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達拉斯會戰(2)(1 / 2)

十一月份,北半球無精打采的陽光射不透戰場上彌漫的硝煙,低空呼嘯的戰機和震耳欲聾的炮聲已經讓陣地上的幽州軍士兵們習以為常。

戰壕中的他們或是叼著煙卷放松休息,或是擦拭著自己的槍支武器。

這是27軍在25號公路南側向日葵嶺上堅守的第四天,這里距離勞頓圍殲戰的主戰場,只有不足四十公里。

四天來,在正面阻敵的27軍已經打退了敵人的無數次進攻,而在激烈的戰斗中自身減員也達到三層以上。作為阻擊的主陣地,堅守在向日葵嶺主峰上的第79師,更是傷亡過半。只有百余米高的向日葵嶺,也同乎被美軍猛烈的炮火削低了數米之多。

阻擊戰打響之前,盟軍所修建的壕溝和簡易工事,早在戰斗爆發的第一天就已經在炮擊中被全部摧毀,炮坑和甚至是屍體,都成了盟軍阻擊敵人進攻的掩體。

美軍的謝爾曼坦克亦有數次沖上了向日葵嶺,但在皇家空的協助下,27軍又都很快奪回了陣地,沒有給美軍裝甲部隊突破的機會,保證了戰線的完整。與在側翼同樣苦苦死守的西域第9一起,將美軍南進軍團死死擋在25號公路軍以北。

南進軍團司令朗多中將在發給美國陸軍司令部的電報中稱:我甚至已經聽到了蘇頓的喊殺聲,卻偏偏無法越過向日葵嶺與第11集團軍匯合。漢軍就如同一群該死的蟑螂一樣,明明已經被炮火覆蓋,可在炮擊結束後,還是仿佛從地底鑽出來般,繼續戰斗。

矮矮的向日葵嶺擋住了美軍營救第11集團軍的希望,盟軍也利用寶貴的時間迅速完了集結,三十萬盟軍精銳部隊在空軍的全力支持下,將美國第11集團軍擠壓在了勞頓小城外狹窄的空間內。

生死存亡之際,美國大兵們也顧不上不得進入市區作戰的命令,紛紛退守城內,與平民混雜在一起,以躲避盟軍猛烈的炮火和精准的突中打擊。

在這種情況下,逼降還是殲滅?

王鐵漢只猶豫了十幾分鍾,在收到27軍和西域9軍傷亡較重、向日葵嶺陣地已經多次易手,阻擊陣地岌岌可危的匯報之後,立即下達了對勞頓城發動總攻的命令。

一千兩百門大口徑火炮,一百零二架威龍攻擊機,盟軍的空地聯合轟炸不僅聲勢浩大,而且精確性十足。在美軍的城防陣地遭到毀e性打擊之後,是兩千余輛東北虎坦克和獵豹履帶式裝甲運兵車,狂暴的發動機嘶吼聲和坦克集群式沖擊時揚起的十幾米高的沙塵,讓只剩下一片廢墟的小城勞頓,更像是在惡魔腳下戰戰發抖的雌伏者。

戰斗的結果沒有懸念,當六萬多美軍擠進勞頓,當王鐵漢下令攻擊小城的那一剎那,命運的輪擺就已經被定格。在盟軍強大的地空打擊之下,美軍的潰敗已成定局。只是,當市政大廳內的第11集團軍司令部舉起白旗的那一刻,已經有兩萬多美國大兵在戰斗中被打死。

與他們一同去見上帝的,還有三萬多美國平民。

盟軍的無差別打擊,將原本人口數就只有五萬多的勞頓小城,變成了人間地獄。城中超過半數的平民在火力准備時,就已經被炸死。

當裝甲部隊開始突擊,當盟軍的巷戰部隊進入城區後,又有近萬平民被誤傷。盟軍的部隊不是警察,沒有在戰斗中分辨匪徒與平民的能力,也可以說,長官就沒有下達讓他們去分辨的任務。

巷戰本就是殘酷的,利用一qie可能的手段打擊在廢墟後面抵抗的敵人,這樣的戰斗方式無可厚非。要怪就只能怪美軍躲進城內,打破了兩軍之前不在城市內戰斗、不殃及平民的默契。

勞頓圍殲戰,原駐扎在俄克拉何馬城的美國第11集團軍全軍覆沒,六萬美軍或死或降。在北美開戰以來,在雙方動輒就是幾十上百萬大軍會戰的時期,這樣的戰績算不上什么太突出。

但勞頓戰役卻是耗時數個月,也是北美戰爭中規模最大的達拉斯會戰中,最關鍵的一環。第11集團軍的被殲,並不只是意味著美國陸軍司令部,又少了一個集團軍的序號。更主要的是,盟軍的左路集群在達拉斯的側後方形成了兵力優勢和有利的戰略勢態。

若任由幽州軍團在25號公路區繼續突破,那么,在達拉斯附近的百萬美軍,很有可能被抄斷後路。那樣的結果,沒有人敢去想,也沒有人可以承擔。

當然,在後世的軍史上,勞頓戰役還有另一個方面經常被磚家叫獸們提起,那就是平民的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