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拍賣會上的國寶(下)(2 / 2)

鑒寶人生 吃仙丹 1557 字 2022-10-04

趙齊瑞欣慰的拍了拍楚琛的肩膀,笑道:「好啦,我只是跟你說一聲。到時由有打頭陣,你還擔心我拍不下嗎?」

楚琛恭維道:「您親自出馬,那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到時不用說,肯定手到擒來!」

「你這小子!」趙齊瑞哈哈一笑。

過了片刻,劉思哲又問道:「趙叔,那些敦煌遺書想必也是珍品吧?」

「是啊,確實都是精品!」說完,趙齊瑞長嘆了一聲,表情有些郁悶。

敦煌遺書是指敦煌所出5至11世紀的古寫本及印本。1900年道士王圓籙在清理敦煌莫高窟第16窟時,發現牆壁後面有一個密室,洞內滿是各種佛教經卷等文物,總數量約5萬余件。其中佛書占敦煌漢文文獻的百分之九十左右。

隨後,1907年英倫人斯坦因來到敦煌,以14塊馬蹄銀騙取走24箱遺書﹑遺畫及5大箱其它文物。1908年,法蘭西漢學家伯希和來到莫高窟,用大量銀子騙取了6000余件寫本和200多件古代佛畫與絲織品。伯希和還在第464窟發現一批元代回鶻文遺書。

1905年,俄人奧布魯切夫,島國人桔瑞超﹑吉川小一郎,1914年俄人鄂登堡,米國人華爾納等人,先後從莫高窟盜買走了大量的經卷。這些文物至今流散至海外的達3.5萬件,約占所有文物的三分之二之多。

直到1909年8月22日,清庭知道了敦煌遺書的價值,學部左丞喬樹楠才命陝甘都督毛實君封存了莫高窟藏經洞。

想到自己國家的珍貴文物,落的如此下場,別說趙齊瑞會覺得郁悶了,在座的其他人也都扼腕嘆息不已。

喬茜忍不住忿忿的說道:「那個王道人實在太壞了,因為他導致損失了這么多文物,虧他還是學道的,也不怕下地獄!」

楚琛搖了搖頭:「其實王道人雖然也算是罪魁禍首,其實在整個事件中,他的責任其實並不大。」

喬茜皺著眉頭說道:「怎么不大?如果不是他的話,那些經書怎么會被那么低的價格給賣給了外國人?」

「你如果知道了這事的前因後果,就知道我為什么這么說了。」

楚琛解釋道:「首先一點,王圓籙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道士,而莫高窟又是佛教聖地,歷來都是佛教徒活動的地方。然而,清庭卻做出如此離譜的事情,居然把一個道士安排在佛窟里。」

王道人到了那里之後,看到神聖寶窟因為無人管護,一片殘破,心里非常的焦急。之後他四處奔波,苦口勸募,省吃儉用,集攢錢財,用於清理洞窟中的積沙,僅第16窟淤沙的清理就花費了近兩年的時間,也因此而發現了敦煌遺書。

遺書發現後,王道士可以說做了他應該做的一切事情,首先是親自給縣令奉送了兩卷藏經洞的經文,結果那位知縣不學無術,只不過把這兩卷經文視作兩張發黃的廢紙而已。

之後,當地又來了一位新知縣,而那位知縣去察看之後,只是留下一句話,讓王道士就地保存,看好藏經洞,並順手揀得幾卷經文帶走就完了。

最後,王道人仍不甘心,於是,他又從藏經洞中挑揀了兩箱經卷,趕著毛驢,風餐露宿,單槍匹馬,冒著危險,行程800多里,找到了時任安肅兵備道的道台廷棟。

這位道台大人瀏覽了一番,最後卻得出一個非常荒唐的結論,經卷上的字不如他的書法好,就此了事!

說到這里,楚琛搖頭嘆息道:「長達7年的時間里,王道人多次求助官方予以重視,而且是逐級上報,但無人過問,你們說他如何不灰心?而且當時他為了對洞窟進行修繕,缺少資金,而且他又不清楚文物的價值,最後因此而把經書賣了,你們說他到底有多少過錯?」

聽了楚琛的述說,大家全都一陣沉默,換位思考,如果他們是王道人,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就一定能夠改變那些文物的命運了嗎?

「我覺得,罪魁禍首其實就是當時的清庭!不但不知道保護文物,而且因為自身的腐朽,導致當時產生了那么多屍位素餐的貪官污吏!」

楚琛憤怒的說道:「當時,清庭得知了遺書的價值,就派人把經書押運回京,而押運官傅某至京城後卻違命不直接向學部復命,而是私下把車隊趕進何震彝私宅。」

「當時,何震彝與岳父李盛鐸,還有劉廷琛、方爾謙等四人翻閱了車上全部的敦煌遺書並貪污盜取走部分珍品。8000余卷敦煌遺書,其中很多都被官員截留貪污,這些經過儒官精選的文物,可都是上等文物!」

聽到這里,趙齊瑞長嘆一聲道:「是啊!我也覺得遺書的損失雖然王道人多少有些責任,但更多的還是因為當時清庭的腐朽造成的。就像這次拍賣會上的那些遺書,其實正是當時被那些貪官污吏截留下來的珍品!你們說諷刺不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