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你是誰啊(2 / 2)

明末球長 一臉壞笑 2026 字 2021-04-15

幾個衙役不需要王大礽指派,馬上雄赳赳氣昂昂的沖過來,將孔乙己以及其他幾人直接搜身,搜出的東西都直接扔在地上。

這幾人都是和孔乙己一個等級的窮書生,能有幾個子,很快幾個衙役挨個數數,過了一會,低聲稟報,當然了,這么幾個錢,也不需要數,其他幾人就已經一目了然了。

「卧槽,這么幾個錢,你不想辦法趕緊賺錢,把能耐用在一個小姑娘身上,你沒毛病吧。」

王建無法理解這種想法,後世的人雖然生存壓力不大,隨便打幾個月的工就足夠一年的開銷,就可以去到處旅行,但有點進取心的人也是有些追求的,起碼會想著開公司啊,創業啊,再不濟就是拉投資用飛船去探險,探索遠處的世界。

把精神用在虛無縹緲的什么仕途上面,事實上,這個時代的書生能撈多少錢?大部分也不過是求個官身,好庇護家中的財富而已,你一看就是個屌絲,還不趕緊想辦法去賺錢?

孔乙己卻是一副委屈而憤憤不平的樣子,說道:「學生自由開蒙讀書,自覺有濟世之才,救民之學,可惜卻是無人賞識……」

他的眼神在王建身上來回看著,沒錯,留著短發是傳說中要戴長老們特制的軍帽的原因,高大肥壯,和傳說中的長老一模一樣,王建卻是毫不在意,這個時代的才華,也就是那幾個畫春宮畫的人讓他拍手稱贊,其他人幾乎都是不值一提,對於長老們來說,這個時代的所謂才華,基本上能為其所用的,實在不多啊。

王建說道:「好啦,你家在哪里,趕緊通知家里帶錢來贖人,錢又不多,還是你喜歡去認打嗎。」

孔乙己似乎很驚訝,顫抖著聲音道:「難道學生就不值得長老問詢一番治國良方嗎,我自由飽讀詩書……」

王建忽然說道:「回字兒有幾個寫法你知道嗎。」

孔乙己稍稍一驚,馬上答道:「回長老,一共有……」

王建馬上打住他:「好了,沒人關心這玩意,還是說錢的事情吧,治國?我有什么可問你的。」

王建不禁悲觀起來,自己居然要統治一群知道回字有幾個寫法的人,他瞄了一眼王大礽,顯然這人也是知道有幾個寫法的,這樣的社會中堅力量,如果與歐洲那些凶狠白人比拼?

難怪李向前一直在擔心這些書生的問題,任何人在知道了自己的知識已經陳舊而無用,馬上要被統治階級視作是毒葯的時候,那反應可是很難預測,那是人家一生就去做的一件事啊。

君為釣者,臣為魚啊,而且還是願者上鉤的水平,只需要這么一個簡單的,棍子上的胡蘿卜,千年以來,中華民族的英雄好漢都被束縛在了書桌上,腦子思維也被完全禁錮。

感悟著這一點淡淡的悲哀,他看向孔乙己的眼神倒是多了一分同情。

孔乙己似乎感覺自己受到了大大的侮辱,他看著那些「禁書」,又看看王大礽的表情,說道:「長老,難道這書是與你有關,難道是……」

他自然有印象,這些長老們確實出了不少書,還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名句出現,什么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都是千古名句。

但是,這誹謗聖賢的,難道真和這些長老有關?為什么啊。

王建擺擺手,說道:「好了,王大礽,這里就交給你了,記得把賠償金還給這姑娘,這個書生記錄下來,小心他再犯案!」

孔乙己看著王劍拔腿要走,心中更是絕望,忽然厲聲道:「我沒有錢!」

王大礽卻是一急,他本身也是個秀才,看見讀書人遭難了,卻是多了幾分同情心,本想等這位長老走了,自己想想辦法,給這位姑娘補貼了錢,之後讓這人得便宜賣乖的快走,但是想不到的是,這個人卻是自己作死啊。

王建回過頭,卻是有些皺眉,比起書生看見那些宣傳材料不滿,他更注意的是這個書生似乎對自己有了情緒,這可不是什么好苗頭,說道:「好吧,那你就打工賺錢好了,現在帝都的活兒雖然少,但總可以找到賺到六十個銀元的辦法!」

孔乙己聽了,說道:「我輩豈是做那些粗活兒的人,我……」

王建說道:「勞動創造財富,你不肯賠錢又不肯干活,讓我很為難啊,嗯,那就帶走!」

他忽然想到,這可是一個機會,看著身邊的侍從已經呼呵著將孔乙己和其他幾個書生推搡著帶出去,內心想著卻是讓他們去哪里打工,不過,這李永熏姑娘還在一邊等著自己呢。

他走過去,稍微客氣道:「這位姑娘,讓你見笑了,你既然是在帝都生活,納稅,那就是我們的納稅人,是受到保護的,嗯,王大礽,下次讓衙役們注意,街上的流動攤販,只要他們不擁堵道路,就可以隨意經營!」

王大礽馬上答道:「好的,長老。」

他雖然對孔乙己也有些同情,但看這人氣急敗壞的,還叫著自己是曲阜的人,也就把最後一絲同情也耗光,他當然知道長老們的態度,納稅人是好人,保護納稅人嘛。

這人也是把讀書人的臉都丟盡了,哪怕犯了國法,受到懲治,也該大大方方的接受,何況不過是錢而已。

時間久了,高薪養肥的王大礽也不把六兩銀子放在心中了。

李永熏大大方方的回禮道:「多謝長老仗義相助,至於錢,我不缺錢,那……」

王建對她更感興趣了,馬上說道:「那錢你不要可不行,那不是你要不要的問題,而是國法規定,尋釁滋事者要給受害者賠償的,你不要也是犯法哦。」

李永熏卻是帶著點笑意,說道:「長老是在說笑嗎,我可不是不懂律法的,哪有強要人拿錢的。」

「呵呵。」

王建不肯和她多說什么,這是習俗啊。

長久以來,中國官府和民俗都有息訟的習慣,各大五十大板,一句他怎么不打別人,就可以將受害人徹底的打死,至於六七十歲的老頭老太倒地訛人,即使被戳穿了,也不過是那一句,你們家就沒有老人嗎!

然後就是大堆子女親戚圍堵派出所,派出所也是小地方,只能顫抖著將老人送走,說是回家批評教育,實際上等於毫無效果,而那逃過家破人亡一劫的受害人只能眼睜睜看著人家離開,任何想要討回公道的行為都會導致對方子女將老人送去受害人家里,聲稱他的行為對老人的健康造成影響,要求受害人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