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2 / 2)

明末虎嘯 遙遠之矢 1141 字 2022-09-23

弘興二年,李嘯進位為唐國公。

李嘯三子李吉出生。

同年,李自成被地主武裝所殺,清軍入寇四川,與張獻忠激戰。

趁清軍戰線拉至最長之際,一直隱忍無為的李嘯,誓師北伐。

虎嘯軍兵分三路,一路從山東直逼京師,一路從南直隸征河南山西,一路從湖廣直攻漢中陝西。

虎嘯軍攻勢凌厲,清軍大敗,陝西,山西,河南,北直隸大部光復。

韃子主力,苦守京師,虎嘯軍形成了圍點打援之勢。

清軍主力困陷四川,動彈不得,陷入虎嘯軍與張獻忠余部夾攻之中。

征川主力英親王阿濟格,見得京師危急,不得不率軍北返,被虎嘯軍與張獻忠部合擊,軍潰身滅,清軍西征主力全被消滅。

吳三桂及關寧軍重新倒戈,效忠李嘯。

李嘯進位為唐王,封山東全地,世子世襲。

清軍全滅後,李嘯與張獻忠反目,經過一番苦戰,張獻忠於成都斃命,李嘯收降李定國,孫可望等人。

經過一年的圍困,京師終於被李嘯攻陷,在清軍的死命保護下,以死傷無數的代價,攝政王多爾袞被明軍射殺,順治出逃遼東.

順治自降國號,稱清王,以遼東為界,向大明稱臣,李嘯思慮良久,暫從其議。

李嘯為崇禎帝舉辦了盛大的祭祀活動,同時宣布,京師由行都濟南,回遷北京。

至此,天下基本平定,舉國皆知李太師復國之功。

李嘯決定,天下戰亂已久,財力耗竭,故決定休養三年,再征伐清朝及蒙古。

弘光六年,李嘯受九錫,三辭,乃受。

弘興帝朱慈烺,對李嘯十分感激,又十分疑慮。

弘興帝受人盅惑,設計欲殺李嘯,以防李嘯功大奪國。

李嘯識破此計,將盅惑之人全部誅滅三族,隨後於帝階前裸衣自數身上傷痕,以剖心跡。

然朝中洶洶,各朝臣紛紛要求皇帝行禪讓之事,帝大驚而泣,哀求李嘯放過自已。

李嘯亦感泣,為撫慰皇帝,以長女李玉許配於帝,為皇後。

然李嘯此舉,並不能平息朝臣之議,有人建議,現在北方未靖,唐王乃國家柱石,孰可再起風波,群臣一致要求,弘興帝若不殺,則必要流放。

整整一年,朝廷皆處於動盪之中。

年末,皇後李玉生下一子。

李嘯無奈,為免弘興帝被人毒害,乃從群臣之議,將皇帝流放菲律賓棉蘭老島。

接下來,李嘯接受群臣建議,不再復立明帝,而受其禪讓,改國號為唐。

然李嘯允許,弘興帝於菲律賓棉蘭老島復建明朝,以李玉之子為太子,並以此島為界,子孫世代永傳,成為大唐屬國。

李嘯自稱大唐神武皇帝,封李建為太子,李世為秦王,李吉為齊王。

神武二年,李嘯掃滅了暗圖復國的前明藩王及遺老,國中大定。

同年春末,命太子為督師,率國中近半精銳唐軍,征伐蒙古,清朝。

唐軍勢若破竹,一年之內,攻滅清朝,順治自殺,李嘯殺盡老奴子孫,滿州余部皆降,李嘯遂大招漢人入女真舊地,接收其土地人口,令滿洲人皆為漢人百姓之奴仆.

第二年夏,蒙古諸部亦降,李嘯被尊為天可汗。

李嘯繼續征伐,西吞烏斯藏,南並東南亞,北至西伯利亞,最遠之處,到達與奧斯曼帝國接壤之地。

李嘯終於創建了一個比唐朝還大的帝國,天下之大,無如我唐。

中華文明,重新進入了鼎盛之時,傲立於世界之巔。(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