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京城風波惡 第一百零一章 五月的大小事(1 / 2)

奪明 梧桐疏影 2646 字 2022-09-13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奪明最新章節!

進入五月之後。天氣似乎便一下熱起來了。連日來。太陽便像一個從不缺勤的打更人一樣出現在藍色的天穹上。照耀大地。

五月。發生了幾件事情。

第一件事。導致薩爾滸大敗的楊被錦衣衛從關外押回京城。關在詔獄之中。關於他的罪名。以及該如何處置。眾說紛紜。不過。還沒有最後的定論。

第二件事便是接替楊擔任遼東經略的人選已經有了。他便是原來的遼東經略。人稱霹靂火的熊廷弼。

朝堂諸公縱然對這個有著火爆脾氣。說話直來直去從來不曉得轉彎。時常讓人下不來台的熊大胡子非常不滿。卻也知道。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只有熟知遼東的熊廷弼才能夠力挽狂瀾。守住邊塞。抑制建奴的擴張。

為了安熊廷弼的心。內閣會推。以熊廷弼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代楊為遼東經略。遼事一應由其做主。

熊廷弼向內閣呈現了自己的遼東戰略。

熊廷弼的策略是以守為主。反對浪戰。並聯合朝鮮牽制後金。然後積蓄實力。謀取最後決戰。

熊廷弼認為。大明朝地大物博。實力遠非區區遼東建奴可比。薩爾滸大戰之所以敗北。乃是因為戰爭的准備做得不充分。對敵人過分輕視。倉促之下。貿然和有准備的敵人作戰。這才大敗而回。

當務之急是修築城堡。以精兵強將扼守要害之處。以烽火為號。相互奧援。阻止建奴擴張地盤。奉行經濟封鎖政策。如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建奴是越往後越弱。本方則越來越強。最後。在尋找合適的時機。一舉殲敵。

在這種情況下。內閣以及朝堂諸公不可能反對熊廷弼的戰略。各個機關皆打開綠燈。一應曰准。於是。熊廷弼便帶著少量親兵日夜兼程。離開京師。趕往遼東。

熊廷弼接替楊督師遼東。在五月。這應該算是一件大事情了。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件大事發生。不過。這件事情因為官方的隱瞞。京師的大部分臣民皆不知此事。

這便是一名大內侍衛地死亡事件了!

五月。大內侍衛駐守承天門的領班發現手下的一名叫吳文海的侍衛無故缺席。最初。因為同袍之誼。他把這件事情壓下去了。然而。第二天。仍然該吳文海輪值。他依然未到。這件事他無法壓下去了。於是。便告知了上頭。

與此同時。一個與吳文海關系非常不錯的侍衛也將一封信交給了上頭。一等侍衛鳳超大人。

他說。那封信是吳文海在一個深夜交給他的。說是希望他在三天後將這封信交給鳳超大人。隨後。吳文海便行色匆匆地離開了。當時臉上的表情瞧上去。似乎非常沉重。

鳳超一邊打開信件。一邊問那人看過這封信沒有。

那人搖頭說。吳文海臨走之時再三叮囑。說是讓他千萬不要打開信來看。當時。他應承了吳文海。因為承諾不拆開信來看。他自然也就沒有亂動了。只是。三天之後。見吳文海沒有了消息。這才依照他當初之言將這封信交給了鳳大人。

看完信之後。鳳超面色沉重。

他讓隨身侍衛入內。讓他看住那個將吳文海的信拿來的家伙。然後。自己帶著這封信急匆匆地離開了。

最終。這封信放在了萬歷帝地案頭。並且。他在第一時間看了這封信。

據當時寢宮外的那些內侍說。當天。聖上他老人家發了雷霆大怒。摔壞了好多東西。對一個將錢財看得極重的人來說。摔東西應該是憤怒到了極點的表現。

第二天。東廠在一個民居發現了吳文海的屍體。

隨後。宮內又發生了一件事。萬歷帝闖入了鄭貴妃的寢宮。然後。憑退左右。雖然。內侍和宮女們距離寢宮很遠。但是。他們還是隱約聽到了萬歷帝的咆哮聲。那些在宮中待了許多年的老人說。這么多年來。他們從未見過萬歷帝對鄭貴妃發那么大地脾氣。

這件事讓朝堂上那些堅持站在太子朱常洛一邊。現在仍然害怕福王會取代太子之位的大臣們異常興奮。他們花了許多心思。想了許多辦法。千方百計想要探聽出萬歷為什么會對鄭貴妃發脾氣的緣由。

不過。一時間。他們並沒有什么眉目。

即便如此。他們仍然感到高興。在這些大臣們心目中。鄭貴妃乃是禍國殃民的奸妃。便是在她的慫恿下。皇上這才不顧天地倫常。祖宗法制。准備將完全沒有過錯的長子朱常洛廢掉。如今。這奸妃吃癟。他們自然要鼓掌慶賀了!

