職業了,並不是說他有預知未來的能力,而是他除了能說話之外,實在什么都沒有了。雖然算命有一定的危險性,但這與「混口飯吃」這個最基本的需求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苗訓來到了向往已久的開封城,並在城門口支起了卦棚。這並不說明苗訓是個矜持的人,非要等著開封人用八抬大轎來接他,而是他發現開封城不是隨便就可以進去的。在苗訓看來這是合理的,既然開封城很美好,美好的東西當然不會輕易落在自己腦袋上了。於是,他只能在城外給人算命,直到被發現。

現在的問題是:到底是誰發現了苗訓?

我覺得肯定不是趙匡胤。我們已經知道了他並不是y謀家,所以沒有這個需求。而且一個殿前督點檢,怎么會有閑工夫跑到開封城外觀察一個算命的。不過在事實上,苗訓確實是被趙匡胤介紹到軍人開封城的。那么,只有一個解釋可以讓這件事變得合理——發現苗訓的人是趙光義,然後他又攛掇自己的哥哥把苗訓介紹到軍人開封城。

趙光義喜歡變了顏色滿世界遛達,這么做的時候他覺得自己無處不在。雖然趙光義看起來智商有問題,但從沒有人敢得罪他。除了因為他的哥哥是趙匡胤之外,還因為如果你今天得罪了他,明天他就會找到你,並把你晚上和老婆在枕頭邊的悄悄話一字不差的給你重復一遍。所謂一字不差,就是連你老婆的「嗯」「啊」等感嘆詞也包括在內,連語氣都模仿的惟妙惟肖。這時候只要你還沒中風或心梗,就只能跪在地上管他叫大爺了。這樣一來,趙光義除了覺得自己無所不在之外,還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了。我認為造反的念頭就是在他覺得自己無所不能的時候產生的。因為每個人都想知道自己的極限並嘗試突破,就是說越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就越想找件自己不能完成的事。

趙光義遛達的范圍很廣,包括了官人開封城、軍人開封城和百姓開封城,有的時候興致來了,甚至遛達到了皇宮里或開封城外。當然,如果他遛達出了開封城,也只是在城門口轉轉而已,因為他的眼珠只能持續轉動三個時辰,就是說他變顏色走動的最大半徑是步行一個半時辰的距離。如果超出了這個范圍,就有可能一絲不掛的晾在開封城的大街上。趙光義每次遛達出開封城,都能看見給人算命的苗訓。這是因為苗訓進不去開封城,又舍不得走,所以只能每天在城門口耗著。見得次數多了,他自然就留意上了苗訓,而且他確實需要這樣一個人。不過苗訓對此一無所知,因為他根本就看不見趙光義。

6

行營里幾十萬個圓臉小伙子商量當混蛋的聲音把行營變成了一只蜂巢。在離他們不遠的開封城,另一只更大的蜂巢也在嗡嗡叫著。

幾十萬個圓臉小伙子排著隊離開了百姓開封城,離開的時候臉上沒有一絲悲傷。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奇形怪狀的老百姓們感到無限悲傷。

圓臉小伙子們離開了百姓開封城之後,奇形怪狀的老百姓們都紛紛回到了自己奇形怪狀的房子里。他們必須馬上把家里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藏起來,而且要藏的非常分散才可以。比如有的東西需要藏在房梁上,有的東西需要埋在地底下,有的東西需要縫進枕頭里。這是很有道理的,即使圓臉小伙子們回來的時候真的變成了混蛋,那他們也不一定有本事把所有的東西都找到。於是,奇形怪狀的老百姓們刨坑的刨坑,上房的上房,忙的不亦樂乎。

在男人藏東西的時候,女人們也開始忙活起來了。她們先用一尺寬的粗布把胸部束得緊緊的,而且越是平胸的女人束得越緊。然後她們又剪下一些頭發貼到下巴上,再用鍋底的煤灰把臉和手塗的像黑人一樣。最後她們換上了男裝,並往褲襠里塞進一根黃瓜。其實黃瓜並不好用,很容易折斷,要是塞根胡蘿卜就更好了。但大周朝的時候胡蘿卜還沒傳入中國呢。因為每個女人都要往褲襠里塞黃瓜,結果黃瓜就脫銷了。買不到黃瓜的女人就用白蘿卜代替,這樣一來,她們褲襠里的就不像是人可以長出的東西了。

