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重生明朝當皇帝最新章節!

朱由校購買了些葯物後,突然覺得自己還應該買些明朝書籍。

自己既然成為了明朝皇帝,而且還是明朝末年的皇帝,哪怕是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以後的腐敗生活,也得更深入的了解一下這個朝代。

至少自己得知道明朝為什么會在十七年後滅亡,自己還來不來得及挽救,究竟該如何挽救,到底有沒有解決之道。

朱由校選擇了「圖書」選項,輸入「明朝」兩字後,除了自己看過的《明朝那些事兒》以外,就果斷買了《明朝文官銓選制度》、《晚明史》、《南明史》《明末農民起義》等一大批書籍,連帶閻某某的《明亡清興六十年》也被他囊括了進來。

很快,他床榻旁邊的書架上就擺滿了這些已經變成了線裝書的現當代明史類書籍。

看了一下午,朱由校對明朝了解倒也更深了些,除了某些人的無腦黑以及刻意吹噓少數民族政權的書籍外,朱由校發現木匠皇帝似乎並不是那么不堪。

至少這位皇帝在位期間,沒有掀起多大的農民起義,關外戰事也沒有惡化。

但同時這一個時期也是東林黨被全面壓制的時期,宦官專權和閹黨主政的時代。

朱由校漸漸發現,也許這個所謂的晚明歷史最黑暗的時期只是針對東林黨而言。

對於老百姓們而言,宦官主政也罷,文官主政也罷,跟他們都沒關系,不過是帶把和不帶把的區別而已。

誰能給他們一個太平世界,他們就能老老實實的種地,但別讓他活不下去。

朱由校回憶了一下自己俯身的這位木匠皇帝的一生,發現他並沒有加派百姓賦稅,遼響已於萬歷四十八年停止,剿響和練響是崇禎年間的事。

「看來,這位最被後人恥笑的木匠並不是一昏聵之君,一切只不過是投靠清朝的東林黨文人的無端抹黑而已,明亡實亡於這幫自私的文臣耳,可憐的崇禎帝到臨死前才意識到這個問題。」

就在朱由校感慨之時,魏忠賢走了進來:

「啟稟陛下,太常寺卿鄭三俊以及其姻親兵部主事劉明仁家已被查抄,共抄出黃金四萬兩,白銀十三萬七千兩,古玩字畫更是不計其數,總估價約在十萬兩上下,信王府也已經被包圍,太醫院也已被控制,但太醫院胥院判已服毒自殺。」

「一個三品的太常寺卿就能查抄出超五十萬以上的財物,我大明的官員也是夠富的(雖然工資不高),也難怪清朝的皇帝那么喜歡抄家,大明到現在財政如此艱難,是不是就是因為朕對他們太仁慈了。」

朱由校說著又問道:「這鄭三俊的家族產業不止在京城一處吧?」

現在的大明還沒有到崇禎後期軍隊不聽朝廷之令,以至於到弘光時督撫也如割據諸侯一般的時候,因而錦衣衛和東廠這些皇權的代表還能鎮壓得住文武百官。

而且經過朱由校和魏忠賢的七年努力,比起萬歷中後期,皇帝獨裁的權力已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