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張火泥的傳人(續)(2 / 2)

鑒寶人生 吃仙丹 1531 字 2022-10-04

當然最開始,大家聽到楚琛是劉老的**,也不過以為他是來打打醬油,增加點經驗的,不過隨著他那扎實的基本功,還有他驚人的眼力逐漸展現在大家的面前時,這種輕視也逐漸的變成了刮目相看。

最後,更是因為鑒定出一件以假亂真的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讓大家對他產生敬佩之情。

那是專家團鑒定的最後一天,經過一上午的鑒定,基本所有珍品都已經鑒定完了,不過臨到吃飯的時候,又有一位資深藏家拿來了一只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

其實,像這次的鑒定活動,除了對一些古玩生意有所影響之外,對那些古玩店的老板,和資深藏家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要知道專家團的成員,可沒有一個是庸手,除了楚琛之外,全都是享譽盛名的鑒定大師,如果能夠藏器能夠得到他們的肯定,那對藏器來說,身價也會倍增。

正因為如此,雖然一開始有些人並不情願,不過在大勢所趨,還有這種好處的吸引下,還是打消了顧慮,並拿出了自己店里或者收藏的珍品。

本來這位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的主人為人喜歡低調,原來是並不想把這件粉彩瓶拿出來的,不過後來在老朋友的勸說下,思考了良久,還是決定把這只粉彩瓶拿出來給專家鑒定一下,因為經過長時間的研究鑒賞之後,有一個疑問,一時環繞在他的心里。

在這幾天的鑒定過程中,每一件東西,楚琛都是第一個經手,這么做,其實也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害怕,萬一一件非常逼真的贗品,這些老前輩看不出來其中的古怪,把東西當作是真的,那他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了。

古玩這一行,可是非常講究人脈的,如果連基本的人情世故都做不到,那也別想在這一行混出什么名堂了。

如果在這些老前輩認為東西是真品的前提下,楚琛把他們的結論都**了,那樣顯得他厲害的同時,也把這些老前輩的臉給打了,這么做,別說這在講究人脈的古玩界了,就算是在職場中,也只能送上四個字「愚不可及」。

而這也是楚琛堅持每一次鑒定,他都第一次經手的根本原因,雖然這么做,容易被當成出頭鳥,不過總比被老前輩們不喜要好的多。

那位藏家把粉彩九桃天球瓶拿到桌上之後,楚琛就開始認真的鑒賞起來。

天球瓶是一種宮廷大型陳設用瓷,它是受西亞文化影響極深的一種瓷器造型,始於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狀若天球,故名天球瓶。清雍正、乾隆兩朝時值盛世,仿古風盛行,而弘歷又極愛珍瓷雅器,因此,天球瓶又開始盛行起來。

眼前這天球瓶,胎體潔白,釉質粉潤如雪,胎釉渾然一體,修胎極為規整。用粉、綠、白、褐等色,以無骨畫法在瓶體上繪出濃淡相間、層次清晰而富立體感的桃樹、月季各一株。桃干茁壯,枝頭結蟠桃9個,果實**,枝葉茂盛。樹旁襯月季,輕盈俏麗。瓶底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粉彩也叫「軟彩」,是釉上彩瓷器的一個品種。所謂釉上彩,就是在燒好的素器釉面上進行彩繪,再入窯經攝氏600度至900度溫度烘烤而成。

粉彩瓷的彩繪方法一般是,先在高溫燒成的白瓷上勾畫出圖案的輪廓,然後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將顏料施於這層玻璃白之上,用干凈筆輕輕地將顏色依深淺濃淡的不同需要洗開,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濃淡明暗之感。

由於砷的乳濁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覺,與各種色彩相融合後,便產生粉化作用,紅彩變成粉紅,綠彩變成淡綠,黃彩變成淺黃,其他顏色也都變成不透明的淺色調,並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來獲得一系列不同深淺濃淡的色調,給人粉潤柔和之感,故稱這種釉上彩為「粉彩」。

粉彩在表現技法上,從平填進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風格上,其布局和筆法,都具有傳統的中國畫的特征。

從乾隆開始粉彩在彩瓷的領域中幾乎完全取代了五彩的地位。這時粉彩的質量雖不如雍正時期那樣的秀麗淡雅,但在裝飾工藝上漸趨繁縟,形制上豐富多樣,,而且造型工藝更是精益求精,不論是高達一米多的大型陳設瓷,還是小至幾厘米的扳指、鼻煙壺,造型都非常規整,很少出現夾扁或歪塌現象。

更值得一提的是,新奇精巧的鏤雕瓷為乾隆時期新創,各式鏤雕瓶包括轉頸瓶、轉心瓶、交泰瓶、套瓶、冠架以及各式轉足碗等,千姿百態,其他時代是無法比擬的。

要說此只天球瓶乍一看上去,給楚琛的感覺就非常不錯,胎質非常的細潤,釉面堅致,細潤如脂似玉,光潔無瑕,而且器物口部及底部也都施松石綠釉。

這種施松石綠釉的特點,乾隆粉彩有一個獨有的特征。松石綠釉非常淺淡光潤,釉面猶如粥皮,由於是一種低溫彩釉,釉面常常帶有細小的紋片。這一特點乾隆時首先出現後,一直延用到晚清。

除此之外,這只天球瓶的粉彩使用的很到位,准確地表現出了所仿之物的色彩和質感,可謂惟妙惟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