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大唐不夜城(1 / 2)

墨唐 將臣一怒 2428 字 2023-04-07

長安令信箱的出現,可以給墨家子寫信甚至得到墨家子的回信,無論是外來百姓還是長安城的普通百姓都在墨家子保護之中,一下子讓長安百姓挺直了腰桿,一時之間,相比於其他各地肆意欺壓的良善的現狀,長安城對底層百姓最為尊重。

如今的長安城沒有黑幫欺壓,沒有權貴霸凌,就連普通的小事都可以得到長安令的關注,這是在任何城市都無法比擬的,這就讓越來越多的人向往長安城,向往這個繁榮安定,和諧平等的世外桃源,在長安城,只要有肯努力,能吃苦,都能過上好日子,而越來越多的外來人員涌入長安城,進一步刺激了長安城的繁華。

長安城的發展日新月異,肉眼可見的繁榮起來,然而很多權貴只能眼饞,他們並不是沒有心動,然而長孫渙和韋思安的前車之鑒還在眼前,更讓他們忌諱不已。

聽聞這件事情皇上一直在關注,長孫府和韋家硬生生的吃下了這個啞巴虧,坐視被墨家子打臉,再加上宮中傳言,當今陛下更是對長安令信箱贊不絕口,大有日後向大唐推廣的意向,如果他們的事情被儒刊登上了,別說墨家子找上門來,要是被陛下看到了,恐怕日後前程難保。

然而權貴猜得沒錯,李世民的確對長安令信箱贊不絕口。

太極殿中,年末大朝會,李世民看著儒刊中的一個個妥善解決的問題,不由滿意的點了點頭。

「民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之事在我們看來是無足輕重的小事,然而在百姓眼中卻是天大之事,一樁數十年的懸案,如今經過長安令信箱公開,再由長安衙門出面,就可輕松解決。」李世民感慨道。

有人固執,有人虛偽,有人自私,也有人欺軟怕硬,當這些人性的弱點放在世人的面前,卻猶如雪塊在太陽之下,很快的被融化。

「陛下有識人之明,墨大人的確有治世之才,猶如千里馬遇到了伯樂,臣等佩服。」儒家眾臣紛紛俯首道,墨家子治理長安城取得如此輝煌的成果,短時間內讓長安城的經濟大幅度增長,輕易超過洛陽,哪怕是他們也不能無視。

於志寧不服氣道:「微臣承認墨大人的確有大才,然而墨大人擔任長安令除了治理長安城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執行外十道計劃,如今墨家子只顧宣揚墨家學說,卻渾然不顧外十道計劃,這未免有假公濟私之舉。」

不少儒家大臣紛紛點頭,墨家子入主長安令之後,直接任用墨家學說治理長安,的確有借此揚墨家的理念,貶低儒家的嫌疑。

李世民狀若恍然道:「你們說外十道計劃,朕正准備給諸位愛卿說呢,墨愛卿剛剛上奏,外十道計劃准備完成,已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只欠東風?」滿朝眾臣不由眉頭一挑。

李世民點頭道:「不錯,墨愛卿邀請朕和文武百官,夜游朱雀大街,今晚過後,大唐外十道計劃正式實施,不知道諸位是否有興趣一同夜游長安。」

「敢不從命!」眾臣紛紛附和道。

隨著年末大朝會結束,貞觀十五年即將落下帷幕,夜幕降臨,整個長安城沉浸在新年的喜悅之中。

朱雀門前,李世民和百官一身便裝出現,墨頓早已經等候在那里,看到李世民出現,上前拜見道。

「微臣見過陛下,見過諸位大人。」

「墨愛卿,朕可是把諸位大人都給你拉來了,你要是不能讓諸位大人滿意,你的外十道計劃恐怕難以再朝堂通過了。」李世民看著墨頓打趣道。

墨頓點頭道:「陛下放心,微臣為了今天精心准備了半年之久,要是諸位大人連都不滿意,更別說吸引異域各族不遠萬里前來大唐,諸位請!」

「好!那朕就姑且信你一回。」李世民哈哈一笑,大步邁出。

墨頓側身相請,扭頭微微示意,一個衙役隨即領命而去。

很快隨著一聲鼓響傳來,原本漆黑的朱雀大街轟然出現一條沖天光柱,隨著光柱的移動,朱雀大街閃現出一道道光柱,將朱雀大街一點點的點亮了起來,哪怕夜幕降臨,朱雀大街亮如白晝。

