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集 市(六)(2 / 2)

鑒寶人生 吃仙丹 1551 字 2022-10-04

另外,鎏金的金水很厚,呈黃中閃白色,這也符合真品宣德爐的特征,而且在以往的宣德缽體爐之中,都沒看到有這種通體鎏金的,要不是種種特征和異能都給出真品的結論,他實在是難以相信自己的判斷。

可以說,此爐無論從銅質、形制、工藝等方面,都可以看作是宣德缽體爐,乃至宣德爐當中的極品,可謂是國之重器。

楚琛現在心中的激動之情簡直是無以言表,要不是東西還沒到手,他說不定會激動的跳起來。

「老板,你這里的銅爐到是做的都像那么回事,買回去當作工藝品到也不錯!」

「什么工藝品!」攤主一臉不爽的說道:「我這都是開門到代的好東西,好不好?」

剛才攤主說這些香爐是他代賣的,再加上小攤上其它的東西都是文房用品,楚琛就猜想攤主對宣德爐應該並不精通,再加上攤主又說是開門到代的東西,他就知道,估計攤主也不看好這些香爐。

道理很簡單,如果攤主真的認為這些東西都是真品,他怎么可能會隨意放在小攤上,早就拿到拍賣會上拍賣去了。

楚琛似笑非笑的說道:「老板,如果這些香爐都是開門到代的宣德爐,我想你應該不會在這里擺攤了吧?好了好了,咱不玩虛的,這三個小的我出五百英磅一個,另外這兩個,我出六百英磅,還有一個我出八百英磅,一共三千五百英磅,怎么樣?」

「nonono!」攤主連連擺手道:「先生,你出的價實在太低了,這六只銅爐最少一萬英磅!」

聽攤主這么說,楚琛心中不禁一喜,不過他當然不能就這么容易的答應,搖頭道:「我又不是錢多的沒處花,如果數量再多一倍,我還能考慮考慮!」

「你沒騙我?」攤主反問了一句。

楚琛聞言一愣,難道真的有?

「行,只要你拿的出做工像這樣六只銅爐一樣精致的,只要有六個,我就按你說的價格買下來,多了就算八百英磅一個!」

「吶,這可是你說的!」

說著,攤主從後面拿出一個布包,放到楚琛面前,狡黠的說道:「你看看,這些銅爐的做工可都是一樣細致的。」

楚琛打開布包一看,里面確實放的都是銅爐,但個頭都非常小,都是一些小巧的手爐和袖爐。

手爐,就是冬天暖手用的小爐,多為銅制,爐內裝有炭火,故也稱「火籠」,是舊時中國宮廷普通使用的一種取暖用具,相傳起源於隋代。可以籠進袖里的手爐,也被稱為袖爐,同時袖爐也可以用來熏衣。

手爐由於制作工藝精妙雅致,使得這種古時冬日暖手的用具既可實用,又能被人賞玩。

清代著名宮廷畫家陳枚在12幅《月曼清游圖》中,就有兩幅圖畫描繪到了手爐,其中「寒夜探梅」一畫中就有一位嬪妃正懷抱一銅質鍍金手爐踱步前行。

畫卷之上還有御詩一首:「眷信侵尋檻外梅,倚吟秉燭共徘徊,輕寒不進深庭院,女伴攜爐得得來。」

包里的手爐和袖爐一共有八個,外表也像剛才那幾只銅爐一樣,做工精致,但又都被葯水洗的干干凈凈,看起來金光燦燦,象新的一樣。

楚琛一個一個仔細打量過去,發現這些銅爐中間,有五個都是明晚期到清康熙年間宮廷所用,制作的相當精美,而另外三個手爐居然都是胡文明制作的精品,這更是讓他喜出望外。

要知道胡文明可是明晚期著名的銅鎏金工藝家,其按古式制彝鼎尊卣之屬極精,與正統宣德爐之崇尚線條、不重紋飾之風格迥異,時人稱其制品為「胡爐」而且胡文明發誓不傳授外人,因此他制作的銅器價值甚高。

胡文明因喜歡在爐面鏤出山水、法器、吉獸等圖案,而深受藏家的喜愛。

這三件手爐也都是秉承胡文明的一貫風格,不但爐面,連爐身都精雕細琢,而且鎏金完整,品相奇佳,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看完這些銅爐,楚琛內心激動,臉上卻露出了不悅之色,說道:「老板,你這有些不厚道啊,怎么拿這些東西來忽悠我啊!你看看這一個,才巴掌大,這么小能和這幾個銅爐比嗎?」

楚琛手里的是一個雙龍紋手爐,此爐為黃銅材質,銅質細膩精良,爐身為四方體,規整敦厚,不過長度只有七八公分,爐蓋采用透雕技法,雕刻雙龍紋,雙龍上下翻飛,凶猛矯健。爐底部刻有「大清康熙年制」款。

這只手爐形制簡約得體,卻又不失皇家恢宏大氣,做工也是相當的精美,像這樣一只手爐,就算是五千英磅買下來都可以偷笑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