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幫忙(2 / 2)

鑒寶人生 吃仙丹 1589 字 2022-10-04

老於是這只梅瓶高近四十公分,整體器型端庄大方,上以胭脂紅釉彩繪制風景人物紋,人在景中,相映成趣,色彩明快,釉質滋潤,胎體潔白細膩,另書有「大清乾隆年制」款。

胭脂紅俗稱洋紅,呈淡玫瑰色,光亮透明,不過它不同於以往御廠制瓷時所用的銅紅和礬紅,它是一種以金著色、帶有紫色調的粉紅色,由於釉中含金,因此也常被人稱為「金紅」。

其實這種將金熔入釉內來著色的方法並不是景德鎮瓷工發明的,而是1650年荷蘭人卡西亞發明,1680年開始應用於瓷器繪畫,直到康熙二十一年才開始在景德鎮使用,當時稱其為「洋彩」,而這也是胭脂紅被稱為洋紅的由來。

楚琛把梅瓶仔細看過之後,就開口說道:「老於,你運氣不錯,這確實是一件乾隆年間的真品,咱們先看器型,你看這只梅瓶肩部特別豐滿,幾乎成一條直線,腰部以下收得較直,這就是乾隆年間典型樣式。你再看這款識的字體工整大氣,胎質潔白精細,釉質也是非常的滋潤,畫工也很不錯,算是一件難得的精品。」

聽說這只梅瓶是件真品,老於非常高興,不過他還有一點挺疑惑的,於是說道:「楚先生,有一件事情我有些想不明白,為什么它這個胭脂紅的發色,會有深有淺啊?」

「呵呵,你說的這個現象在乾隆年間是挺正常的。」楚琛笑著解釋道:「胭脂紅雖然在康熙中早期就傳入景德鎮御廠,但是由於科技含量較高、造價較昂貴,直到乾隆年間才在御廠普及使用並發揚光大。」

「不過在乾隆年間,為了使制品釉水豐潤的多次吹釉,導致了器物表面釉層較厚,燒制時出現釉水的不同程度流淌,因此胭脂水發色常會出現有深淺不一的不均勻情況,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發色有深有淺的這種狀況。」

「哦,原來如此啊!」老於了然的點點頭,而後笑道:「楚先生,您看這差不多到飯點了,咱們一起吃個飯吧?」

「嘭嘭嘭!」

還沒等楚琛回應,就聽到有人在敲門:「老於,在家嗎?」

老於向楚琛抱了聲歉,而後匆忙走出去開門,見此,楚琛也一同跟了出去。

「老胡啊,什么事啊?」老於打開門一看,原來是自己的一位老友。

「老於,告訴你,我搞了件寶貝,給你開開眼。」

那人一邊往里走,一邊獻寶似的說道,不過剛走到半路,就看到從書房里面走出來的楚琛,就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老於,你這有客人在啊,真不好意思啊,不知道有沒有打擾到你們?」

「沒事,沒事,正好我也想看看您的寶貝,就是不知道您介不介意?」楚琛笑著擺了擺手道。

老於連忙介紹道:「老胡,這位是劉老的高徒,楚琛楚先生。」

「劉志和劉老嗎?」老胡驚喜的問道。

得到老於的肯定之後,他欣喜萬分的說道:「今天還真是趕巧了,沒想到居然遇到了劉老的高徒。」

說著,他連忙把手里的東西放到桌子上,上前熱情的和楚琛握了握手,又介紹了一下自己。

大家寒暄了一會,就把注意力轉向了桌子上的那個體積比較大的錦盒。

老胡把盒子打開,而後小心的把里面的東西拿了出來。

「釉里紅龍紋罐?」看到盒子里面的器物後,老於就開口問了一句。

老胡笑著說道:「嘿嘿,不錯,就是釉里紅龍紋罐,老於,你猜猜是什么年代的。」

老於沒好氣的說道:「就看了一眼,我哪看的出是哪個年代的,總不會是元代的吧?」

「哈哈!」老胡哈哈一笑道:「你還真猜對了,它就是元代的。」

「什么?!」

前文說過,釉里紅是以銅為呈色劑,在還原氣氛中燒成的。溫度稍高點,或者稍低一點,它立刻就會失敗,溫度如果一低,顏色就會變黑,非常不好看。溫度如果一高,顏色就沒了。一般溫度高低之間允許的差額大概只有十度,在古代,這一點溫差是非常難控制的,只有豐富工作經驗的窯工,才能看出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