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房東【香朵兒】_分節閱讀_126(1 / 2)

[ 歡迎光臨 新第三AK小說,www.shubaol.com ]

喬棟摩挲著下巴,「湊個吉利數,88888吧!」

鄭劍鋒瞪眼:「嘿,混小子,你還真敢獅子大開口啊!」

「舅舅,卡卡家可不是一般人家,她可是京城莫家的小千金,家里地位跟咱家丫頭一個樣,給少了,卡卡無所謂,人爹娘、爺奶、叔伯大爺的能干啊!」

鄭劍鋒在北京呆的時日也不短了,京城里的達官貴人,他還是認識幾個的,莫家他知道,莫老爺子和牟老爺子當年可是鐵桿兄弟,如今莫家在京城也是高干大戶,若結上莫家這門親,他們家更是如虎添翼。

鄭劍鋒問,「你不會因為她姓莫才跟她好的吧!」

喬棟說:「舅舅,你覺得我像是那種需要靠老婆往上爬的人嗎?」

當然了有個背景優越的老婆不是壞事,從古自今,最般配且幸福指數最高的就是門當戶對。再說,他家卡卡很美的好不好,還是q大高材生,繪畫天才,而且身材很棒,該大的大,該小的小,手感超贊,身子柔韌度很強。

鄭劍鋒說,「抽時間帶回家給你爸媽、姥姥姥爺看看吧!去莫家時,讓你小姨陪著,她跟莫家有點交情。」

喬棟點頭,「知道了,紅包你什么時候給,」

鄭劍鋒踢了他一腳,「滾你個犢子,我現在哪有這么多現金,明天我去銀行取了給你,」

喬棟走到門邊,說,「不急,你回北京再給也一樣,一來異地取款要扣手續費,二來,我們帶著這么多現金也不方便,這期間的利息,你看著給買條項鏈、手鏈啥的,」

鄭劍鋒一聲獅吼,滾!

這小子隨了誰,死要錢的玩意!

—— 入v ——

21、百億富豪

「好啊,你們這兩個臭小子,耍心眼子耍到你老舅身上了,」喬劍鋒咆哮,青筋暴跳,氣得不清,就要在律師事務所上演武戲。

喬棟和富大身手靈敏的跳開,喬棟摸著鼻翼,說,「老舅,我們哪敢啊,只是這收購要低調,不然引起股價上漲,咱們買殼上市的成本就更高了,我早就說過了,熊市逆流而上,更需要戰略眼光和魄力,有遠見的投資者,才能捕捉到最佳的入市時機,只能說明,我眼光准,戰略很成功,老舅,你知道的,這個價已經是白菜價了,」

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後,為啟動內需,國務院取消了福利分房,實行住房商品化,一些地方政府把房地產業作為先導性、基礎性的產業,以拉動內需,刺激經濟增長,並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

於是,各地商品房需求量加大,房產形勢一片大好,鄭劍鋒90年來北京打拼,他有膽識有謀略有關系有野心,沒道理落人身後,於是大刀一揮,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從建材商到承建商再到房產開發商,一路走來,霸氣十足,十年的打拼,成就了今日的房產大亨。

喬棟提議將房產公司上市,說:房貸資金緊,上市融資為首選。

公司上市好處有:1.可以迅速融資讓資產倍增,2.公司所有者把公司的一部分賣給大眾,相當於找大眾來和自己一起承擔風險,好比100%持有,賠了就賠100,50%持有,賠了只賠50。3.增加股東的資產流動性。4.逃脫銀行的控制,用不著再靠銀行貸款了。5.提高公司透明度,增加大眾對公司的信心。6.提高公司知名度。7.如果把一定股份轉給管理人員,可以提高管理人員與公司持有者的矛盾。

壞處也有,對比一下,好處多於壞處,是個可行的計劃。

由於房地產的特殊性,ipo(ipo全稱initialpublics首次公開募股)的融資方式與房地產企業無緣,所以他建議到香港買殼上市。

買殼上市,這樣可以避免眾多審批手續,節省許多時間,是企業短期內實現上市的捷徑。

鄭劍鋒有些心動,公司上市後的市值增長和發展前景,他是知道的,但同時也存在很大的風險,而且國人一直都是買漲不買跌,雖說金融危機對國內影響不大,但誰知道要持續多久,現在收購上市公司,勢必要調集大量資金,買殼完成後還要進行重組,這其中涉及的金錢和程序,他不了解,他從來不打無把握的仗,所以,猶豫了,說再觀望觀望。

喬爸、富爸已經過了富貴險中求的年齡,他們思想保守,講究穩扎穩打,再說以他們現在的身家沒必要冒這么大的風險,媽媽們則覺得,他們現在已經很有錢了,就是現在什么事不做,也夠吃幾輩子的了,沒必要折騰。

於是,上市計劃擱淺。

國家宏觀調控很好,亞洲風暴對國內並沒太大影響,房價穩健增長,98年房改出台,之後福利房全面退出歷史的舞台,被商品房代替,讓那些指望分房改善住房條件的工人階級徹底斷了念想,要住房子,比較現實的途徑是買,耗子還得弄個洞呢,何況是人呢?沒房子跟流浪漢有什么區別?主要是沒安全感啊!

沒上市的房產公司就是比不過上市公司,沒有真金白銀,底氣不足,大型項目不敢做,公開投標,好的地段也搶不過上市公司,被人搶了兩次標後,鄭劍鋒坐不住了,現金社會,有錢才是硬道理,就算有門路拿下地,沒錢也不敢放手去做啊。

這人吧,沒錢時圖個溫飽,溫飽了就想奔小康,小康了就想大富大貴,能力越大,欲望越大,沒個滿足的時候。

5月,鄭劍鋒重提公司上市的事,聘請專業的財務顧問和律師協助公司聘請買殼上市所需的會計、評估、法律等方面的中介機構,發現97年買殼平均成本為6000萬,98年上升到一個億,今年還要高。

不禁有些後悔,這一個觀望四千萬就沒了。

於是,通過一家海外離岸公司在股市還在慢慢回升期的時候幫忙物色幾家上市公司,在進行2個月的考察評估論證後選定一家叫邵華實業的上市公司,在中介人的搭橋下分別以1198、1274萬港元的價格收購了兩個大股東手上各24.5%、25.5%的股份,成為邵華實業的最大股東。

股權轉讓時,對方股東到場,然後,就有了上面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