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采訪(求訂閱)(1 / 2)

升遷 晨光路西法 2547 字 2022-09-05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升遷最新章節!

「縣長,您看,咱們要咋辦?」

在徐君然的身邊,劉華強低聲問道,卻是滿臉的緊張之色。

聽到他的話,徐君然笑了笑,淡淡的說道:「不用著急,會有人替咱們反駁的。」

劉華強愣了神,有些不解的看著徐君然,卻發現縣長已經端起茶杯喝水了,無奈之下,他也只好轉身退了出去。

而第二天,他就明白為什么徐縣長會是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了。

松合省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松合生活報》刊登了一篇名為《姓資還是姓社》的文章,對仁川縣在招商博覽會上面開展土地大面積承包的事情做了詳細的報道,當然,生活報並沒有像京城那個報紙一般給仁川縣的這個事情下一個明確的定義,而是從各種角度對仁川縣的這個新政策進行了分析,認為這是盤活農村閑置土地的一種有益嘗試,表示要進一步進行關注。

不僅如此,松合日報也在頭版頭條報道了仁川縣土地承包的事情,並且詳細的對仁川縣的土地承包政策進行了說明,這篇文章並沒有好的或是不好的〖言〗論,也是一種具體的講述,只是用了大量的篇幅記錄了在招商博覽會上的一些采訪。

兩份報紙新鮮出爐,接下來仁川縣的土地承包成了很多人關心的話題。

不僅如此,京城也有報紙開始站在仁川縣這邊,批評之前的那份報紙是在危言聳聽,大家你方唱罷我登場,紛紛開始發表自己的見解。

徐君然之前雖說已經有了預判,知道這個事情肯定會引發大面積的討論,可是忽然間鬧的這么大,還是有點擔心。

考慮了一下,徐君然還是把電話打到了曹俊明那里,他如今已經是地委〖書〗記了,聽了徐君然的話,曹俊明哈哈大笑道:「你啊,別想多了。這個事情不管結果如何,對你來說,都是個好事兒。」

徐君然一愣,隨即就明白了曹俊明的意思,只要有關注,對於自己來說,就等於是一次發展的機會。

苦笑了起來,徐君然對曹俊明說:「大哥,您又不是不知道,現在京城里面……」

別看在劉華強的面前強作鎮定,那是為了不讓下面的人失去信心,實際上徐君然這心里面,也一直在打鼓,說起來這政治上的事情變化莫測,他可不敢保證,自己鬧出來的這個風波,會不會成為兩大勢力斗爭的一個導火索,真要是到了那個地步,徐君然可不覺得身為炮灰會有什么好下場。

曹俊明一笑:「你啊,想的太多了。」

徐君然聽到這句話頓時就是一怔,之前怎么想都沒想到,曹俊明會給自己來這么一句話。

「大哥,我說的是真的,京城現在那么亂,這個時候鬧出這個事情來,我怕上面對我有意見。」

徐君然誠懇的對曹俊明說道。兩個人的交情在那里,有些話自然說起來肆無忌憚了一點,徐君然和曹俊明都清楚,別看京城如今表面上一片祥和之態,可實際上早就已經暗流洶涌了,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間的交鋒,平靜之下暗藏殺機。這個時候成為焦點,徐君然覺得自己如今一只腳已經踩到了炸葯包上面。

而他最擔心的,還是上層對自己產生意見,如果在這個事情上面,自己得罪了上面的大佬的話,那才是真的得不償失,最起碼仁川縣的工作,必定會受到影響。

曹俊明呵呵一笑:「放心吧,有些事情不是你該考慮的,有老爺子在,你擔心什么。」

有了曹俊明的這番話,徐君然想想也就釋然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自己無論如何是繞不開的,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索性把工作干好了再說,只要仁川縣的經濟發展上去了,別人就算想要詬病自己什么,也沒有理由。

放下電話,徐君然邁步來到外面,對劉華強吩咐道:「老劉,告訴省電視台,他們的那個專訪,我同意了。」

這次的專訪是電視台那邊幫忙聯系的,徐君然之前一直沒敢答應,主要是顧忌上面的態度,現在有了曹俊明的那番話,他的膽子倒是大了一點,也想開了,自然也就准備接受這個專訪了。

這次的節目是面對面的采訪,負責采訪徐君然的,是省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何群。

何群今天西裝革履,之前就已經在劉紫雲的介紹下跟徐君然見過面,面對著徐君然,笑道:「徐縣長,今天要麻煩您了。」

徐君然擺擺手:「何大記者你可別拿我開心了,明明是我麻煩你才對。一會兒我要是說錯了,你千萬記得提醒我一句。」

何群點點頭:「第一次上電視的時候都會緊張,您就當跟我在聊家常就可以。」

徐君然笑著說:「好吧,我反正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有什么不對的地方你們盡管叫停。」

他說的這是實話,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這種事情自己不是專業的,還是聽人家的話比較好一點。

見徐君然已經差不多適應了環境,何群對徐君然微微一笑道:「徐縣長,我們現在這就開始吧。您放心,咱們這個節目不是現場直播的,要進行後期的制作,就算有什么問題也沒關系,回頭可以剪輯掉。」

徐君然點點頭,錄播正式開始。

何群首先開口說:「徐縣長,您好,你們仁川縣最近成為了全省人民熱議的話題中心。你們縣正在進行的土地承包在省內乃至全國都引發了巨大的反響,贊美者有之,反對者也有,我想請問一下,你們在最初制定這個政策的時候,是如何考慮的?」

徐君然說道:「首先,我要介紹一下我們仁川縣的情況。我們仁川縣,是一個靠國家扶貧款救濟的窮縣,窮到什么地方呢?這么說吧,我剛剛上任的時候,縣里面連職工們的工資都發不出來,下鄉去調研,竟然有的農民群眾家里面,幾口人就穿一條褲子!」

他的這番話,讓何群一下子就愣住了,就聽到徐君然繼續說道:「說實話,因為太窮了,連吃飯都成問題。農民寧願背井離鄉去外面,也不願意在家鄉混吃等死,搞這個土地承包,我們也是無奈之後的一個舉動。」

「徐縣長,那照你這么說,土地承包,是你們仁川縣經過調研之後采取的措施嘍?」

徐君然道:「其實外界對於我們縣的土地承包一直都有些誤解。我們縣的土地承包,是在農民去外地打工的前提下進行的。按照我們的設想,將會成批向沿海地區輸送勞動力,空下來的土地承包給外地的投資商,這樣不僅可以讓農民群眾通過打工賺到錢,還可以通過出租土地得到收入,雙管齊下,提高農村群眾的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