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有爭議的青銅鼎(2 / 2)

鑒寶人生 吃仙丹 1535 字 2022-10-04

「這只青銅鼎是我在八一年去蘇市旅游時,經過一家廢品收購站偶然看到的,當時那收購站的老板,正准備把這只鼎砸了,要不是當時我發現不對,及時大叫了一聲,這只青銅鼎肯定已經被那老板砸壞了,後來我就花了點錢,把它買下來,一直精心保存到了現在。」

等杜生清把話說完,關國康就開口道:「我說老杜,你既然想給這東西找個好歸宿,干脆就把它捐給博物館得了!」

「我才不會捐!」杜生清老大不樂意,說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給我老家的博物館捐過東西,結果呢,等我幾年後再去的時候,東西居然都銹的不成樣子了,打那以後,我就發誓再也不捐東西給博物館!」

「那完全是你自己的問題!」關國康笑道:「好好的市里不捐,偏偏要捐給下面,他們那里平常連經費都沒幾個,哪來什么錢保養你的東西?」

「反正這只青銅鼎我是不可能會捐出去的!」

杜生清又搖了搖頭,隨後說道:「好了,咱們還是別說這事了,老關你看看東西的真偽吧!」

關國康攤了攤手:「我是不想看了,又不是頭一次看,我跟你說,你這只青銅鼎我還真不能確定一定是真品!」

杜生清無奈的說道:「我說你干嘛老是抓著銘文不放呢,除此之外,你看看這只青銅鼎其他方面有什么問題?」

聽兩人這么說,楚琛心中有些好奇,難道這只青銅鼎的真偽是有爭議的?

關國康看到楚琛的表情,就說道:「這事今天我說了不算,咱們吶,還是先聽聽小楚的意見再說。小楚,你先看看這只鼎上的銘文,看看有沒有什么問題。」

楚琛點了點頭,隨後戴上手套,找到銘文的位置仔細觀察起來。

眼前這只青銅鼎,從皮殼的表現來看,應該是件熟坑器,也就是出土之後已經傳世多年的青銅器,從鼎的器型來看,應該是商晚期的風格。

此鼎侈口方唇,口沿上一對立耳,深圓腹,下承三圓柱足。鼎腹部出六扉棱,口沿下飾六對鳥啄龍紋。龍紋下飾三組大饕餮獸面紋,獸目圓瞪,眉角明顯。饕餮紋中間與之間以扉棱間斷,布局嚴謹。

另外在鼎腹部的位置,還有 「衛父作寶鼎」 五個銘文。

銅器上的銘文也稱金文、鍾鼎文等,即古青銅器上的文字。

各個時期銘文內容、字體風格、鑄刻技術以及行列分布等因不同的社會環境而不同,因此,判斷偽字也就顯得特別重要,它不僅可以作為物判斷該器的真偽的方法之一,而且也是判斷銘文內容真偽的一個手段。

商到春秋的銘文一般是鑄成的,內容多記載奴隸主貴族的祭祀、訓誥、征伐功勛、賞賜、盟誓契約等,最簡單的以一二字標出奴隸主或其氏族名稱。

商代銅器銘文始鑄於中期,內容比較簡單,如象形文字或族徽。銘文最長者不過五十個字,字體近似甲骨文,而且無論是古文字學家容庚先生所劃分的雄壯派和秀麗派,兩派的筆畫首尾都略顯纖銳出鋒。

眼前這只青銅鼎的問題就出在這里,它雖然是鑄成的,但首尾看上去卻略顯圓潤,這就有問題了。

如果這些銘文不是鑄成的,那還可以說是後加上去的,對這只鼎雖然有影響,但以這只鼎的表現來看,就算沒有字,也是件非常難得的器物。

但銘文因為是鑄成的,那么推斷整只鼎都很可能有問題。

看到楚琛皺起了眉頭,關國康就問道:「小楚,看出什么問題了嗎?」

「這銘文的寫法也有問題啊!」楚琛回道。

杜生清連忙說道:「我承認,這只鼎的銘文看上去確實和其他商晚期的銘文不太一樣,但你看看其它呢,紋飾、布局等等,哪個和商晚期的青銅器不一樣?咱們總不可能光以銘文就來斷定一件青銅器的真偽吧?」

楚琛點了點頭,這話到是有一定的道理,但話說回來,既然銘文的寫法有些問題,那么這只鼎很可能就是仿品了,接下來也只要再找到其他一處不對的地方,那基本就可以斷定這東西就是件仿品。

於是他說道:「杜老,還容我先看看。」

「行,你看吧……」

青銅器辨偽有句諺語,這句是:先看型,後看花,拿到手里看底下,緊睜眼,慢開口,銘文要細查,銹斑、地子是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