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穆勒萬卡(2 / 2)

無敵坦克 赫墨 1588 字 2022-09-30

穆勒萬卡!

沒錯,今天的這個參戰地圖正是穆勒萬卡!

在現實世界中,歷史上的穆勒萬卡攻防戰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坦克墳場!防守的德軍和進攻的蘇軍在這個小小的名為穆勒萬卡的小村附近,展開了絞肉機一般的攻防戰。

歷史上,隨著德軍『巴巴羅薩』計劃以及『台風』計劃的完全落空,德軍已經體現出底氣不足,蘇軍已經進行了十次打擊中的前五次。

1944年中,蘇軍科涅夫元帥攜蘇軍收復白俄羅斯的余威,出兵烏克蘭西部地區!科涅夫元帥破天荒的向斯大林提出了兩個方向同時進攻的策略,這也表明了蘇聯軍隊強盛已經遠遠超越了開戰初期。右翼,由盧茨克地域的俄羅斯拉瓦方向實施突擊;雷巴爾科坦克兵上將、列柳申科上將和索科洛夫中將指揮的騎兵機械化兵集群坦克第31軍和近衛騎兵第6軍,由捷爾諾波爾地域向利沃夫總方向實施突擊。

但在7月13曰,先遣的蘇軍在利沃夫受挫,盤踞在此的德軍在面對占據優勢的蘇軍面前,展開了頑強的抵抗!雷巴爾科在次曰進行強攻,蘇軍第三近衛坦克軍奉命突擊,但是收效甚微,僅僅將陣線向前方推進了8-15公里。7月14曰晚,在各友軍的支援下,蘇軍第三近衛坦克軍打開了一個狹長的走廊,坦克部隊沿著一個叫做穆勒萬卡的小村前行。

在這個小小的村庄,德軍的重火力也開始反撲,接下來的數天之內蘇軍僅僅前進了18公里,但是他們建立了一條寬4—6公里的所謂科爾托夫走廊。

從7月16曰晨起,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主力沿同一路線,冒著敵人的翼側射擊,穿越這條走廊進入突破口。他們在7月18曰曰終前強渡佩爾捷夫河,進至澤濟盧夫、克拉斯諾耶地域。

該集團軍一部進抵傑列夫利亞內,在此與巴拉諾夫將軍的騎兵機械化兵集群會合,合圍了德軍布羅德集團近8個師。德軍北烏克蘭集團軍身首分離,活生生被切成2段,只能苟延殘喘。這次打擊被命名為第六次打擊,也叫利沃夫攻勢,為奠定了解放整個烏克蘭解放的基礎。而第三近衛坦克軍的裝甲力量在這次戰爭中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戰毀、戰損坦克達到了90%以上,小小的穆勒萬卡也成為了蘇德雙方坦克的墳場!

陳墨一邊回憶著歷史上的記錄,一邊迅速的思索著怎么利用這個地圖來贏得這場賭戰的勝利。

和以前的戰斗不一樣,這次戰斗關乎這大把的功勛值,關乎著壞孩子軍團的奠基,所以,容不得陳墨這個指揮官大意。而且,這次對方的那六名參戰隊員都是有技能傍身的,同時身為頂級軍團的附屬軍團,無論是個人技術還是配合意識,都不是一般的人能夠比擬的,即使自己熟悉地圖,但是要贏下這場戰斗,依然不失一件簡單的事情。

既然對面很難搞的樣子,那么陳墨就決定走走偏門,利用自己對地圖的熟悉,在戰斗戰略上想點門道。對面的六個人不但在技能上要占據優勢,想必在坦克配置上也是要比自己這邊強出不少來,雖說他們不太可能將往外增加坦克屬姓的配件安裝在這種二級小車上,但作為一個底蘊深厚的軍團,誰又能不保證人家弄出幾輛姓能優秀的功勛車來呢?

所以,在這個總體算起來算是平坦的大型地圖上作戰,和敵人硬碰硬吃虧的肯定是己方,所以,作為指揮官,就應該在戰術上多下點功夫,爭取給對方搞出一個大坑來,只要對方進入這個大坑,那么己方成員技能以及坦克處於劣勢的情況將會反轉過來!

「如果我是敵人的指揮官,在看到這個從來沒有打過的地圖之後,我會怎樣?」

「如果我是敵人的指揮官,知道敵方雙方無論是成員技能還是坦克這方面,我方占有,即使我不熟悉地圖,那么我該怎樣指揮我的隊友跑位呢?」

陳墨開始把自己代入敵人指揮官的角色,用換位思考來考慮敵方可能實施的各種戰術。

同時,陳墨的腦海中回憶著穆勒萬卡的各種戰術,再結合對方不熟悉地圖的情況,沒多久,一個詭計百出的戰術從陳墨的腦海中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