在忙完這些之後,奇形怪狀的老百姓們就開始了他們最重要的一件事——交待後事。

每個奇形怪狀的老百姓都有可能被變成混蛋的圓臉小伙子殺掉,所以每個人都有交待後事的需求。而且不僅要向自己的家人交待,還要向鄰居和親朋好友交待。因為自己的家人很可能被圓臉小伙子們一起殺掉。這樣一來,交待後事就變成了一件很麻煩的事。不過,圓臉小伙子們要是真的變成了混蛋的話,他們回來的速度可是很快的。如果在他們回來之前還沒有交待完後事,就再也沒有機會交待了。因此,交待後事這件事對於奇形怪狀的老百姓而言,是最需要講求效率的了。

現在我覺得跟她攤牌這件事必須講求點效率了,總這么膩歪下去,我很擔心自己的身體承受不了。不管結果如何,哪怕是最壞的,總要對自己有個交待吧。

為了實現交待後事的高效率運作,奇形怪狀的老百姓們對交待後事的方式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影響交待效率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原因是次數。因為交待後事不僅限於自己家里的人,所以交待一遍很可能是不夠的,這樣一來,同樣的內容每個人都會重復兩遍以上。對此,老百姓們及時進行了調整,他們將交待後事的范圍從以家庭為單位擴大到了以街道為單位。這就大大降低了不必要的重復,又不影響交待後事的質量。為了確保每個人交待的後事都能被記住,老百姓們還安排了專門的記錄人員。所有後事都要用密碼記錄,而且各個街道采用的編碼方式都是不一樣的。有的街道的編碼方式利用了音節或平仄聲的變化,有的編碼方式是打亂記錄文字的順序,有的密碼甚至使用了梵文或契丹文的切音。總之,這些密碼就是為了對付圓臉小伙子的,要是他們都能看懂的話,記錄就變成自白書了。

第二個原因是內容。通常情況下,後事的內容是以經濟為主的,比如財產的數量和藏匿地點等。所以奇形怪狀的老百姓們都知道了鄰居家到底有多少錢,以及藏在了什么地方。這樣一來,如果圓臉小伙子們回來的時候沒變成混蛋的話,危險的人就變成自家鄰居了。因此,每個老百姓在交待後事之前,都要先指天發誓自己交待和聽到的後事只用於處理後事。

還有一些後事的內容是道歉。這也很正常,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嘛。很多人都交待了往鄰居家的米缸里撒鹽,或者剪斷大街上繩子頭的惡劣行為。聽的人都抱著寬容的態度原諒了他們。畢竟以後再想找人往自家米缸里撒鹽也不能了。不過有些人交待起劣行來就沒完沒了,一邊交待一邊痛哭流涕,更有甚者,有的人除了交待劣行之外,還沒完沒了的感謝這感謝那。把聽的人和等著交待的人急得不行。

為了讓這些話癆們閉嘴,奇形怪狀的老百姓們對後事的內容進行了嚴格的規定:每個人交待後事的時間不能超過一炷香。交待後事的內容應該以經濟問題為主,可以適當交待劣行,但絕不能超過整體交待時間的三分之一。絕不允許有感謝的語言出現在交待後事的內容中。在這樣的詳細規定的制約之下,交待後事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但也有個別人不知道好歹,還是老爸老媽老公老婆的感謝個沒完。不過奇形怪狀的老百姓們也准備了應付的辦法,就是把他拉下去,再脫掉他的襪子塞進嘴里。如果這個人還要「嗚嗚啊啊」的叫喚,就用一根大棒子把他打昏。

這里還有一點要補充,趙普糧店的伙計們已經把趙普的祖宗罵了上百遍了。他們並沒有被轉移到官人開封城或瓦舍里,趙普只給他們發了一身圓臉小伙子們穿的軍裝。告訴他們當圓臉小伙子們來的時候,穿上這個可能會躲過一劫,說不定還能發筆財。

7

苗訓終於住進了軍人開封城。

軍人開封城里當然沒有他要追求的臆想對象,那里不僅沒有純白色的女孩,甚至根本沒有女人。但苗訓並沒有因此失落,也許是因為他覺得純白色的女孩可能是在官人開封城里,所以還得繼續努力;也許是因為他的臆想對象已經改變了,但變成了什么樣我可猜不出來。總之,苗訓進入了軍人開封城,然後就全身心的開始了報答知遇之恩的行動,盡管他報答的對象是錯的。

