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九章 鈞窯小碗(2 / 2)

鑒寶人生 吃仙丹 1598 字 2022-10-04

接下來,大家又聊了一會天,董胖子就打來了電話,說已經到了小區的門口了。於是楚琛就打電話給保安,讓他們給董胖子的車子放了行,而後就到門口把他迎了進來。

雙方一見面,楚琛就看到董胖子臉上有幾條抓痕,就好像貓撓似的,頓時驚訝的說道:「董胖子,你這臉上是怎么了?」

董胖子哭喪著臉道:「我這也是受了無妄之災,前天,我不是答應我家寧寧給她買首飾嘛,於是昨天我倆就高高興興的去了王府井。」

「從南一直逛到北,逛的我腰酸腿疼,好不容易她才看上了一件首飾,不過有一個女的,也同樣看上了那件首飾,而且首飾還只有一件,結果那個女的就惡語相向,寧寧也不肯善罷甘休,最後我就成了現在這個模樣!」

聽了董胖子所言,楚琛有些無語的說道:「買個首飾都能遇到這種事情,胖子,你的運氣還真是衰,不過那人應該不會無緣無故的把你撓成這樣吧?」

董胖子憤憤不平的說道:「那女的完全就是神精病,我不就說了她一句,腿比腰還粗嘛,就這么一句話,她至於要撓我嘛!」

聽到這里,楚琛實在有些不知道說什么好,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看來還是有點道理的。

董胖子隨著楚琛來到客廳,恭恭敬敬的給劉老打了聲招呼,然後就把他隨身帶著的一個錦盒,放到了桌子上,並打了開來。只見,一只玫瑰紫色的小碗,赫然展現在了眾人的面前。

「劉老、楚哥,這就是我爺爺說的那只鈞窯小碗,還請你們確認一下。」

劉老點點頭,對楚琛說道:「阿琛,你先看吧,反正東西會暫時先放在我這里,我可以慢慢看。」

「好的。」

楚琛應了一聲,就戴上手套,小心的拿起錦盒里的那只小碗,仔細觀察了起來。

鈞瓷是我國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一,因燒造於鈞州而得名。它以獨特的窯變藝術而著稱於世,素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和「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美譽。

鈞窯胎質細膩,釉色華麗奪目、種類之多不勝枚舉,有玫瑰紫、海棠紅、茄子紫、天藍、胭脂、朱砂、火紅,還有窯變。器型則以碗盤為多,但以花盆最為出色。

楚琛手中的這件鈞窯小碗,口徑應該在八、九厘米左右,器型規整,端庄大方。其釉色厚潤,色澤依器型的轉折而豐富多變,口沿與外壁為玫瑰紫,燦若晚霞,絢麗奪目而變化無窮。

這種釉色的動人表現,就是鈞窯最大的特點。其原理就是,它在釉中加入微量的銅,在還原的高溫氣氛下,使釉燒成青中帶紅的紫紅色釉,如雲霞般變幻不定、美妙燦爛,這種釉色就是著名的鈞紅。

但它並不是純正的紅色,里面有著程度不同的紫色。鈞紅的品種有海棠紅、玫瑰紫,還有一種因為燒得不理想而成為紅中帶黑或帶灰的叫「騾肝馬肺」,這一技法在陶瓷史上還是第一次,意義重大。也正因為如此,所以鈞瓷才顯的如此珍貴。

接著說楚琛手中的這只小碗,它的內壁施以天藍色釉,靜穆湉謐,與外壁的熾烈瑰麗形成鮮明的對比。如此冷暖色調的搭配符合美學的原則,折射出工匠們的巧思和當時皇家的審美品味。

楚琛仔細觀察這只鈞窯小碗,通過對比之後,最後確定,這應該就是北宋年間御窯燒造的一只鈞窯小碗。最後,為了安全起見,他還用異能檢驗了一下,結果也和他的判斷一樣。

把碗重新放到錦盒內,楚琛微笑著說道:「我覺得這只小碗,應該是一件北宋年間的真品。」

劉老聞言,饒有興致的說道:「哦,那你能不能給我們說一下,你判斷的依據是什么?」

楚琛倒也沒有猶豫,真接就答應了下來:「好的,下面我說一些自己的想法,說的不對之處,還請各位見諒。」

「一般來說,宋代的鈞瓷,胎子略厚,致密,色灰,先素燒後施釉,釉子很厚,以月白、天青、天藍色為基本色調,由於該種釉色材料成份特殊,當掛釉後器壁處和表層的釉溫度有所不同。但整個釉層還是處於熔液狀態,釉中的銅分子經高溫還原,因此會呈現出紫紅顏色。」

「又因為釉子較厚,鍛燒時釉子翻滾,釉中所含金屬分子重量不同,有的浮在表面,有的沉在釉底,冷卻時釉子上下收縮溫度不一致,在溫差和密度的差異下,會使釉層產生兩種不同的運動。一種是受重力影響下從上向下流動,一種是釉層內壁與釉表層之間的內外運動。」

「這兩種運動相互作用則產生了一種流變力的作用,而它運動的結果就產生了鈞瓷特有的現象,釉層上漂著淺色的浮釉,釉層下都是深色的,線條流暢,圓潤自然,色調柔和、靚麗,恰似蚯蚓在稀泥上爬過的痕跡。這種現象,有個形象的名詞,叫做「蚯蚓走泥紋」。」

「在當時,只有「御窯」燒制出的產品有「蚯蚓走泥紋」,而一般的民窯產品卻沒有這種現象。因此,它成了宋代宮廷御用瓷顯著的特征之一,而作為宋鈞瓷的精品或極品,一定要在其青白釉中有一根或很少幾根「蚯蚓走泥紋」,這才叫「雨過天晴雲破處,嬰啼如歌新生來」。」

說到這里,楚琛又重新拿起那只碗,指著幾處地方,說道:「你們看,這只小碗,就有這種「蚯蚓走泥紋」,憑此種特征,它就很可能是一件北宋年間的鈞瓷精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