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一人滅一國(中)(2 / 2)

墨唐 將臣一怒 1536 字 2023-04-07

尼泊爾雖然沒有和大唐交界,然而吐蕃卻和大唐交界,尼泊爾雖然不懂縱橫之術,但是並不妨礙他懂得遠交近攻的道理。

「好,天竺和尼泊爾一衣帶水,如今天竺內亂,本王承蒙大唐邀請,決定聯合出兵天竺,幫助天竺恢復王室,維持正統。」尼泊爾王一臉正氣道,天竺的財富固然動人,但是他更看中的是大唐的友誼。

正如王玄策所說,此次出兵不但師出有名,而且百利而無一害,尼泊爾王自然懂的取舍,直接派出尼泊爾最為精銳的七千騎兵歸於王玄策統領。

「七千騎兵足以!」蔣師仁手握重兵,迫不得已想要殺回天竺,一雪前恥。

然而王玄策卻搖了搖頭,而是繼續北上,向吐蕃借兵。

蔣師仁皺眉道:「使節大人,所謂兵貴神速,尼泊爾廓爾喀騎兵更是以驍勇善戰聞名於世,足以橫掃天竺,大人為何繼續北上借兵,豈不是貽誤戰機。」

王玄策自得一笑道:「七千廊爾喀騎兵的實力的確很強,然而你我二人如何控制這七千騎兵,唯有再從吐蕃借兵,雙方制衡,方可保證我大唐的利益。」

蔣師仁頓時對王玄策大為佩服,在此之前他們還在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異域他國,轉眼間就成為手握重兵的一方勢力,這全都得益於王玄策的縱橫捭闔。

「為了絲綢外泄大唐竟然如此大費周折!值得么?」拉薩城中,松贊干布一臉凝重的看著前來借兵的王玄策。

王玄策毫不猶豫道:「大王應該看到了大唐的決心和意志,為了絲綢外泄之事,甚至不惜出兵西域,如今僅剩下天竺一地,大唐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放棄的!誰要是從中作梗,誰就是大唐的敵人。」

不同於對尼泊爾的利誘,王玄策來到更為強大的吐蕃,竟然直接威逼,無他,就是因為吐蕃和大唐接壤,言下之意,吐蕃不願意相助大唐,那就是和大唐為敵。

松贊干布不由臉色怒氣一閃,可以一想到大唐在西域勢如破竹,只能憤憤的將內心的怒火壓下,裝備了火葯的大唐,吐蕃是不願招惹的。

「當然,大唐同樣也是恩怨分明,但凡幫助過大唐的過度,我大唐都會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王玄策給了一棒子,又給吐蕃一個甜棗。

松贊干布這才臉色稍緩,冷笑道:「大唐既然力防絲綢外泄,難道就不擔心吐蕃竊取桑蠶之密么?」

王玄策哈哈一笑道:「大王莫要說笑了,我大唐就是給吐蕃送來桑蠶種子,吐蕃也養不活呀!」

松贊干布頓時被噎住了,這個時候他才明白,王玄策找尼泊爾和吐蕃借兵的原因,除了兩國武力強大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兩國根本覬覦不了絲綢之密。」

松贊干布和一旁旁聽的祿東贊對視一眼,祿東贊隱秘的點了點頭,如今大唐勢大,吐蕃招惹不得,更別說王玄策已經從尼泊爾借來了七千兵馬,吐蕃的兵馬並非是不可或缺,借給大唐兵馬,可以趁機交好大唐,還能在天竺身上割下一塊肥肉;拒絕大唐,吐蕃可是兩頭都不落好,里外不是人。

王玄策哪能不知道松贊干布和祿東贊的關系,當下心中一動道:「大王放心,有朝一日,吐蕃要是重現天竺舊事,本使可以代替大唐保證,可以為吐蕃匡扶王室。」

祿東贊聽完此話,不由眉頭一皺,而松贊干布卻勃然大怒道:「我吐蕃君臣一心,不用勞煩大唐了。」

松贊干布嘴上說不要,身體卻極為誠實,原本王玄策准備借兩千兵馬制衡尼泊爾騎兵即可,松贊干布直接出兵三千騎兵。

至此,王玄策短時間內借兵一萬,親自帶領一萬精銳騎兵直撲天竺。

天竺王宮,阿羅那順志滿意得,他一直覬覦皇位卻苦無機會,如今終於抓住了天竺向大唐屈服的時機,掌控大義謀朝篡位取得了皇位,然而在他的心中卻又一絲絲陰影,因為大唐使節卻沒有一絲蹤跡。

「大王放心,大唐距離天竺萬里之遙,大唐使節不過數人而已,又能奈何了天竺。」一個寵臣獻媚道。這是阿羅那順最寵信的大臣,精通天竺異術,在天竺信徒眾多,此次他能夠篡位成功,此人功不可沒。

阿羅那順這才心中略松,得意道:「戒日王還真的是鼠目寸光,大唐如此之遠,何懼之有?竟然為了一點點蠅頭小利自廢武功,傳聞絲綢在極西之國等同於黃金,如今我天竺已經有了桑蠶種子,破解制造絲綢之法乃是遲早的事情,到那個時候,我天竺豈不是日進斗金。」

「大王英明,唯有大王才是一心為天竺著想,想那逆王賣國求榮,簡直是天竺的叛徒。」寵臣吹捧道。

「大王,軍情緊急,唐使帶領一萬騎兵,偷襲茶鎛和羅城。」突然一個天竺信使匆匆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