五月十三。紫禁城。鄭貴妃的寢宮。

諾大一個宮室只有兩人在內。其中一人高坐在榻上。她便是這座宮殿的主人鄭貴妃。另一人匍匐在她腳下。瑟瑟發抖。似乎在低聲哭泣。他便是鄭貴妃的兄長鄭國泰。

「娘娘。你一定要救我啊!」

鄭國泰跪在地上。匍匐向前。爬到了鄭貴妃腳邊。

「救你?」

鄭貴妃厭惡地瞧了他一眼。說道。

「你做出這樣地事情。叫我怎樣救你!」

「小妹啊!兄長是冤枉的啊!你就是給一個天大的膽子給我。兄長我也干不出這樣的事情來!」

「真地不是你做地?」

鄭貴妃的語氣帶著疑問說實話。對於自己的這個大哥。鄭貴妃心知肚明。他根本就不是干什么大事的料子。典型的干大事惜身。見小利忘形的家伙。你讓他仗勢欺人。當一個欺壓良民的惡霸。他也許會做得得心應手。要讓他豁出命來。做一些驚天動地地大事。鄭貴妃認為。自己這個兄長不是那塊料。

所以。雖然吳文海地那封信指出皇太孫遇刺一事的幕後主謀乃是鄭國泰。並且。將事情說得詳詳細細。非常清楚。看上去並非虛言。鄭貴妃仍然不覺得這事乃是兄長所為。故而。她才在萬歷帝面前為自己地這個兄長辯護。惹來萬歷的雷霆大怒。

「我為什么要刺殺由校啊!」

鄭國泰大聲哭訴。一把鼻涕一把淚。看上去煞是可憐。

「由校死了對我有什么好處么?沒有啊!我就算是為了那個可憐的外甥。我也該把主意動在常洛身上啊!怎么也不會針對由校。由校沒有了。不是還有由檢么?對外甥仍然一點好處都沒有啊!」

「可是。那個死去的侍衛說得可是頭頭是道啊。暗中讓他將謝落由校離宮消息的不是你的管事么?」

鄭貴妃沉聲問道。

「小妹啊!自從你飛上枝頭變鳳凰之後。兄長我也算是雞犬升天了。有那么多地人靠過來。要為兄長我做事情。我府上的管事最少也有二十多個。有很多管事的名字我都不清楚啊!他暗地里做了些什么?我又怎么知道啊!」

「這倒也是!」

鄭貴妃沉吟著點點頭。

「事情還沒有泄露。那個家伙便不知所蹤。這擺明就是某些有心人安排在我身邊的細作啊!就是想要栽贓陷害!」

見鄭貴妃相信自己的清白。鄭國泰從地上爬了起來。振振有詞地說道。

「我覺得那家伙的幕後指使人說不定會是朝廷上的哪位大佬?」

「不會!」

鄭貴妃搖了搖頭。否定了鄭國泰的判斷。

「那些朝堂上地大人基本上都站在我們的對立面。他們是太子的堅定支持者。就算他們想要陷害你。也不會拿皇太孫的命來做賭注。我曉得。那些刺客並非演戲。而是真的想致皇太孫於死地的!」

「是嗎?」

鄭國泰反問一句。他的眼神有些茫然。

「當初。聖上不是准備讓福王回京么?這個時候。正好發生了暴民闖入東宮襲擊太子的事情。最後。這事被朝堂上的那些大臣將矛頭指向了你我兄妹。可是。天地可鑒。我們沒有做這樣地事情啊!這事過後。福王被勒令不得回京。聖上當著各位大臣的面。承認了太子的位置絕不會動搖……」「這已經是以前的事了。還說這個干嘛?」

鄭貴妃地眼神掠過一絲黯然。

自己地兒子就算不能當太子。能常伴在自己身邊也好。然而……鄭貴妃搖搖頭。眼中的黯然更甚了一分。

鄭國泰放低了聲音說道。

「小妹。當初我們都慌了手腳。忙著在這件事里面將自己撇清。後來。我冷靜下來。仔細想了想。整件事情最後的得益者是誰?太子!整件事最後的受害者是誰?福王!你。我!如此一想。這件事的來龍去脈究竟如何。便可想而知了。絕對是太子眼見地位搖搖欲墜。這才施行的苦肉計!」

「哼!」

就在這時。殿內突然傳來了一個人的悶哼聲。

「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