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第一肥差(1 / 2)

在這次見面之前,王岳對楊慎的印象,僅僅停留在那一首臨江仙上。而楊慎直接將楊廷和的打算告訴王岳,實在是出乎預料。

以爵位來限制王陽明,這的確是一個妙策。有了歷史經驗參考,王岳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用心險惡。

歷史上王陽明就是因為平定寧王叛亂有功,被楊廷和慫恿,朱厚熜賜爵新建伯。

縱觀整個明代,除了開國文臣之外,因功封爵的文官只有三位。很湊巧,這三位都姓王,一個是王驥,第二個是王越,在這里必須說一句,老王家牛逼!

但不湊巧的是這三個老王,都沒有踏入內閣的大門,甚至沒有在朝中發揮作用,常年在外面領兵,來回奔波操勞,說白了,就是個干辛苦活的,雖然擁有偌大的名聲,卻還要被朝中的小輩左右命運浮沉,說出來都是一把辛酸淚。

之所以會變成這個樣子,也不難理解。

內閣是翰林詞臣的地盤,一個人的戰績越輝煌,功勞越大,跟內閣就越遠。

雖然明代的大學士堪比宰相,當畢竟不是真正宰相,出將入相這種在其他朝代十分常見的事情,放到明朝,就會顯得十分突兀。

而且一個軍功卓越的大臣,進入內閣,毫無疑問,是如魚得水,立刻就可以壓制同僚,總領百官,成為真正的宰相,進而撼動皇權。

拜祖訓所賜,老朱家人對權柄看得非常重,寧可放出宦官咬人,也不會培養權臣,威脅自己。

所以總而言之,只要王陽明受封爵位,他就跟內閣絕緣了。

以一個空有其名的侯爵,廢掉一個潛在的大敵!

楊廷和的手段,又老又辣,深不可測!

唯一讓人遲疑的就是他的兒子為什么會冒冒失失,把事情透露給自己?

王岳遲疑地看著楊慎,想要從他的臉上找出一絲答案。

「狀元公,你這算大義滅親嗎?」

楊慎的眉頭緊簇,片刻之後,他突然笑了,「王大人,你可知道,我寫過文章,批評朱子?」

這個朱子,毫無疑問是朱熹了。

王岳還真是對楊慎的學術主張,沒有多少了解。

既然反對朱熹,不會又是一個陽明公的粉絲吧?

「不知道狀元公如何看心學呢?」

楊慎又是一笑,「非理學,既心學!王大人也是這般俗氣嗎?」

王岳瞠目結舌,感覺拿大話忽悠人,應該是穿越者的專利啊,怎么被對方搶去了?難道我要說,我打算創立科學,跟理學心學對著干嗎?這都是上本書的老套路了,還能繼續玩下去嗎?

楊慎長身而起,啞然失笑,笑容之中,透著濃濃的無奈。

「朱熹之學失之在專!一言以蔽之,就是摒棄前賢,把漢唐儒者的好東西都拋棄了,妄自尊大,十分可笑!至於心學,陽明公的人品學識,在下只能仰望。可是他的門下卻是三教九流,良莠不齊。陽明公談致良知,談知行合一,那是因為他學究天人,精通文武,是幾百年未有的奇才!」

楊慎猛地扭頭,反而盯著王岳,痛心疾首道:「你可以看看現在的那些心學門下,他們懂什么?又會什么?不讀書,不做事,整日空談心性、良知,陽明公在世,他們尚且如此!若是再過幾十年,不知道要出多少妖魔鬼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