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原來是黑定(2 / 2)

鑒寶人生 吃仙丹 1531 字 2022-10-04

杜生清說道:「定窯瓷器采用的是覆燒工藝,所以都有芒口,但這只茶盞卻沒有芒口,怎么可能是定窯燒制的?」

關國康聞言嗤之以鼻的說道:「你啊,真是孤陋寡聞,這不但是定窯燒制的,而且還是貢瓷!」

「我孤陋寡聞?」

杜生清不服氣的說道:「我又不是沒看過書,有些文獻中就有記載,說一開始的時候,北宋宮廷之所以不用定瓷,就是因為有芒的原故。但是後來,在芒口上鑲嵌了金銀,看起來就有了檔次,所以宮廷才接納了定窯。你這連芒口都沒……」

說到這里,杜生清突然停了下來,又皺起了眉頭。

關國康哈哈一笑道:「怎么樣,說不下去了吧,這沒有芒口當然可以做為貢瓷了。」

「可是,定窯怎么可能會沒芒口?」杜生清還是不服氣。

關國康笑道:「那是你看書不仔細,定窯芒口瓷器創燒於北宋中期,在燒制芒口定窯瓷之前,宮廷除了使用官用型影青瓷外,還使用了采用匣缽裝燒工藝燒制的沒有芒口的定窯瓷器。」

「這些非芒口定窯貢瓷,由於生產量底,成本較高,燒制時間不長,當時燒制的數量就比較少,至今已近千年,完整器存世量十分稀罕。而像這樣的矅變黑定那就更少了,我估計很可能,完整器就只剩下這么一件了。」

「後來,定窯瓷器采用覆燒工藝,因為有芒口的關系,所以皇官不接納,南宋文獻《坦齋筆衡》記載:「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所以才會在芒口上鑲嵌了金銀……

「是啊!」楚琛點頭道:「我還有一只定窯大盤,在芒口部位還留有鑲嵌的痕跡,不過那只大盤雖然品質出色,但胎釉和這只茶盞比起來,還是相差了許多。」

「這是當然了。」

關國康說道:「北宋定窯貢瓷的造型端庄,胎體比較輕薄,胎骨潔白,非常細膩,結構緊密,非常近似於極其細膩的淀粉,因此,胎骨不存在縫隙現象,胎體表面也不存在刷絲痕;施釉均勻,手感滑潤,很難見到「淚痕」,釉色都是比較均勻的。這比後來的定瓷強出了不少,更別說那些民窯定瓷了。」

杜生清搖了搖頭:「老關,你既然這么說,那我就不明白了,既然你說工藝這么高,那這只茶盞怎么看起都不規整?」

關國康沒好氣的說道:「你這家伙就喜歡跟我抬扛,難道剛才沒聽我說嗎?定窯貢瓷是在匣缽內采用仰燒方法,而且瓷土是一元配方,所以圓器不太正圓,口徑不一致,這是非芒口定窯貢瓷的特征,到了你的嘴里居然成了次品了!」

杜生清訕訕一笑,連忙轉移了話題,問楚琛道:「小楚啊,剛才聽說這只茶盞是你撿漏得來了,不知道你花了多少錢啊?」

楚琛笑著搖了搖頭,正待開口的時候,杜生清卻理解錯了意思,訝然道:「不是你撿漏得來的?」

關國康也有些愕然道:「不可能吧,如果不是撿漏來的,剛才那小伙子怎么反應這么大?再說小攤上的東西,你也不可能花個幾百上千萬的把東西買下來吧?」

此時楚雨蘭掩嘴直笑,她剛才把事情告訴關國康的時候,最後只是簡單的提了一下,並沒有談及價錢。

楚琛笑著說道:「我的意思是,這只茶盞沒花錢,只是買陶馬時的搭頭。」

「什么?!搭頭!」現場幾個人都震驚的大叫了起來。

過了半響,關國康搖了搖頭:「難怪剛才那個小伙子會有那么大的反應!」

「老關,到底怎么回事?」

杜生清的臉上盡是好奇之色,等到楚琛把前因後果說了一遍之後,他嗤笑道:

「真是自作自受,老話說的好,寶貝都是有德者居之,像他那樣的人,寶貝會跟著他才怪!」

大家全都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此時,杜荔玉開口道:「關叔,我也一直注意拍賣市場,定窯的器物好像都不是太貴吧,您剛才怎么說,要幾百上千萬,難道這只黑定茶盞,真的有這么值錢?」

還沒等關國康開口,杜生清就斥道:「總是提錢,真是俗不可耐,這樣的稀世珍寶,根本無法用金錢來衡量,有些時候,就算你有錢,你也買不到。」

杜荔玉訕訕一笑,心里卻並不以為然,她覺得世界上並沒有花錢買不到的東西,只是錢多錢少而已。

杜生清看了女兒一眼,就知道她想的什么,搖頭一嘆道:「你心里怎么想我也知道,不過有些東西還真不是金錢就能夠買得到的,就比如在島國博物館收藏的矅變天目盞,按市場價值算的話,也不過幾千上億,但是你拿這么多錢去買,你覺得會買的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