故事講到這里,我不得不承認趙匡胤是個無辜的倒霉蛋了。他不僅沒發現苗訓,也沒有把苗訓包裝成半神科學家。這不合情理。

自從苗訓住進了軍人開封城,趙匡胤的噩夢就開始了。

先是他在軍人開封城辦公帳篷的條案上,每天都會出現一份《趙太尉今日運勢分析報告》,落款是殿前司校尉苗訓。如果趙匡胤幾天沒去軍人開封城,《趙太尉今日運勢分析報告》就會摞起厚厚的一疊。

開始的時候,趙匡胤覺得這件事很好玩,而且對算命這種事,他也半信半疑。所以在興致好的時候,也會按分析報告里說的去做著試試。比如分析報告里說他可能要倒霉或走運,破解或獲得的方法是拔三根頭發燒掉。趙匡胤就隨便拔掉別人的三根頭發,因為報告里沒寫一定要自己的頭發。

時間一長,趙匡胤就有點煩了,他覺得報告里所謂的方法都不太管用。有的時候他甚至懷疑這個校尉是想通過算命來控制他。而且自從有了這些分析報告,趙匡胤身邊的怪事就越來越多。比如他發現所有、女人看見他,都往地上一蹲,然後雙手抱緊膝蓋,一邊流眼淚一邊哆嗦。當他走過去想問問人家這是怎么回事的時候,這些女人就馬上嚎啕起來。任憑怎么問,都發不出一個輔音來。有幾個女人甚至哭的背過了氣,躺在趙匡胤的面前口吐白沫全身抽搐。過了好長時間他才明白,這是苗訓給他測字的結果。苗訓不僅把測字的內容寫進了《趙太尉今日運勢分析報告》,比如「沖狗(壬戌)煞南,宜狗奴、捆綁,忌灌腸、滴蠟」,還把報告的內容四處傳播。

對於這樣的討厭鬼,趙匡胤怎么會有心情跟他聊天象學或流鼻血呢?

我覺得包裝苗訓這件事應該還是趙光義干的,也許趙普也參與了。不過他們一定沒有親自干,而是委托了他們的親信。委托的人很可能就是楚昭輔。

趙光義應該算是趙匡胤的親信,要是連親弟弟都信不過,那他還能信誰呢?不過現在看來,他這個親弟弟也不一定信得過。趙普也是趙匡胤的親信,親到圓臉小伙子懷疑他們是一對的地步。以前我一直以為楚昭輔是趙匡胤的親信,而那時候我還以為趙匡胤是個y謀家。現在看來,楚昭輔應該是趙光義的親信。這么一來,他就是趙匡胤親信的親信。

需要指出的是,親信和親信的親信絕不是一個概念。親信在大多數情況下還是靠得住的,當然也有靠不住的時候。如果你能知道他們什么時候靠得住,什么時候不可靠的話,你就是個用人的天才。親信的親信在大多數情況下是靠不住的,也有靠得住的時候,但畢竟比較少。這個結論是很有道理的,因為你的親信考慮事情的立場,通常是他自己和你;而親信的親信考慮事情的立場就變成了他自己和你的親信。你看,在他的思維中只有他自己和別人,並沒有你的位置。說明這個結論的例子就擺在我們面前,如果趙匡胤是皇上的親信,趙光義和趙普就是皇上親信的親信。而這兩個家伙腦子里琢磨的事,就一點也沒站在皇上的立場上。

有的時候親信的親信也希望變成親信,畢竟有進取心的人還是存在的,但他們的做法往往事與願違,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想不到你,而且他們這么干很可能會得罪你的親信。楚昭輔就是個例子,當他賣力宣傳苗訓是半神科學家的時候,心里也想著這件事如果干得好,很可能會從親信的親信變成親信,因為他已經從趙光義那里知道了苗訓是趙匡胤介紹到軍人開封城來的。而且干這件事也不會得罪趙光義,因為是趙光義委托他的。要是楚昭輔知道趙匡胤有多膩歪苗訓的話,准會刨個坑把苗訓活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