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一真兩假(上)(2 / 2)

鑒寶人生 吃仙丹 1532 字 2022-10-04

馬老財聽楚琛這么說,心里頓時就有些急了,道理也很簡單,他雖然先前說話耍了花樣,但東西可都是他用錢實打實買下來的,現在楚琛說的雖然委婉,但意思已經在那了,兩件價值最貴的東西都是贗品。

馬小強比馬老財還要心急,他當即就質問楚琛道:「這么好的東西,怎么可能是贗品,你看錯了吧!」

「小漁,別不懂禮貌!」

馬老財瞪了馬小強一眼,馬小強本來還想頂兩句,不過看到明麻子殺人一般的眼神,氣勢頓時就降下來了。

隨後,馬老財轉過頭微笑著問道:「楚少,您能不能跟我說說,您不對眼的原因啊?」

「行,咱們先來說說這件雙鶴擺件。」

楚琛笑著點了點頭,隨後拿起了盒子中的玉器。

此器白玉質地,看上去好像溫潤細膩,采用圓雕雙鶴,一鶴口銜靈芝,回曲頸體呈伏卧狀,另一鶴口銜連枝壽桃,一足直立,另一足抬起,似欲行走,動感十足。

「馬老先生,這件擺件呢,確實是明代中期的風格,而且以雕刻的水平來說,也確實挺不錯的,不過破綻也非常的明顯。」

楚琛解釋道:「一般來說,古人在做玉的時候,玉是根本不需要像咱們現代這樣去用手把玩的,什么越玩越亮,根本不需要。這是因為一個玉工在雕刻玉器的時候,他自己就會長時間的把玩審視這塊玉,在這個過程中玉的溫潤已經出來了,所以不需要後人再去把玩。」

「而且看玉一定要看雕工,老玉的雕工,每一條線都是一通到底的,絕不會出現斷線,因為玉工是一下一下雕刻的。您之前可能也沒有仔細看,您的這件擺件上,雙鶴身上羽毛的線有幾根都是斷的,這個在我們作假玉的行當里叫氣口。」

「原因是因為,這玉是用現代化的機器雕刻的,在雕刻的過程之中,工匠一喘氣,結果玉在砂輪上一抖,形成這樣的『氣口』。一般人沒有經驗是看不出來。而在古老玉器用的陀子工,或者手工的做法上,是絕對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

說起來,古人在制玉上是非常嚴謹的,往往一件精美的玉器要花很少的時間才能完成,古代的工匠不會馬馬虎虎的隨意加工。就說漢代那種谷釘紋的玉壁,上面的谷釘的排列都是非常規矩的,

按照正規的作法,空間應該是工匠事先算好的,玉璧直徑是多少,可以做多少顆,這些在做之前都要做到心里有數,絕不可能出現谷釘是半顆的現象。

如果看到一塊玉壁上的谷釘紋有半顆,那么一定是後人在制作過程中算計不足,造成的失誤,也就是說,那塊玉壁不是贗品也是仿品。

聽了楚琛的解釋,馬老財連忙把東西拿到手上,仔細一看,現兩只鶴上的羽毛,確實都有少量的「氣口」現象,這讓他既心痛,又懊惱,一個勁的埋怨自己,當初自己在這方面怎么就沒多注意一下呢?

不光是馬老財,馬小強也同樣很心痛,他喃喃自語道:「這么好的玉器,怎么可能是贗品呢?會不會是當初制作的時候,工匠沒注意造成的?」

楚琛微微一笑道:「這塊玉質地還是不錯的,在明代的時候,也是比較珍貴的東西了,因此你說的這種情況,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另外,除了『氣口』之外,這件玉器的包漿,應該是用以麩皮等特殊物質進行長期盤磨所形成的。」

馬小強直接就否定道:「你這么說有些不對了吧,這件玉器的包漿明明很柔和、自然,根本不可能是用麩皮磨的。」

「對,這件玉器表面的大部分包漿確實如此,但你看看這里呢!」說著,楚琛指著玉器上幾處不起眼的位置。

馬老財父子倆一看頓時傻了眼,因為那里的包漿確實過於光亮、輕浮,有經驗的人一看就知道不是自然形成的。

「怎么會這樣!」馬小強驚叫道。

「我覺得很正常吧。」楚琛說道:「這件玉擺伯應該是以前的主人沒有看出這是贗品,或者看出了贗品也很喜歡,所以就自己盤了一段時間。不過,咱們盤玉總是有死角的,特別是這件玉器的高度將近有十一公分,這些留下來的地方,應該就是原主人沒有盤到的地方。」

又有「氣口」,玉器的包漿又不對,父子倆心里面再怎么不相信,也知道這件玉器確實是贗品了,好在這塊玉的質地不錯,雕工也好,而且又不是每個人的眼力都有眼前這個年輕人這么厲害,今後還是很有可能可以賣給別人的。

父子倆怎么想,楚琛不知道,反正對他來說,就算這件玉器的玉質確實不錯,但除非雕工能夠達到大師級別,不然他肯定是不會買的。這樣的東西與其買,他還不如自己雕一件。

過了半響,馬老財才回過神來,苦笑著問楚琛道:「楚少,那這座唐三彩胡人騎駱駝俑呢?」

唐三彩的知名度和珍有度也就不用多說了,其種類有陶馬、陶俑還有陶駱駝,造型一般都非常講究。特別是其中的駱駝,在漢唐以來,尤其是唐代的墓葬里面是經常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