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呵,男人(1 / 2)

黃澤英這樣的孩子在張桐看來可不是一個好相處的孩子。雖然說年紀很小,但是心思卻已經很重了。說少年早熟必有大氣這話有點過,但是黃澤英卻是展現出一些他這個年紀的孩子所沒有的東西。

張桐忍不住想到了牛犇。牛犇也是這樣的一個孩子,他也有著許多十二歲甚至二十歲的人所不具備的品格。不是說少年老成看透世情什么的,反而是牛犇內心有一種堅持。

從牛犇最後也沒有交錢隨學校的演出隊去美國進行寒假美國行就能看得出來。他也非常的有主見。不過和這個黃澤英不同,牛犇的主見和他的思考方向更多的善意的。

他沒有因為自己家里出不了錢去美國而怨天尤人,他也清楚自己的同學去美國交流實際上最大的可能是出去玩一圈。這些他都看破不說破,並且也很直接了當的對學校說自己交不出那么多的錢(一萬多)去參加這個寒假交流。

就算有同學說牛犇浪費機會,要是把這機會讓給自己就好了,可惜了牛犇家里沒錢。(雖然聽著嘲諷的意思,但是卻不帶惡意,只是少年人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委婉的表達心中所想。)

對於這一切牛犇很坦然的說:「是啊,沒辦法。沒錢啊,可惜學校不設立個獎學金什么的。要是有獎學金的話,我一定能拿獎學金去美國。」這種自信且努力的態度,雖然有的時候顯得又些驕傲,但是又何嘗不是一種自信?畢竟牛犇的成績可是常年全年級前五。

這是牛犇自己帶有的一種不服輸的性格。而黃澤英就很不同了。他家庭條件太好了,爸爸黃剛在淮海多少也是個有實權的官員,母親唐靜在淮海是一個非常有錢的老板。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讓黃澤英從小接觸到的人都是那些帶著各種功利目的圍著父母身邊的人。

所以小小年紀的黃澤英表現出了一種不同於這個年紀的市儈和精明。不過張桐很難說這種精明是好還是不好。如果教育的好的話,這孩子以後前途無量。但是教育不好的話,他以後可能就真的是為害一方了。以他家中的勢力,他所能做的惡事那可太多了。

「張老板,讓你看笑話了。」黃剛對著黃澤英擺了擺手,示意他不要在說那些了,轉過頭來對著張桐說道:「今天有什么吃的?還有燜面嗎?」

其實黃剛就是奔著燜面來的。不過張桐這里很少有一道菜連著賣兩天的事情。所以他攤了攤手無奈的說道:「這可就真的抱歉了,黃局。今天還真就沒有燜面。」

「這樣啊。」黃剛多少有點失望:「那有什么,最好是面食。」

「爸,燜面沒有了,那么咱們就走吧。去環球港吃牛排好了。」黃澤英拖拽著黃剛:「咱們換個地方吃。要不然去吃日料也行。這地方真的不怎樣,又小又便宜。」

黃剛其實之前對於黃澤英說那些話的時候,黃剛就有一些生氣了。黃澤英的姑姑,也就是自己的妹妹。黃剛內心是很愧疚的,因為黃剛出生的家庭條件不好,是豫南農村出來的。

雖然說努力讀書用知識改變命運,但是知識也是需要花錢的,尤其是讀大學的開銷可不小,家里本來就沒有積蓄。那個時候是小他兩歲的妹妹站出來說:「把我嫁了,換彩禮給哥念書去!」

其中各種經過不必細表,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黃剛就像是拿著自己妹妹賣身的錢進了大學。對於自己的妹妹,黃剛內心是一直愧疚到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