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32章 悲歡離合(1 / 2)

大官人 三戒大師 1673 字 2022-09-05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大官人最新章節!

坐在自己的桌前,王賢仍然愣愣出神。人生真是悲喜無常啊,早晨他還在為終於成了官家人而沾沾自喜,兩個時辰後,卻開始為日後的悲慘日子發愁了……

從李司戶的房間出來,一個白役領他到隔壁一間房里,房里滿滿當當,堆滿了賬冊。在賬冊的空隙里,擺著幾張桌子,每張桌後都坐著個伏案忙碌的白衫書辦。

那白役跟里面人交代一聲便出去了,幾個書辦抬起頭來,或是冷漠、或是同情、或是幸災樂禍的望著王賢,還是圓臉的小胖子站起來,幫他收拾了張桌子出來,朝他呲牙笑道:「你歇會兒,我先忙一陣。」

王賢朝他感激的笑笑,便在桌前坐下,聽著耳邊噼里啪啦的算盤聲,自己卻不知該干什么,想去幫別人忙,又插不上手,只好給每人的茶碗里續了水,然後坐在那里發呆。

好在沒發呆多久,聽到外面一聲梆子響,眾書吏齊齊松了口氣,收拾好桌面,便快步出門去了。

王賢正不知所措時,那小胖子又走到他身邊道:「飯點到了,我帶你吃飯去。」

「多謝兄台,」王賢感激的笑道:「你怎么不避著我?」

「我叫吳為,人送外號『無所謂』。」小胖子笑道:「開玩笑的,我爹給你瞧過病的。」

「你是吳大夫的兒子?」王賢恍然道:「我說怎么面善。」

「嘿嘿,快走吧,晚了就沒飯吃了。」小胖子領著王賢,趕緊往食堂奔去。

不錯,就叫『食堂』,後世不過是沿用了這個叫法罷了。這還是唐太宗時定下的規矩,李世民命令從中央到地方各衙門,都興辦食堂,讓官吏們坐在一起吃飯,借此溝通信息,和睦感情,也是延長議政辦公的一種手段。

後世朝代將食堂繼承下來,但議政辦公的功能已經消失了,剩下的就是吃了,所以叫吃食堂。對收入不豐的小官小吏來說,這也是一份很貼心的福利了,是以百姓羨慕的稱其為『吃官家飯』的。

到了明朝,食堂也分等級了,尤其是地方州縣。比如富陽縣就有三個食堂,在縣衙左側的是官員食堂,右側的是吏員食堂,前院還有個胥隸食堂,三個食堂一個比一個大,當然檔次是成反比的。

王賢和吳為兩個,進了怎么數都算中不溜的吏員食堂。這食堂竟也分兩個檔,里頭一間為經制吏准備的,外頭才是他們這樣非經制吏吃飯的地方。可見在大明朝,等級觀念是何等的無處不在。

王賢一進屋,就見滿眼的白衣黑帽,圍坐在一張張方桌邊,一邊嘻嘻哈哈聊天打屁,一邊不耽誤下筷如風。吳為帶他到自己那一桌,看了看沒有王賢的飯碗,便笑道:「你今天來晚了,廚房已經統計過人數了,吃我這碗吧。」

王賢連忙推辭,吳為卻把他往條凳上一按,道:「吃就是了,我再去盛一碗。」

王賢不再說什么,點頭坐下,待吳為端著碗米飯回來,他還沒動筷子。

吳為趕緊夾一筷子肥肉片,努嘴道:「手快有手慢無啊!」

「嗯。」王賢點點頭,其實他早看著桌上的飯菜眼饞了。雖然只是四菜一湯,有肉有魚,但對一個整天吃糙米飯、青菜湯的人來說,已經是無上的誘惑了。

『想不到吏員的伙食這么好……』王賢暗暗道,卻聽耳邊罵聲不絕,不少人在抱怨說,自從司馬旦管伙食以來,飯菜是越來越差了……司馬旦是司馬求的弟弟。

盡管罵聲一片,但一個個吃得賊快,王賢統共沒動幾筷子,面前便碗碟光光,最後吃了碗米飯了事……

下午時,王賢主動提出,要幫吳為干點活,但吳為哪敢讓他幫忙,「算了吧,出一點錯,我就得從頭算,你先熟悉熟悉情況吧。」

王賢無奈,只好隨便找了本戶房章程,然後攤開紙,練起了毛筆字。

也不知過了多久,一個四十多歲的青衫吏員進來,眾書辦抬頭一看,作勢要起:「令史來了。」令史是漢朝縣令屬吏的稱呼,如今則是對吏員的尊稱。

那令史未曾開口先帶笑,擺擺手道:「都忙,我來看看新來的小子。」說著王賢桌邊,見他方才在抄章程,笑道:「還真轉性了啊。」說著一拍他膀子道:「出來吧。」

「令史……」王賢跟著他離開了公房,出來之後,見他笑眯眯望著自己。

「什么令史,叫叔就行了。」令史是戶房典吏,叫張華,原先是王賢老爹的手下,後來才轉到戶房。前陣子王興業回來,他還到王家去探望過,對他自然要親切一些,「我上午出去了,要不早就看你來了。」

「還是叫令史吧。」王賢苦笑道:「司戶聽到就不好了。」

「嗨,他順風耳啊……」張典吏撇撇嘴道:「他給你顏色看了?」

「那是司戶大人的愛護。」

「愛護個屁,心眼比針鼻還小!」張典吏罵道:「不就是當初沒娶著你娘么?在你爹那里占不到便宜,來欺負個小輩,算什么本事!」

王賢聽得目瞪口呆,他還想回去問問老爹,難道跟李司戶有殺父之長,奪妻之恨?鬧了半天還真讓自己蒙對了。

不過看張典吏這樣子,也對李司戶很有意見。

但是王賢深知『禍從口出』的道理,一路只是聽著而已。

跟張典吏來到戶房後面,過了個虛掩的門,便見三排朝西的房,每一排有十八間屋,密密麻麻,十分逼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