「墨家光影之道果然登峰造極!」程咬金看著眼前的美景忍不住盛贊道。

其他百官也紛紛點頭,墨家向來以光影之道盛名,如今更是將這光影之道應用到朱雀大街,單單這個光柱的應用,就讓他們驚嘆不已。

在光影之下,火樹銀花、花車游街,民間雜耍遍布,再現元宵燈會的盛景,讓人美不勝收,不,要比往年的元宵燈會還要驚艷,尤其是一個個移動的光柱更是憑空添加了幾分炫麗。

「你竟然將元宵燈會提前挪到春節!」李世民看到眼前的一幕,不禁訝然道。

墨頓點頭道:「不錯,要想讓異域之人見識到大唐的繁華,元宵燈會可以說不二之選,微臣也不過是借花獻佛吧。」

「墨大人為了今日,不惜耗費重金重現元宵盛景,未免太過於勞民傷財了吧!」於志寧卻不給面子拆台道。

於志寧話音一落,只見整個場面頓時一靜,誰也沒有想到於志寧竟然如此破壞氣氛,不過墨家子說的並沒有錯,而且如此盛大的場面竟然空無一人,顯然僅僅是為了迎接他們而准備。

墨頓卻早有准備道:「於大人有所不知,今日不過是春節燈會的預演罷了,更是藝門的開宗立派之日,這里的人手大多都是藝門眾人,微臣說過,明年才真正實施外十道計劃,今天不過是一場彩排,請陛下和諸位大人前來指點。」

「彩排!」於志寧頓時被噎住,這次他再也挑不出刺來。

「藝門!就你在平康坊當眾成立的藝門?」李世民問道。

墨頓點頭道:「她們都是一群苦命人,為了生活不得不鑽研琴棋書畫,卻不懂針線女紅,與其成為高官富商的禁臠,還不如將一身所學奉獻給藝術,藝門正是為此成立,今日正是她們的首秀,借此來回報陛下的赦免之恩。」

藝門大多都是賤籍,雖然墨頓當眾廢除賤籍,最後上報道李世民面前的時候,也順利通過。

「哦,那朕可頗為期待了。」李世民大感興趣道。

於志寧還想再說,全被孔穎達拉拉衣袖,很顯然,儒家要再不識趣,恐怕要惡了陛下了。

「咚咚咚!咚咚咚!」

李世民剛剛踏入春節燈會,立即被耳中一陣恢弘的音樂所所吸引,不由自主為之震撼。

「這是何樂!竟然如此恢弘大氣。」李世民忍不住問道,他沒有想到剛剛踏入進來,就給了他如此驚喜。

墨頓露出一絲得意道:「此曲名為旅途的終結,長安城乃是天下商旅的最終之地,此曲講述著商旅一路上的心酸、歡樂和收獲,講述著他們在長安城所見的繁華和盛景,那將是他們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此曲由藝門各大名家合力演出,動用了二胡、琵琶、古箏、竹笛等大唐獨有的樂器,詞曲無詞,聽著百人百味,讓人回味無窮。」

「古人曰,余音繞梁三月不知肉味,朕之前還不相信,今日算是心服口服。」李世民不禁感慨道,何止是各地商旅聽到回味無窮,就連他也不禁回想起昔日征戰天下的崢嶸歲月,忍不住心中激盪。

其他百官也紛紛默然,僅僅一首樂曲就讓他們有不虛此行的感覺,更別說普通人恐怕心中的震撼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