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 夜寇南來(1 / 2)

漢祚高門 衣冠正倫 2326 字 2022-08-0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漢祚高門最新章節!

啟泰以來,河北的羯國因為沒能抓住江東政變內亂的短暫戰機,坐望沈大將軍南下迅速平叛,之後更是創建行台於洛陽,使得南國形勢再歸平穩。

之後的數年,南北雙方俱都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的休養調整期,洛陽行台除了消化河南地、積蓄力量籌措西征關中事宜之外,也並沒有大舉北犯的舉動。

至於羯國,石虎的精力主要還是放置在北方,內部以高壓酷烈的統治維持,外部則或羈縻、或征討邊野諸胡,力求打造一個穩定後方。

在這樣的情況下,黃河下游除了一些小規模的互相侵擾之外,還算是保持著一定的平靜。

目下的黃河下游,羯國勢力基本已經被趕出了黃河南岸,而且由於晉軍在河北營造起枋頭這樣一個軍事重鎮,直指羯國腹心之地,幾次圖謀復建鄴城,都因枋頭謝艾的頑強阻撓而以失敗告終。所以從整體上來看,晉軍在黃河下游,已經處於戰略上的優勢地位。

羯國在這一片區域中所安排的兵力,除了一直在枋頭北面與謝艾糾纏的麻秋部之外,還有就是下游位置的平原公石宣。

石宣乃是大趙天王石虎膝下次子,也是除了留守襄國的皇太子石邃之外、石虎諸子之中最為年長力健者。

其人除了封國平原之外,石虎在除掉老臣夔安之後,更封他為尚書令,並將早年返回河北爭奪國統時所率領的青州軍伍盡皆授予,南面戰事一應委之,冀南郡縣如清河、廣宗、平原、樂陵乃至於渤海等地軍民俱歸其統,隔著一條黃河與坐鎮在泰山郡的南人沈牧對峙互攻。權柄之高,甚至還要超過襄國那所謂的監國太子石邃,深得石虎親愛。

南北兩大勢力,新一輪的碰撞便發生在這里。

碻磝是晉軍在黃河南岸所營造的一個重要的軍事要塞,其地位於黃河下游最重要的渡口碻磝津,因是而名。

自鴻溝向東,黃河便是南北對峙的前線陣地,其中枋頭作為中段的橋頭堡,其地所在不獨內護河洛司豫,更兼撫黎陽等重要的渡口。羯國幾次在枋頭鎩羽而歸,不能拔除這一根心頭刺,便也不敢在這一段黃河有什么大規模的舉動。

碻磝所在,從進攻方面而言,不如枋頭那么重要,但從防守角度來說,卻是一個十足的險重所在。其地沖青兗,位於濟水、黃河交匯的附近,下接巨野澤,一旦被寇入,便可直插河南腹心!

甚至可以說,一旦此地被羯國掌握在手中,所發揮出的戰略意義,幾乎可以等同於枋頭對羯國所造成的威脅。

早年淮南都督府北進、與鄴城石堪進行中原大戰的時候,石堪就曾派遣一部精軍自碻磝渡河,准備做垂死掙扎的反戈一擊,結果卻功敗垂成,落敗於滑台。

之後王師在碻磝也是多作營建,在津渡附近構建大城鎮戍,同時又加闊河道,將這里架設成為王師水軍重要的停駐地。

但碻磝此地也並不是沒有缺陷,那就是地勢太低,每有雨水充沛、河水暴漲的時節,難免會有黃河倒灌奪濟的隱患,所以在其周邊並不是一個適合的屯戍地點,使得這座城池周邊乏於軍府拱衛,隱隱然有種被孤立起來的態勢。

當然尋常時節,這個問題倒也並不算大,碻磝兩翼無論是上游的滑台,還是下游的濟北,都可互相援應,後方還有泰山郡這一青兗之間絕對的重鎮所在,所需要面對的敵人,唯有北邊河面上的侵擾。

而這一段黃河水面寬闊,碻磝又是王師水軍重戍所在,羯軍想要從河面進行突破,簡直就是做夢!

但任何的軍事布置並非一成不變,七月末行台傳來調令,指令下游的水軍溯游而上、需要集結於河東加強中游的防戍。路永得命之後不敢怠慢,特別是要趕在汛期結束之前抵達河東,於是便即刻率部起行。

王師水軍目下主要陳設於黃河一線,除了路永這一路負責勾連沿河各處據點要塞之外,在青州北部還有一路通海護航的水軍,規模在兩萬人左右,由徐茂統率。路永被抽調走之後,所遺留下來的空缺自然需要將徐茂部進行填補。

但軍情傳遞,因為路程遠近所限,難免會留下一個短暫的空窗期。而這個空窗期,也是最容易發生意外的時刻。

碻磝水營中,雖然還有一部分王師水軍沒有起行,等待後路隊伍到達交接,但相對於龐大的營地規模,還是顯得空曠起來。

碻磝此地,既是王師水軍一個停駐休整點,也是物貨集結的一個中心。水營中除了碼頭營舍之外,還設有大量的倉邸,一直延伸到距離河岸十幾里外的碻磝城。路永水軍西進,順便也將一批資貨運載送入洛陽。

碻磝守將名為高仲,交接過新一批的資貨後,看到那些貨船緩緩駛離碼頭、向西而去,神態間流露出幾分稍顯誇張的不舍:「厚儲數年,一朝搬空,這些作亂的賊胡,不知何年才能殺滅干凈啊!」

「將軍烈念殺胡,何不請戰隨同君侯西進?」

旁邊有副將聽到這話後,便都忍不住開口笑語調侃。

高仲聽到這話,臉色稍顯羞紅,指著幾人做怒態斥道:「你們這些蠢物,道我已經沒了揚刀殺賊的膽氣?待到來年大將軍謀攻發於此境,倒要看看你們奔行殺敵,能否勝過老夫!」

幾人聞言後便又笑起來,仍然用那種調侃的語氣恭維高仲寶刀未老。

不過他們也明白,碻磝此地主要意義還在於卻敵於外、同時作為過境王師的補給地,就算來年用功於下游之地,這里也不大可能被選作發起進攻的大基地所在。

因是留守此境的王師將士,跟其他各部王師比較起來,便沒有那么的驍勇好斗。這個高仲早已經年邁五旬,也沒有聽說過往年有什么威壯事跡,能得此地鎮守,泰半還是打磨資歷得來此位。

類似的兵長、將主,在王師中倒也不乏,畢竟除了沖殺鎮戍攻伐之外,王師也需要有持重謹慎、統籌人貨的角色存在。類似枋頭謝君侯那種文武全能的人物,哪怕在英流濟濟的行台,畢竟也只是少數。

高仲退居二線,但擔任的還是二線之中比較顯重的位置,要遠遠勝過後方那些名為軍府將主、實則屯所糧長的舊年同袍們,他對此還是比較滿意的。

畢竟他也知道自己才力有幾分深淺,早前年富力強尚且不能秀出同儕,如今年事漸高、氣力更衰,也就不作更多沙場建功的指望,能夠守好碻磝此地,也少不了他苦勞分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