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九章 AMX50 120(2 / 2)

無敵坦克 赫墨 1669 字 2022-09-30

在現實世界歷史上,這款在戰後被高盧帝國研發出來的重型坦克,也是一款沒有被投入量產的作品。

在現實世界歷史的二戰結束後,高盧帝國的陸軍缺少可以裝備部隊的現代化坦克,於是在1945年3月,高盧國的工業部門被邀請設計一輛更加令人滿意的坦克。 同年amx公司(ion dissy-les-aux)提出的它的141工程,即所謂的項目m4原型車,它的裝備有一門90毫米dca 45火炮。

但是在amx m4的兩輛樣車還沒有完成的時候,軍方就表明對其的失望,因為30毫米裝甲的防護水平過低,無法達到預期的要求。 隨後工程師們加強了該車的裝甲同時安裝了新式的搖擺式炮塔,這輛坦克隨後成為了amx 50系列的第一輛樣車。

到了1951年8月,高盧國進行了amx 50系列的第三個項目的研發,defa制造了十輛先期實驗型坦克。第一輛樣車於1953年被交付。當時為了應對蘇聯is-3和t-10坦克的威脅,這批樣車裝備了一個巨大的炮塔以安裝120毫米坦克炮。炮塔方面,最初曾計劃使用常規形式的炮塔,但最後仍決定使用搖擺炮塔。且增加了裝甲厚度。

到了1955年, 一共有5輛amx 50~120 的原型車被制造出來,amx 50系列雖然通過了高盧帝國軍方的測試,但伴隨著北約標准的實施,這種坦克並未服役。

盡管最終這款坦克沒有被列裝,但這款坦克設計中搭載有特制的自動裝彈機與搖擺炮塔,實現了這款坦克的高速與重火力的完美結合。

所謂搖擺炮塔,就是將傳統的炮塔一分為二,將火炮剛性地安裝於上炮塔,兩者成一體繞火炮耳軸作俯仰運動(即炮口抬高或降低)。沒有防盾。上塔體則靠耳軸支承在下塔體上,而下塔體則支承在炮塔座圈上作旋轉運動。出於重量平衡的考慮,火炮耳軸的位置偏後,這樣,當火炮炮口仰角較高時。炮尾不至於降到座圈之下,從而使炮塔座圈的直徑可以做得較小,有利於減輕炮塔部分及整車的重量。

搖擺式炮塔的另一個優點是便於實現炮彈的自動裝填,由於火炮和上塔體連結成一體,所以,只要將炮彈布置在上塔體的適當位置,就可以方便地將炮彈推入彈膛。而傳統式炮塔的自動裝彈機的輸彈過程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空間運動過程。且實現這一過程很麻煩。

在空間中,50~120同樣是搖擺炮塔,所以這款坦克的火炮采用的都是彈夾系統,在50~120采用90毫米口徑和100毫米口徑的坦克炮時,都是六連發,當50~120掛上那門120毫米口徑的坦克炮時。因為炮彈口徑的增大,所以為四連發。

不過就算是四連發,50~120的這款頂級炮的威力也是絕對不容小覷的,高達257毫米的穿深以及400的傷害,絕對可以讓這款四連發的坦克炮在極短的時間內爆發出極其恐怖的傷害。因為法系車無法安裝傳統輸彈機。所以僅僅在通風的加成下,這門四連發的頂級炮,每一輪的上彈時間也可以縮短到34秒左右。

不過,盡管50~120的火力威猛無鑄,但它那薄弱的裝甲是在是太讓人蛋疼了,所以說,與其說50~120是一款九級重坦,倒不如說它壓根就是一款可以連發的反坦克!至於法系車一貫讓人蛋疼的俯仰角,更是限制了這款坦克在附在地形行動時的攻擊效果。

所以,當敵方這輛50~120出現在東路山頂並且准備順著西邊那條山路偵查的時候,悲催的俯角就注定了它的悲劇來臨了。

陳墨的su-152和陳濤的at7就卡在西邊這條山路的北坡上,斜向上的角度整好可以讓這兩輛反坦克在第一時間攻擊到露出頭來的50~120,而50~120因為它那極其操蛋的俯角,要想攻擊到山坡下面的陳墨和陳濤,最起碼要將整個車身全部駛入到北坡,讓整輛車處於一種下坡狀態時才可以攻擊的到。

可以陳墨和陳濤的陰險,又怎么會讓這么一輛四連發的重型坦克將火力傾瀉到自己的腦袋上呢?所以當看到那輛50~120在試圖探出身子的時候,兩個人就很卑鄙無恥的將炮口瞄准了50~120那剛剛從山坡上沿露出來的兩個履帶前主導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