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濟南府(1 / 2)

明末球長 一臉壞笑 2019 字 2021-04-15

帶著29個最大18歲,最小15歲的孩子們出行,李向前卻並無後世那些可憐的導游和老師既當爸又當媽的可憐彷徨,無論什么活兒,事實上都是這些小子們干了。

一共30人,馬匹卻不少,連帶著也有十幾輛的馬車,甚至連凈水器、大鍋,葯物都有專門的箱子,感覺好像更像是出來郊游的一般。

當然了,一路走來,卻是走走停停,雖然走的是大陸,也無人敢於攔截這么一支全都是精壯小伙的隊伍,速度卻並不快,尤其是過了滄州境內後,直達山東,雖然道路平整,每到一處險要,李向前卻是命令這些學生們分別去采風,調查地理情況。

「德州府那是山東最北段的州府,歷次女真人入關,還有孔有德作亂,都是在此大鬧一場,根據之前的情報,由於靠近我們的直屬州縣,通過商業,還是恢復了不少元氣,不過看起來還是不太好。」

「小鎮子上的居民對我們有畏懼,倒不是因為我們是從北面來的,而是山東幾個州縣內,出現了一批打著我等旗號的盜匪,他們也將頭剃短後,打著一些旗號,就到處哄搶……」

「我印象中,不是支援了山東人一批武器嗎,還沒辦法?」

「按照長老們的說法,山東這地方,天然適合造反,往幾座山上一跑,官府不夠強力,就難以剿滅這些山賊了,所以……所以水滸傳上,倒是山東人不少。」

李向前一笑,說道:「說的不錯,不過,山東當時的情況,卻也有大宋朝為了防備北方的遼人,不斷抽取山東的財富,填補前線空虛的緣故,河北那地方,哪里有辦法安心干活?還不是要全力備戰啊。」

「長老教訓的是。」

「那么,我問問你們幾個,山東這地方,為什么那么難以平定?」

「因為多山?」

「山最多的是陝西四川……」

「那就是民風彪悍。」

李向前指了指,說道:「哪里都是有刺頭的,戚繼光的義烏兵,還有膠東的兵,說一個地方民風柔弱,是你沒有把人家招惹急眼了,真急了,你覺得你干的過?」

「那既非山川,也非地理……」

李向前說道:「好,現在說回河北,你們也在河北來回跑了多少次拉練訓練了,回憶一下,河北有多少知名的州府。」

「有唐山……」

「不說我們建設的,其實,河北的定位很簡單,拱衛京師,京城一城獨大,北邊幾個衛所由於長期失修,已經破敗,額,我們也不打算修了,以攻為守才是上策,這就造成了什么?帝都一旦失去武力,就會使得外敵可以隨意出入,如入無人之境,因為河北缺乏第二個戰略支點。」

「對,女真人入關搶劫,確實難以抵抗。」

「那么為什么,大明皇帝不建造第二個支點呢。」

李向前解釋道:「原本有一個大名府,但差不多荒廢了,額,這帝都可是當初朱棣造反時候的據點,那么他首先要防備的是,其他人在他眼皮底下也有樣學樣了,因此武備完蛋後,帝都這天子守國門也就完了,而整個河北人的生產,也就始終都在韃子的威脅下了。」

幾個小伙子很快明白了這一點。

此時他們是在野外宿營,馬車圍成一圈,帳篷搭建起來,驅除蚊蠅的香點燃,再去附近城鎮購買了食材,燒水做飯後,李向前今天的授課也開始了。

這話題雖然敏感,但他們歷來的教授都是如此的。

「那么,長老,河北人就不反對這樣嗎。」

「這就要從大明的底子制度看了……」李向前吃了口罐頭,在到達下一個補給點之前,他每天就兩個罐頭的配額,說道:「大明朝的進士制度,一個窮人之家,要幾代人的積累,不能有旱災水災,不能有破財的事情,才能有機會供養一個不勞動,花費大量金錢的秀才,而很多個秀才,才能出現一個進士,那么,這造成了兩個問題……」

「我知道!那些秀才,中進士後,都不會對朝廷有什么感恩之情,他們往往都視之為,是一家辛苦所中,幾十年的科場考試下來,只想著,這個官是我自己考到的,只為了自己榮華富貴考慮了。」

「算你正確,這是第一點,第二點,這種情況下,北方由於不斷的動盪,事實上,大量破產的自耕農,很難完成三代積累,供養脫產秀才的工作,也就造成了,越來越多的讀書人,士子,變成了南方人。」

坐在他面前的都是孤兒,也就是歷次戰亂下的受害者,也就是北方人,他們聞言,也紛紛明白了什么。

「我不是指責什么,這里,不要有什么地域之分,一群河北人山東人,跑去東北,不過三十年,就會出現一群東北人,把你們帶去南方,兩三代,也就出現一群南方人,這里的問題在於,由於經濟問題,導致的河北沒有第二個支點城市,不然的話,一旦有女真人大軍入侵,那么勤王的軍隊可以在兩座城市互為犄角,彼此支援,而不是好像前幾次,女真人只需要防備好帝都可能的突襲外,甚至可以順順當當驅趕俘虜走路。」

李向前看了過去,有幾個少年低下頭,顯然也有這樣的受害者。

「與河北不同,山東的劃分,很平均。」

李向前在地上畫了起來:「濟南府是布政使治所,算是首富,東昌府在西北側,靠近河北,兗州府南接江蘇,河南,還有微山湖的便利,青州府就不要說了,上古九州之一,登州府,萊州府,靠近大海,還有山脈掩護,魚鹽之利,也就是說,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武備上,沒有太弱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