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回到四川(1 / 2)

明末球長 一臉壞笑 2007 字 2021-04-15

作為後世失去名聲的民族英雄,李定國雖然到最後身死軍滅,一無所得,連有人修了個廟都變得破爛不堪,使得人嘆息,而其對立面的漢奸們,尤其是三順王,因為子孫多,貪污多,無臉皮,居然被他們遍布海外,反哺了各種影響力後,一時間這些漢奸的後代同氣連枝,互相呼應,可以說是,一時間人人恨不得有樣學樣,也找個機會想辦法賣一次國,當一回漢奸,掙到一回家產。

但此時的李定國,才不過是二十五歲的年輕漢子,多年的軍旅生涯養成了其敏捷的身手,此時沒有了歷史上天崩地裂的八旗入關事件,天下太平,李定國不必好像歷史上那樣,從自己十幾歲童子軍時代,一直打到死去的時刻,當然了,論名聲和能力,此時也不過是其義父張獻忠手下幾個義子之一的人而已。

完成這次進京拜訪後,李定國大概明白了自己面對著什么。

新近控制帝都的那群人,可不僅僅是所謂有著海外仙山新式技術的人,連帶他們的軍事訓練也是可圈可點,這一點,李定國早已注意到,帶兵打仗可不僅僅是下命令,放槍的。

一個老兵可以頂的上十個新兵,絕非是虛言,一個大將可以指揮的范圍也就是百米之間,其他的,使用旗幟,鑼鼓方式的指揮,都有很大的受限情況。

因此,委任制是這個世界比較流行的戰斗方式,但這也就導致了,很多時候,派出去的人只能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作戰,缺乏隨機應變的能力。

士兵不是你戰略游戲里的棋子,也不是地圖上可以開地圖掛的神人,他們有自己的感情,拿破侖最後不就倒在將人手派出去後無法收回來上面嗎。

李定國真實感受的原因,是在新兵連里注意到,那位李姓長老親自下場,為一個叫齊三多的新兵講解巷戰時刻,如何與戰友配合,封鎖道路,穩步前進,如何控制射界,在失去指揮的情況下,保護自己,消滅敵人。

那看得李定國暗暗心驚,許多東西,都已經不再是訓練大頭兵,而是在進行武將軍官的培訓了啊。

從那天起,李定國就知道,這些小看不得,那些武器不簡單,但人更加的不簡單。

正如他做的這艘快船,無帆無槳,但可以自動,尤其是可以發出的嗡嗡聲,到達長江口後,順江而上,讓其他的船都看傻了,只花了十天,已經到達了重慶!

到了重慶,李定國就准備下船,同時他可是完全明白了,帝都那些人的意思。

十天就到達了重慶,意味著他們運兵也只需要這么幾天。

而類似的,可以燃燒柴油驅動的船只,已經在渤海灣內慢慢貸款對外銷售了。

甚至在離開之前,那位先生還自己說了,這種船只能在他們自己的地方才能得到燃料補充,此行到達四川後,就必須立刻返航,不然的話,燃料就會不足,這是告訴他,哪怕自己想借機將這艘船扣下,也只不過是拿到一堆廢鐵而已。

眼睜睜的看著那艘船上的人離去,李定國心中卻是亂的很,重慶山城,此時正控制在義兄孫可望手中,此時聽說了李定國居然從長江出現,也是心中大驚,此時張獻忠尚未死去,他們都算是義父手下的將領,雖然偶爾有莫測,到底都是義兄弟,因此直接來迎接寒暄。

聽了這些話,孫可望也是很是驚訝,說道:「這不是扯淡嗎,他們說什么,就得聽他們的?」

李定國指了指岸邊那堆東西,說道:「大哥,里面有給你的禮物,你去挑一樣吧,除了他們給干爹的東西,都是你的。」

孫可望卻是大奇怪,他也是一方將領,什么好處沒有?什么禮物可以讓李定國如此鄭重?

他走了過去,除了一個大箱子上面,明明白白寫著帝都長老會贈予張獻忠先生的文字,其他大大小小的東西不少,他眼光不錯,第一眼就看見了一把大刀,將其拿起後,試了試分量,卻並不狠沉重,但這刀光卻鋥光瓦亮,很讓人愛不釋手。

到底也是年輕人,好動的性格不少,碼頭上來來往往的,他看見有人舉著一堆繩子,要搬運李定國的行李,於是將一條上好的粗麻繩拉過來,輕輕就是一刀。

刀身幾乎沒有停歇,就直接切斷了,連孫可望自己也微微一驚。

他左右尋找了一下,這次找到了一塊被水浸了很久的木塊。

一刀而斷。

孫可望說道:「這刀是怎么回事!」

李定國說道:「就是一把刀而已,人家的大兵都不用這樣的刀。」

「那他們用什么?還有更利的刀嗎。」

李定國說道:「小兵用火器,近戰用這個。」

他從手中掏出一支匕首樣式的武器,這是他參觀軍訓的時候看到的,稍微露出感興趣的樣子,李向前大手一揮,直接送了給他:「他們說是叫軍刺,是專門裝在火器前端,打仗的時候,近戰一起,直接就用長槍尖端刺人了。」

孫可望說道:「他們為什么送這些東西過來?」

李定國沉默道:「想讓義父易幟,投靠他們。」

「妄想!打都不打,就想投降?老二,你是不是腦子糊塗了?」

李定國看看左右,知道不好擾動軍心,笑了笑,說道:「我在帝都看見一句話,說的好,糖衣炮彈打來,把糖衣吃下去,炮彈打回去,咱們爺們能被嚇唬嚇唬就撂了嗎,對了,這里還有個望遠鏡的盒子,一共送來五個,我琢磨了,爹拿一個,咱們兄弟四個一人一個,你就拿去吧。」

望遠鏡是裝在盒子里的,很快就被孫可望拿在手里。

李定國教導他拿起望遠鏡看東西,一下子也吸引了這位漢子,經過多年與明軍作戰,他們手里也繳獲過洋人賣來的望遠鏡,但本身就是人家的淘汰貨色,質量可是與長老會特別制作的好東西沒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