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國戰,文明碰撞!(1 / 2)

「州牧大人,生何事?」

糜竺見楚天的話戛然而止,不禁有幾分疑惑。

「我們繼續。」

楚天還在得知第二次國戰預告的震撼中久久沒有回過神來。

這一次國戰可能會碰到任何文明的領主。

而且這次國戰以後,港口的傳送陣將會開啟。

這些都是會影響到領主世界的事件,即使楚天還沒有跨越文明征戰的能力,在他得到徐州以後也會不可避免地卷入文明的沖突之中,因為他有兩個重要的港口。

「按照原定計劃建造海船和戰船,航行時間問題似乎不用擔心了。」

楚天在確定可以縮短航行時間以後,那么海運就恢復價值。

他繼續完善接下來的變革:「在徐州設立馬場十處,每年各個馬場至少要產出1ooo匹戰馬。以後普通戰馬我們徐州自己蓄養,優良戰馬向隴西領主購買。」

如果全部戰馬都向隴西購買,那么每年的買馬支出就實在太高了。

「各個郡縣鼓勵生育,不按照人頭收稅,而是按照土地和收入征稅,多子女的家庭可以適當減免稅收……」

楚天將林林總總的變革方案全部拿出來宣布,涉及徐州的方方面面。

所有在場的世家官吏震撼於變革的內容之多,而且不少世家的利益也受到損害。

如果不是琅琊國的大軍已經控制了徐州,徐州世家們不一定願意同意變革。

變革的基礎是要掌握軍隊。

房玄齡、周亞夫、薛仁貴等人在東漢沒有家族利益,他們肯定支持楚天的變革,唯一要妥協的就是世家。

只有軍隊可以威懾世家。

世家可以反抗,但軍隊會摧毀抵抗的世家。

楚天預計至少要一年時間才能落實變革,一時半會也急不來。

在宣布全部變革的內容以後,各個文臣離開,回到各自的崗位。

楚天得以查看第二次國戰的內容預告。

第二次國戰的時間是四個月,從領主歷四年的八月到十一月。

國戰的內容也很簡潔,只有簡單的六條規則:

「第一,國戰戰場為獨立的大6,所有文明的大領主(不少於1o萬人口)皆可報名參戰,最多只可攜帶一萬人(不含戰馬)。

第二,出生地點隨機,通過占領城鎮、消滅其他文明軍隊,獲得積分。每1o天,一座村庄產出3積分、一座鎮子產出3o積分、一座城池產出3oo積分。

第三,領主可利用國戰戰場的城鎮招募軍隊、獲得補給,招募的軍隊可帶回主世界。

第四,按照全球排行榜結算獎勵。

第五,國戰期間,領土受到系統保護。

第六,國戰期間,參戰玩家的所有系統被切斷。」

這是第一次覆蓋全世界所有文明的混戰,排行榜也是全球排行榜,而不再是各個文明區的排行榜!

參加國戰的人員也從所有人變為1o萬人口級別的大領主。

1o萬人口……楚天可是千萬人口級別的領主啊。

冷兵器為主的時代,領主的實力基本與人口直接掛鉤。人口數量是衡量領主實力最重要的指標。

之所以十萬口人就可以被稱為大領主,是因為其他文明區的人口未必有東漢區恐怖。

尤其是歐洲一些零散的文明,有個幾萬人就不錯。

「戰場沒有任何詳細的說明,出生地點隨機,這次真是……」

楚天只知道所有文明的領主誕生在同一片大6,四個月內獲得最多的積分即可。

獲得積分有兩個途徑,占領城鎮、消滅其他文明的軍隊。

看似簡單,不過楚天猜測城鎮的數量必定不多,角逐可能會非常激烈。

競爭越激烈,獎勵也會越好。

楚天可以決定是否參與。

「還是參加好了。」

不論是為了東漢區的威望,還是為了獎勵,楚天都有必要去一趟。

徐州正在屯田期,楚天正好可以騰出手來參與第二次國戰。參與國戰,徐州還可以獲得系統的保護,不用擔心外敵入侵。

從這一點來看,種田期間徐州更加安全。

整個東漢區的大領主都知道了第二次國戰的內容,在整個東漢區引起不小的轟動。

「楚子謀,你應該要參加國戰吧?」

遼東太守明關是第一個主動聯系楚天的東漢區領主,他是一個主張外戰的領主,與高麗國的領主崔在善有極大的恩怨。

「也許。」

「到時如果我們的出生地點相近,我們可以聯手攻打其他文明的領主。至於積分,我們通過貢獻協商。」

明關來找楚天不是為了較量,而是為了合作。

在國戰時,參戰的大領主之間關系還不錯。

雖然楚天是以後明關的強敵,但他在這次國戰不得不與其他領主聯合,因為其他文明的領主之間可能會聯手。

「整個東漢可能會有上百個領主參戰,全世界可能有幾百個、上千個大領主參戰。如果每個大領主帶一萬軍隊,那么就是一千萬軍隊。6地的面積很大,四個月的時間我們可能都不會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