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艦隊(1 / 2)

,賽博英雄傳!

小車很快就使出了北平市區,進入西郊。

北平西郊機場便在眼前了。

這個機場並非民用,平時主要負責迎送軍政要員出入北平,有時也作其他特殊用途。

而現在就屬於「其他特殊用途」。

向山一行人到的時候,這里已經有十來人了。老劉眼尖,現了一個認識的人,是清華做材料學的教授,就帶著向山趕了上去。

那位材料學的教授姓張,和向山也見過一兩面。他拉著老劉,低聲說道:「老劉啊,我看這次事情不簡單啊。」

「當然不簡單。」老劉點了點頭:「這么多不同領域的學者,都派到外國去……還拿著聯合國的證件。你猜跟我一起來的,除開小向之外,都是什么人?」

「不是社科院就是北大搞文科的。」張教授撇撇嘴:「這哪是什么大秘密啊。我問了一圈了。咱們這批人里,做軟硬件的都有。那邊是咱們清華生物系的,遺傳學方向。另外還有三個是公安院校搞刑偵。」

老劉嚇了一跳:「這么齊全?」

「你怎么想?」

「第三類接觸?」

第三類接觸是一個蠻古老的詞了,只在上個世紀的飛碟愛好者中流傳過。第一類接觸不明飛行物沒有影響周圍的事物;第二類接觸指飛行物影響到周圍的事物(如地面留下燃燒的痕跡等);第三類接觸指看到該飛行物上的外星生物,包括與之直接接觸的情況。這最早是美國軍方對各種ufo情報做的分類。

後來還有民間愛好者和通俗科幻小說,搞出來個「第四類接觸」——即人類遭到外星人的綁架。只不過這只是一個噱頭。嚴格上來講,這一類也被歸入「第三類接觸」之中。

只不過,隨著智能設備普及,街上每一個人都擁有拍攝手段後,ufo目擊記錄,就和某些宗教的「神跡」一樣,神秘的消失了。這些詞也就不再被使用了。對向山這代人來說,這個詞還挺陌生的。

張教授一拍大腿:「嘿,這個詞不錯。」

「這么大的事……」老劉搖搖頭:「一時之間不敢相信吶。」

「我看這事,就小不了。」

另一個聲音插入對話。那是一個須皆白的老人,就站在他們身後。

「景委員。」張教授問了聲好,然後對老劉介紹道:「這位是社科院的學部委員景宏途,研究近現代歷史的,主要研究范疇包括了世界走向現代化的過程。」

老劉立刻肅然起敬。現當代這一塊國內還是比較敏感的。近現代史與政治往往糾纏在一起。能在這一塊做研究的人,要么是背景深厚,要么是水平卓絕加背景深厚。

總之不是簡單人物。

景委員也確實是這種人物。他本人是大院子弟,用老話來講就是「出身好」、「根正苗紅」,家里也有人從政,但本人卻與他們甚少來往,一心學術。共和國對擁有專業技能的知識分子在「社交」上還算寬容,所以景宏途百無禁忌,一向是想說什么就說什么。而旁人又多覺得,他這種容易得罪人的性子,反而很難在名利場上與人沖突,犯不著冒著得罪他家里人的危險來搞他。

張教授與景宏圖也是剛剛才認識不久。劉教授與景委員互通名字之後,問道:「景教授,這事您怎么看?」

「這事簡單不了。」景宏圖搖頭:「咱們這一路以來見到的工作人員,都隸屬各個不同的部門。有總參的,有國安的。涉外的話,肯定也還有外交部的。這還只是咱們能看到的。就我猜測,國內的實權部門好像都想要在這件事里摻一腳。」

老劉聞言,喜憂參半。他喜是因為,這確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這個機會,卻也有太多未知的要素——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景宏圖目光又落到了向山身上:「小伙子挺年輕的。什么專業的?怎么稱呼?」

「這是我帶的學生,您叫他小向就好。」劉教授扯了扯向山。向山點了點頭:「我是劉教授的研究生,叫向山。」

「嗯,認識一下。」景宏圖伸出手,和向山也握了握手,然後目光放在老劉身上:「劉教授,這次出去,要面對什么,實在是難以預測。所以,大家也相互熟悉一下,之後要是有個什么意外,彼此也好有個照應。」

老劉苦笑:「唉,昨天的時候我還以為就是去做個逆向的,想著拉這個學生一把。現在看來,也不知道是不是害了他。」

「別想太多。」景委員低聲道:「這確實是個大項目,年輕人來鍛煉鍛煉,肯定是好事。這就是以防萬一,別多想。」

在和老劉他們寒暄幾句之後,景委員又走向了其他的學者。看樣子,他確實是有一點「抱團」的想法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