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第62章(1 / 2)

農家小地主 郁雨竹 1897 字 2022-07-26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農家小地主最新章節!

「松山書院?」李江和蘇文驚詫。

李石點頭,直接將新買的書給他們,「七月入學,現在先自己在家看書,別到時候出去丟人。」元家才派人過來,入學的事已經確定,李石謝絕了元家替李江和蘇文交束脩的美意。

在他看來,元家送李江和蘇文去松山書院不過是與他的交易,代價就是他與木蘭說的那些,但再多的,他不願意欠,也不願意還。

李石自問他們家還有能力交得起束脩。

松山書院的束脩是每年十兩銀子,真的是貴不可言!還不包括食宿,要是吃住都要在書院,那就另外再交五兩銀子。

李石雖然覺得五兩很貴,但還是覺得還是住宿要好些。

李江和蘇文卻對視一眼,心中同時一沉,看著已經低頭背醫術的李石,一時倔強的立在書桌前。

李石就抬頭瞪了他們一眼,「還愣住干什么?出去讀書!」

李江和蘇文只好耷拉著腦袋出來,將書拿回他們的書房,蘇文沉默了片刻道:「姐夫一定有事瞞著我們,不然怎么他才要去學醫,我們就能上松山書院了?那可是松山書院啊!」

「所以?」

「所以我們應該去找姐姐,姐夫不肯告訴我們,但姐姐一定會告訴我們的。」

李江就起身。

蘇文坐在凳子上抬頭看他,「你起來干嘛?」

李江低頭看他,「你不是說去找嫂子?」

「……」

木蘭正坐在屋檐下光線最好的地方做衣服。

李江和蘇文一看就知道那不是做給淑女坊的衣服,因為那是藏藍色的男裝,木蘭做給淑女坊的只有女裝。看那衣服的大小,八成是做給他們的。

這是做給他們去上學的衣服,用的是杭綢的料子,夏天已經悄然來臨,這時候穿這樣的衣服比較涼爽一些。

「姐姐,姐夫去學醫是不是和我們能去松山書院有關?」

木蘭手中的針一頓,朝他們身後看了看,就招手示意他們蹲下。

蘇文頓時鬼鬼祟祟的蹲在木蘭跟前,李江猶豫了片刻,也蹲在了木蘭前面。

木蘭就掐了一下他的臉,「明明才十歲,怎么弄成個小老頭似的?都是跟你大哥學的。」說完就回頭對蘇文低聲道:「這件事可千萬別在你姐夫跟前提起,免得他傷心難過還生氣。」

蘇文一愣,頓時握緊了拳頭憤然道:「是不是元家逼的?我就說他們家不是什么好東西,當年可以見死不救,這次怎么會突然找上哥哥要收徒?」

李江眼里也閃過冷光。

木蘭就嘆息一聲,「你們說得對,也不對。」就將事情的始末說了,道:「他是為你們好,我覺得這樣也好,兩個人出息總比一個人要強,而且,他心寬,受點打擊也好。」

李江和蘇文沒想到事情是這樣的,看著在他們面前為他們做衣服的木蘭,同時流下淚來。

木蘭嚇了一跳,「你們這是怎么了?」

蘇文就一把抱住木蘭的腰,跪在她跟前,「姐,讓你受委屈了!」

李江也點頭,也抱住木蘭的腰,眼中酸澀,「嫂子,是我們對不起你!」

李石放棄仕途,最吃虧的除了他本人,就是以後會嫁給他的木蘭了。

木蘭一愣,繼而了然,摸著他們的頭笑道:「這有什么,以後你們孝順我就是了,別以後出息了就不認姐姐嫂子就行了。」

李江就板了臉,「不會,長嫂如母,江兒會將嫂子當母親一樣敬愛!」

蘇文連連點頭,「就是啊,就是啊,以後咱們娶媳婦也要看她孝不孝順姐姐,要是不孝順咱就不娶。」

李江深以為然的點頭。

兩個孩子失去母親的時候都只有五六歲,雖然已經記事,但到底對母親的印象也不多,相比撫養照顧他們的木蘭,母親的印象更淺了。

「好了,這件事他說了不告訴你們,現在我告訴了你們,你們可不許泄露出去,不然他要找我算賬的,快去看書吧。」

李江和蘇文這才收拾了眼淚離開。

木蘭看著他們的背影嘴角微翹,雖然李石說了不告訴他們,好讓他們不至於太有壓力。

但木蘭的想法恰恰相反,她覺得兩個孩子早熟,早有一番自己的思量,以及讓他們覺得虧欠元家的人情,還不如實話實說,至少不會表錯了情,而且,壓力就是動力,他們並不是溫室里的花朵,不會被這點壓力壓倒的。

而轉身離開的李江和蘇文對元家更加的厭惡了,雖然這是李石和元家的交易,但元家的以勢壓人和那些算計還是讓倆人心中不悅。

李江回去就拿了書出來看,暗道:等他考取功名,權勢也在元家之上,看他們還怎么逼大哥和嫂子。

蘇文在書房里磨著牙轉了兩圈,最後道:「我受不了了,我要到河邊跑一圈發泄一下。」

李江以一臉「我早就知道」的表情打發了蘇文。

蘇文就跑出去,而李江在他走後,拿出筆來寫字,一筆一筆幾乎力透紙背。

他和蘇文發泄怒火的方式一直不同,蘇文喜歡亂跑亂跳,大吼大叫一番,而他更喜歡靜靜地寫字,寫到精疲力竭之後怒氣也就散完了。

考慮到倆人要在書院里常住,木蘭就給他們每人做了三套衣服,都是不錯的料子,在他們農家來說,這等料子很難得,但對外頭的人來說,這種料子實屬平常,不出挑,但也不落魄就是了。

而做這六套衣服,木蘭就花了將近三兩的銀子,而這只是一季的。

木蘭這時才覺得錢真的是一點也不夠用啊。

李石買了一些酒肉,帶了李江蘇文去拜謝他們的陳先生。

他們畢竟在陳先生手底下學了三四年,而他們倆更是陳先生帶的學生里第一次考中童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