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 八大血嬰2(2 / 2)

追魂道 融犁鑄劍 2050 字 2022-09-25

教聖嘎拉哈笑了笑,說道:「看什么看,是妖我也不會吃了你們。人也是妖,妖也是人,我們都是有三魂七魄的。只是我存的時間長了,看到的東西多了,學的道術深了而已。」

「當年,我學成下山後去幫助努爾哈赤完成他的宏願,我做了他的一個幕後軍師,他在每次大戰前都會找我推算,一般按我的指點,他都打了勝仗,所以他很依賴我。」

原來嘎拉哈是努爾哈赤的秘密軍師。那他的師弟狐塔去了哪里?

「我的師弟比我晚幾年下山,他下山後也想跟隨我一同輔佐罕王努爾哈赤,後因罕王不喜歡我師弟比較陰險的做事方式,就疏遠了他。這個師弟因此懷恨在心,他對我和罕王起了仇視心理。後來他消失了,20年後重新出現,我發現他變了,他的身上有了另一個人的影子,而且他的道術突飛猛進,我已不是他的對手了。」

「教聖,您的意思是狐塔的身上附了另一個人,那是一個什么人?」

「褚英,那是罕王努爾哈赤的大兒子,但被罕王處死了。」

眾人明顯一驚,罕王怎么會處死自己的大兒子,我們驚異的看著教聖嘎拉哈。

教聖停住了,沒有說話,他一擺手,示意由河西岸給大家講一講。

河西岸清了清嗓子,開始了講述:

褚英是罕王長子,年幼的褚英便一路隨著父親奔波於刀光劍影之下,隨父親征戰南北,練就了一身武藝,這讓他的性格里面陽剛與霸氣占據了過多的比重,而柔情與隨和幾乎無處可覓。

褚英19歲的時候首次帶兵打仗,他率兵征東海女真安楚拉庫路,收取20多個屯寨的部民而回,被賜號「洪巴圖魯」意為「旺盛的英雄」。褚英29歲時就隨父親一起執掌國政,

接下來的幾年中,褚英的地位開始迅速上升。

褚英性格孤傲、專橫,心胸狹隘,努爾哈赤深知長子的毛病,但看在褚英功績累累且驍勇善戰,讓其執掌國政,並希望褚英能夠在攬得如此大權後,改掉心胸狹隘這一缺點。然而事與願違,褚英執掌國政後,強迫四個弟弟(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向自己立誓;「不得違抗兄長的話,更不許將兄長所說的各種話告訴父汗。」還聲稱:「凡與我不友善的弟弟們,以及對我不好的大臣們,待我坐上汗位以後,均將之處死。」

太子之位素來是政治利益爭奪的焦點,而褚英原本深陷泥潭,不但不以有效手段維護自己的聲望,反而以恐嚇、威脅的方式強迫自己的皇弟及五大臣屈從。努爾哈赤的五大重臣就對此難以容忍。畢竟他們自努爾哈赤起兵伊始便開始輔佐,努爾哈赤都視他們為兄弟骨肉,禮讓有加,他們是真正的開國元勛。然而褚英年紀輕輕卻這般輕狂,換言之,這是一場新權貴與舊權貴之間的較量。

不久,褚英的上述言行被告發,努爾哈赤深知褚英弊病,便也怒褚英不爭,為了服眾,努爾哈赤開始逐漸削弱了褚英的權勢,如此更加激發了褚英的極大不滿。褚英開始敵視父王,結交黨羽,伺機報復。據史料記載,當努爾哈赤與諸弟出征時,褚英主謀,寫詛咒出征的父汗、弟弟們和大臣們的咒語,對天地焚燒,還揚言:希望出征之師被擊敗,「若被擊敗,我將不使被擊敗的父親及弟弟們入城」。努爾哈赤震怒了,幾度想處死褚英,終因這是自己的兒子,而沒有動手。

在一次薩爾滸的戰役中,八旗軍行進到薩爾滸附近的山巒後人困馬乏,於是停下來露營,而明軍也在對面不遠處安營扎寨。努爾哈赤決定派人前去刺探軍情,以便在交戰中知己知彼。作為長子的褚英率先出馬,他一路潛伏,終於到了能夠看清明軍營地陣容的范圍內,仔細一瞧竟驚出一身冷汗,原來明軍的人馬陣容遠比他們想象中的壯觀,想要突破明軍的重圍基本不可能。

於是褚英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地跑回來對努爾哈赤匯報:明軍來勢凶猛,旌旗如林,火炮弓弩無數,兵馬多如草梢,正嚴陣以待。此言一出,八旗將領們頓時慌了神,開始不知所措。

努爾哈赤見此狀頓時大怒,他大聲呵斥褚英:「你竟敢謊報軍情,長敵軍士氣,動我軍心!」褚英不解,他本是如實稟報,不希望父王不自量力,最終被明軍殲滅,於是據理力爭。見此狀,努爾哈赤暴跳如雷,於是下令:「將褚英拉出去斬了!」就這樣,長子褚英因擾亂軍心被處死。

大戰過後,努爾哈赤雖戰敗了明軍,但卻因殺死了自己的長子褚英而懊悔不已,於是這山便成了「悔山」,久而久之,「悔山」成了「輝山」。

殺掉褚英後,努爾哈赤曾派人去找過他的屍首,然而因為洪水泛濫,褚英的屍首並沒有找到,於是努爾哈赤下令挖河繼續尋找。久而久之,這里便成了「挖河木」,後來被叫做「窪渾沐」。最終,褚英的屍體終於被找到,於是那處地方被稱為「得骨」,成了如今的「得古」。此外,埋葬褚英屍骨的山溝就叫做「埋頭溝」,後來被喚作「滿堂溝」。

輝山與滿堂溝就位於沈城與撫順之間的位置,後來狐塔在這里遇到了一個陰靈,那個陰靈就是罕子長子褚英的陰魂。狐塔在褚英的陰魂上發現了王者之氣,他就吸納了褚英的陰魂。從些一鬼一妖就合二為一,專心對抗罕王努爾哈赤的事業與他身邊人的安全。

由於狐塔是教聖嘎拉哈的師兄,他不能坐視不理,所以,嘎拉哈與狐塔之間就產生了幾百年的爭斗,一個是邪惡的惡靈,與人民大眾為敵,而一個要以人民大眾為本,誓死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