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春節鑒寶節目(續四)(2 / 2)

鑒寶人生 吃仙丹 1540 字 2022-10-04

方斗杯,是一種流行於明代嘉靖時期的杯式,因形似方斗而得名。楚琛面前的這只方斗用紅彩作地,四面繪嬰戲圖,畫意朴實灑脫,嘉靖本朝官窯名品。底落「大明嘉靖年制」青花款,品相全美,比較少見。

趁著楚琛鑒定的時候,王先功就笑著問道:「牛先生,您風才說,您非常相信您朋友的判斷?」

「是的!」持寶人點頭道:「我朋友已經玩了十幾年的古玩了,大家都說他的眼力好,我以前也讓他買過藏品,從來都沒錯過,所以我很相信他。」

「古玩這行可沒一定的說法,專家還有打眼的時候呢!」

王先功笑著說道:「就說你只方斗杯吧,怎么看起來一點都不規整,既然是官窯制作的,應該不會這么馬虎吧?」

「這……」持寶人聽到這里,頓時緊張起來,額頭上也開始冒出了冷汗。

「哎喲,不會真的是件贗品吧?」

鄒影回頭問持寶人道:「牛先生,您現在緊不緊張?」

「有點緊張!」持寶人搓著手,點了點頭。

「不光是你,我也緊張!」

鄒影說道:「至於這只方斗杯到底是不是正品,咱們還是聽聽楚老師的意見吧!」

楚琛笑著說道:「古時有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只為博紅顏一笑,你現在是八萬買古玩,只為親眼見到鄒影一眼……」

「哈哈……」大家笑了起來。

「言歸正傳,剛才王老師的問題很好,為什么這只方斗杯看起來器型不規整呢?」

楚琛笑著解釋道:「這其實是有工藝上的原因而引起的。在古時制作方形器,不像圓器那樣能利用陶車的旋轉,直接拉坯而成,因為工藝比較特殊,需要將坯泥制成片狀粘接而成。由於工藝復雜,技術局限,嘉靖時期方斗杯多不規整。」

「直到清康熙時期,出現一種提梁式方斗杯。杯內有一橫梁,將兩側內壁連接起來,由此加強了方斗杯在燒制過程中的強度,才使器形十分規整。因此,如果這只嘉靖時期的方斗杯看上去器型十分規整,反而是件贗品。」

聽了楚琛的講解,持寶人當即就大松了一口氣。

楚琛接著說道:「明代到嘉靖朝後,一般分期劃為晚期。自嘉靖之後,在瓷器燒造上已是一朝不如一朝,而且嘉靖朝的器物許多制作的也比較粗糙,不及前朝,但瓷器制作水平卻取得了不小成就。」

「就比如說明代嘉靖朝的彩瓷,就以其古朴渾厚的造型,鮮艷熱烈的色彩為世人所贊譽,就比如這紅地綠彩就是嘉靖時期頗具特色的品類。這只方斗杯全器以紅綠二彩繪就而成,紅綠二彩,施彩厚重,色彩濃艷,其設色簡單而對比鮮明,藝術效果極見奔放之動感,此為嘉靖一朝彩料之特色。」

「另外,這個時期的嬰戲圖中,小孩中的多數短軀頭大,而且頭後腦勺畫得特別大,顯得小孩天真可愛,似乎畫匠是把全部愛心都繪在了瓷器上,而這只方斗杯上的小孩子也是如此特征。還有……」

「綜上所述,這只紅地綠彩嬰戲方斗杯確實是一件嘉靖時期的真品!」

「耶!」聽說自己的東西是真品,持寶人情不自禁的歡呼起來。

鄒影笑著說道:「東西雖然是真的,不過你先別高興的太早,咱們還是來聽聽楚老師給出的價格吧!」

楚琛先是和其他專家商量了一下,隨後笑著說道:「這只方斗杯還是挺不錯的,經過我們專家集體的合議,給它一個價格,七萬塊!」

「啊!那不是買虧了嗎?」鄒影驚訝道。

路昌順笑著說道:「這不能說是買虧了,他是為了來見鄒影,花了一萬塊錢,請問你覺得虧了嗎?」

「沒有,沒有,我一點都不覺得虧!」持寶人連連擺手道。

「你覺得值就好!」路昌順笑道。

其實說起來,這位持寶人還真沒虧多少,要知道,既然是真品,那一會還會有各位專家親筆簽名的鑒定證書給他,這本證書的附帶價值,在某些人眼中可不止一萬塊錢,所以說,這位持寶人有可能不但沒虧,還賺了。

接下來鑒定的東西有真有假,假到丟到馬路邊都沒有人撿的玩意,而真的東西之中,也有博物館都沒有收藏到了珍品,而且其價值可謂連城,這讓楚琛不禁感嘆,民間多寶物。

這次前來的持寶人,原本不到三十位,不過後來不知道怎么回事,又加進來幾位關系戶,而且因為是徐導的上級加進來的,他一時也回絕不了,考慮到節目的拍攝,他只能硬著頭皮去征求楚琛的同意。

楚琛本來是不想搭理的,不過想到徐導對他比較客氣,再加上加進來的只有四位,他就同意了下來。於是本來三點就能結束的拍攝,一直到了下午將近四點的時候才算完成。這樣明天和後天上午再拍攝一下,基本上就可以完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