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集市(2 / 2)

鑒寶人生 吃仙丹 1570 字 2022-10-04

而且在這里,國內的雕件雖然不多但也不少,足足有三十多個,有些看上去還是精品的樣子,這不禁讓楚琛提起了興趣。

不過嘛,老外的東西也不一定都會是真的,楚琛仔細觀察了其中幾件,發現不是現代工藝品,就是現代制作的贗品,實在是頗為無趣。

不過接下來看到的一個竹雕降龍羅漢,卻讓楚琛的眼睛亮了起來。

此像以竹根為材,只見那羅漢額骨寬隆,秀目微笑。身披禪衣,端坐在蒲團上,右手持珠戲龍。龍盤左膝之上,昂望羅漢,龍的比例既小,神情溫馴,更顯羅漢之佛力神威。

降龍羅漢為十八羅漢之一,意在體現佛法無邊,成為雕刻師經常出現的題材。該羅漢雕件品相完好,構思巧妙,刀法簡潔而又不失柔潤,規格雖小,方寸之間而顯佛陀世界,正是典型的清代羅漢風格。

而且更讓楚琛覺得有意外的是,羅漢像上居然還有施天章篆刻的名號。

施天章是清代著名的竹刻大家,《竹人錄》錄王鳴韶論施天章:「自幼習為之,最工竹根人物,手足之位置,衣服之瀟灑,面目之神理,皆極生動。老則雞皮鶴發,脅肋之骨,結喉露齒,悉可指數;笑語喜慍,若有聲響。」

難怪剛才楚琛覺得此像的風格有些熟悉,原來是施天章雕刻的作品,到真是一件意外之喜。

楚琛一看標價,不過九千英磅,才十三萬五千rmb,這個價格買下來相當於撿了個大漏了。

剛才進門的時候,楚琛就看到小店的牌子上寫著謝絕還價,之前得了吳可的提醒,他也明白了這里的規矩,於是干脆就讓店員把東西包了起來。

撿了一次漏,楚琛的精神馬上就振奮高亢起來,興致勃勃的接著看了下去。雖說接下來的東西不像剛才那樣都是精品,不過還是買下了一個竹雕筆筒,還有一個紅木雕如意,價格也很便宜,相當於撿了兩個小漏。

雖說這兩件東西的品質不是太高,這樣的東西,楚琛自己也不會收藏,但在國內的市場上可是搶手貨,完全可以用來充作他的古玩店的貨品。

最後兩個雕件,分別為牙雕和角雕。

其中牙雕是以象牙雕就,用多層浮雕的技藝雕刻蒼龍教子圖,蒼龍矯健雄壯,時隱時現,龍首威嚴,雕刻細膩,將蒼龍的氣勢磅礴表現的淋漓盡致。此器可謂構思巧妙,刻工精致細膩,紋飾繁密,層次清晰分明,應為一件大成之作。

不過讓楚琛有些嘆息的是,這只牙雕作品是近幾年才完成的現代工藝品。

俗話說,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楚琛管不了別人,不過至少他可以管得了自己,如果是古代的牙雕或者角雕,那他還能夠接受,不過既然是現代的象牙雕件,就算是標價便宜,買回去可以賣一個高價,想想那些被偷獵的大象,他還是敬謝不敏了。

最後一件角雕,是一件清初年間風格的犀角雕荔枝杯。

杯圓雕作樹樁形,敞口,斂腹、底內凹,杯周高浮雕生動扭轉的枝條、翻轉的葉片和飽滿的荔枝果實,表現出荔枝良好旺盛的生長狀態。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枝干的起伏開合、葉片的轉折以及細小枝條的生長狀態,甚至是連到葉柄與枝干交接處微妙的生長結構,都被作者以簡約的刀法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

而且作者在每一顆荔枝都刻上不同的錦地,在簡朴中顯出不平凡,可謂匠心獨運。

縱觀此杯,充滿了自然的情趣,紋飾簡潔精細,刀工犀利而又張弛有度,所散發出來的藝術感染力讓楚琛情不自禁的暗自贊嘆不已。

不過讓楚琛詫異驚喜的是,這只犀角杯居然同樣也有名家的款,而作者正是清代康熙年間著名匠師尤通,要知道,犀角雕染色工藝可就是由他發明的。

據說有一次,尤通的父親從親戚家借來了一件雕刻十分精美的犀角杯,尤通就照著這只杯子,仿制了一件幾乎一模一樣的,但美中不足的是仿制的杯子色澤要淡一點。

於是尤通就想了一個辦法,采來了一些鳳仙花(又名指甲草),搗爛後像染指甲一樣細心的給新犀角杯染上了顏色,結果連他的親戚也分辨不出哪件是原作,哪件是仿制的。

而且尤通以雕刻犀牛角杯為名,還曾征入宮廷,人稱「尤犀杯」。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犀角仙人槎杯,是他的代表作,其巧奪天工的技藝可謂驚艷於宮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