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 血河肉山1(2 / 2)

追魂道 融犁鑄劍 1535 字 2022-09-25

八旗軍的隊伍沒有被打散,他們快馬加鞭,呼嘯著沖向了城門。巨大的西洋炮再次響起,場面依然極度血惺,炮彈所到之處,血肉橫飛,屍體堆成了山。而大量的鮮血也與地上的白雪相融,形成了大量的血流,在寒冷的冬日里,冒著熱氣,然後被迅速的凍上了。

八旗軍只能向前沖,沒有別的進攻手段,因為離城太遠了。沖到城下500米的位置,西洋炮停止了,由於距離已經臨近這種遠程炮無法發揮威力。後金的八旗將士,利用雪堆的掩護,快速的調整隊形,將攻城的推楯車推到了隊伍的前方。這種盾牌甲車是用鐵與獸皮制作的,巨大的盾牌面可以有效的阻擊箭雨。

莽古爾泰的部隊在西門率先攻城,在數百輛盾車的掩護下,莽古爾泰的部隊快速向城門移動。城上在城堞上,箭鏃如雨注,並不時的用巨石,投石機轟擊八旗軍。後金騎兵也以箭雨迎擊,八旗軍的箭以力大而聞明,雖然寧城城牆高約數丈,後金的箭雨依然迅猛的射上城門。明軍在左輔與祖大壽的組織下,奮力還擊。

明軍准備充分,遠距離時用西洋炮轟擊,殺傷力巨大,而近距離時,就用箭、油瓶、滾木、矢石攻之。一時之間,牆下大敵,數千後金士兵堆成了山。數百架攻城的鉤梯架上了城牆,當幾百後金士兵爬上梯子時,明軍就向木梯上倒油,然後將梯子點燃了。

一時間,百架攻城梯子成了百條火龍,梯子上的後金士兵被燒得那個慘啊!

在後方的指揮塔上,傳來指令,南城也一起進攻,這樣可以牽制明軍的火力。正面的二萬人馬喊聲震天,在阿濟格等數位將領的帶領下,兵分五股,沖向寧遠城的正門。寧遠正門,為瓮城結構,這種城門的建設,源於墨子,卻被袁崇煥利用於寧遠城上。(至今,興城的古城牆上依然保持著瓮城結構,這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瓮城)

後金軍的准備很充分,他們明知道袁崇煥做縮在城中不出,所以將所有的攻城手段都用上了。南城一開攻,西城的的阻擊力減。

一時間,寧遠城的南門與西門,火光四起,一條長達一公里的戰線上布滿了後金兵。火球、滾石、箭雨呼嘯。血流順著護城河一路流淌,後金將士的屍體堆成了山,後面的將士來不及收拾同伴們的屍體,就又一次投入了沖城的大軍之中。

就在南門與西門血戰的同時,東門與北門也展開了進攻,這兩側的攻城人數雖少,但也有巨大的殺傷力。

後金士兵已將寧遠團團圍住,不斷有火葯爆炸,後金士兵想利用火葯炸開堅固的城牆。

雖然死傷無數,但後金士兵前仆後繼,源源不斷。八旗軍在副統帥武訥格的調度下,不停的向四個城門增兵,地動山搖的喊殺之聲,在幾十里以外都可以聽得到。

冷槍,是第一次看到這么殘酷的攻城。明軍的大炮又一次響了起來,他們的目標,是武訥格的增援部隊,巨大的西洋炮火力切斷了援軍與攻城軍的聯系。讓攻城的部隊重新進入孤力的境地。

冷槍聚目遠眺,他現在視力已非常人,在寧遠城的中央,有一高大的鼓樓,樓上有一組人正在觀察四個門的戰況。其中一人身披斗篷,此人想必就是袁崇煥吧!將目光收回了一些,他看到南城門的垛口上,好像蹲著一只白色的狐狸,這只狐狸跟那些守城的明軍一起,明軍好像看不到這只近距離的狐狸。而那只狐狸正在盯著努爾哈赤的指揮塔,它的目光所盯之人,竟然是罕王努爾哈赤。

是狐塔?冷槍想再仔細看一眼這只狐狸,他仔細看時,發現狐狸已不見了,消失得無影無蹤。

明朝軍隊,在中央鼓樓的指揮下,井然的迎擊著八旗軍。縱然袁崇煥准備再充分,但後金大軍實在太過勇猛,寧遠城已危在旦息。

後金大軍幾度利用攻城梯攻城,但都被明軍擊退。他們在數度無攻而返後,改變了攻城手段,用上了『開天斧』,所謂開天斧是一柄長達二十米的巨斧,由近百人操控。巨斧轟下,城牆上被擊出一個深達兩米的大坑。

此著有效,幾斧之下,城牆出現一個大洞。再加以炸葯,這一下,城上明軍頓時大敵。「不好,後金人要把城給鑿穿了。」

明軍集中箭雨與火葯,攻擊巨斧。當操控巨斧的百人倒下後,馬上又沖上來百人,繼續鑿城。在南門與西門,鑿開高二丈余的大洞三四處,寧遠城受到嚴重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