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鑒寶活動(十一)(2 / 2)

鑒寶人生 吃仙丹 1521 字 2022-10-04

「這……這么值錢?!」那人聽到這個令他意外的價格,眼珠子都差點瞪出來,其他人也都一臉羨慕的看著他。

「確實如此!」楚琛肯定的點了點頭,說道:「不過這位先生,還要麻煩您一下,這只碗可否給我們做個參照,您放心,一會就好。」

那人也比較大氣,都沒多想就點頭同意了下來。

此時,關國康開口道:「小楚,這只盤子除了氣泡之外,難道就沒有和真品不同的地方了嗎?」

「是啊,難道那個作偽者難道已經能夠仿制出蘇勃泥青了嗎?」俞仁朋也馬上問道。

「哪有那么容易!」楚琛笑著搖了搖頭:「各位老師應該也知道,蘇勃泥青形成的「鐵銹斑」是紋飾中青料濃重處鐵離子大量聚集並經二次氧化所形成的,有其特殊的分布規律。仿品在化學青料中添加了較多的鐵元素,燒成後也會出現「鐵銹斑」,也會有閃閃「錫光」。」

「但仿的畢竟是仿的,這樣制作的「鐵銹斑」分布的肯定不會那么規律,如果的太過,「鐵銹斑」的密度和濃度就大大過了蘇麻離青料成分中鐵的含量,像這只盤子上的「鐵銹斑」就比真品要密集一些,不過作偽者的本事也比較高,這種現象要仔細觀察才能看得出來。」

「除了「鐵銹斑」之外,因為蘇勃泥青的比重較大,在燒制中若窯溫正常就不會向釉面擴散,而是在釉汁底層生暈散。這使得側看釉面會現所有青料紋飾部分有下凹現象,只是青料極淡處不太明顯。但這只盤子上卻並不明顯,這也是有別於真品的地方……」

楚琛侃侃而談,其他人也馬上一字不差的把楚琛所講的內容記下來,這可是經驗之談,也許他們花了很長時間,都不一定能夠了解,而這幾句話的經驗,說不定就讓他們避免了損失。

「要是我以前就了解了這些,那該多好!」牛先生暗自一嘆道。

俞仁朋指著另外一只梅瓶說道:「小楚,那這只梅瓶呢?我剛才可是看過,無論是釉內氣泡的特征,還是剛才的你說的「鐵銹斑」和下凹現象,可都和真品一模一樣啊!」

「這一點,正是我佩服那位作偽者的地方,不過假的真不了,這蘇勃泥青的表現,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仿制的出的。」

楚琛說道:「就說「鐵銹斑」,如果咱們仔細觀察的話,也可以現一些和真品的不同之處,不過因為差別比較小,這點我就不多說了。我要說的是蘇勃泥青特有的串珠狀縮聚現象。」

「這種色料的串珠狀縮聚現象,不但在用濃重青料大片塗抹人物衣飾等部分時會出現,有時在用濃料勾畫回紋等細線時也會出現。顯然作偽者也現了這種現象,並刻意的進行了模仿,但模仿的很不自然。」

說到這里,楚琛拿起了那只真品,說道:「串珠狀縮聚現象的成因是粗顆粒不溶於釉中,而留下的原金屬氧化物。你們看這只碗上,這幾處串珠狀縮聚現象,它們是順著運筆方向、呈點狀分布的的。這符合研磨不細的小顆粒被工匠的畫筆帶著,順著運筆的方向留下分布痕跡的這種特征。」

說到這里,楚琛又拿起了那只青花盤:「不過在這只青花盤上,卻不一樣了,你們有沒有現這幾處地方,它們是呈莖脈狀分布的?也就是會與運筆方向交叉甚至垂直。」

「這是因為,咱們現在的色料非常精細,顆粒分布均勻,高溫下溶於釉中,而這些深顏色是鐵離子還在原過程中吸收氧氣而形成的氧化鐵,因此可以不順著運筆的方向分布,也就是為什么會出現如莖脈狀,和運筆方向交叉甚至垂直分布的原因。」

「另外,前段時間我不是辦了個窯廠嘛,所以也研究了一下這方面的資料。我覺得之所以出現如同莖脈狀的表現,有可能和現在咱們所使用的氣窯有關。」

楚琛說道:「咱們知道,只有溫度足夠和時間足夠的條件下,才能保證青料中三氧化二鐵的充分氧化,才能使釉面熔融的更加完全。但咱們現在的氣窯只要十個小時,時間雖然縮短了,但青料與釉相融的過程中肯定會留下倉促的痕跡,而這如同莖脈狀的表現,應該就是因此而產生的痕跡。」

說到這里,楚琛才拿起那只梅瓶:「剛才這只青花盤我覺得應該是作偽者的一件試驗品,所以才會出現一些地方會有莖脈狀的表現,而這只梅瓶卻沒有那樣的表現,我覺得應該是作偽者使用了助溶劑。」

「但是這樣一來,又出現了一個問題,使用了助溶劑,會使得燒造時間不充分,雖說那位作偽者采用了補救措施,但還是使得青花色出現層次不分明的現象,如果單獨看或許不容易看的出來,但有真品一對比,就非常的明顯了。」

說著,楚琛就把那只梅瓶放到了真品旁邊,這么一對比,只要不是眼睛有問題,都能現兩者的不同之處。

過了一分多鍾後,也不知道是誰先鼓的掌,緊接著,現場其他人也都為楚琛鼓起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