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續三)(2 / 2)

鑒寶人生 吃仙丹 1544 字 2022-10-04

楚琛笑罵道:「你這家伙,我是看你要當父親了,體量一下你,讓你去多陪陪你家曉萍,你到還不樂意了?」

「這本來就是我的本職工作嘛,曉萍也支持我的!」胡勇振振有詞道。

楚琛笑道:「得!看來你就是想讓我當個萬惡的地主啊!那今後我也只能成全你了!反正你也要去金陵,周六就跟我一塊去吧!」

胡勇之所以要去金陵,也是因為他給楚琛找的保鏢就在離金陵不遠的小鎮上,算是順路。

大家哈哈一笑,胡勇也笑著應道:「好咧!」

笑過之後,楚琛就問吳叔道:「爸,您覺得怎么樣?」

吳叔笑著擺了擺手:「一路上我都是趟著的,雖然有點累,不過看看你們鑒定還是沒問題的。」

「那咱們就去我師傅那邊吧!」楚琛說道。

「好,走吧……」

三人來到劉老那邊,意外現,劉老這邊還有客人在,其中一人楚琛還認識,正是之前在京城古玩協會組織的交流會上,遇到的那位專精字畫的區老(第三百一十七章)。

另外,區老身旁還有一位將近五十歲的中年男子,此人身上有一股子書卷氣,衣服穿著的非常得體,楚琛的第一印象,就覺得此人應該不是大學的講師,就是教授。

打過招呼後,劉老就簡單的為雙方做了下介紹,果然和楚琛想的一樣,那位中年男子姓鄭,正是京城大學歷史系的副教授。

劉老笑著說道:「阿琛,你來的正好,來看看這幅趙孟頫的書法作品。」

聽見這話,楚琛三人就不由微微一愣,他們過來就是准備讓劉老鑒定趙孟頫的書法作品的,沒想到區老兩人的目的居然和他們一樣。

劉老看到三人有些驚訝的神色,就問道:「怎么,有什么問題嗎?」

楚琛笑著搖了搖頭:「沒什么,那我先看看……」

說完,他就戴上手套,走上了前。等他看到作品的全貌,才知道眼前的這幅作品同樣也是手卷,不過不同於他的那幅《洛神賦》,為行書作品,內容則為《太上無極混元一氣度人妙經》。

而且還有一點不同的是,這幅作品上的收藏印不少,楚琛細數一下,足有十四枚之多。不過收藏印雖然多,但仔細一看才現,這些藏家基本都是明清時期,名不見經傳的小收藏家,而且有些還是父子關系。

在鑒定書畫碑版藝術的真偽要素中,收藏印的作用頗大。鈴收藏印最著名的要數清代乾隆皇帝了,眾多晉唐宋元巨跡、宋拓孤本,都常鈴有「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鑒賞」、「宜子孫」等印章,昭示了這批書畫曾被帝王收藏的歷史。

明清至民國也有不少高水平的鑒定家,由他們鈴蓋收藏章的書畫,其可靠性就較大。如明代項子京的「天簌閣」,董其昌的「玄賞齋」、清代梁清標的「蕉林」、安岐的「儀周珍藏」、高士奇的「江村」,民國慶元躋的「虛齋珍賞」都為收藏界所重視的。

但是,收藏印只是作為一個參考的依據,有收藏印並不代表那幅作品就是真跡,特別還是一些小家的收藏印,對書畫鑒定的作用就沒那么大了。道理也簡單,本身這人的眼力就不怎么樣,鑒定出來的結果又能有多大的可信度?

再看字跡,雖說行書和楷書是兩種字體,但既然都是趙孟頫寫的,那雙方的風格應該是相通的,但是看過那幅《洛神賦》之後,再眼前這幅書法作品,楚琛就覺得,兩者雖然相似,但最多是形似,在內在精神方面,相差實在太遠。……

心里有了數,楚琛就抬起了頭來,區老連忙問道:「小楚,這幅作品怎么樣?」

楚琛回答之前先是看了劉老一眼,對方笑著說道:「沒關系,你盡管說好了!」

楚琛點了點頭,開口說道:「諸位前輩,那我就直說了,我認為,這幅作品雖好,但還達不到趙孟頫的高度!」

鄭教授到是沒有因為楚琛年輕而另眼相看,他皺著眉頭說道:「我也知道,這幅作品和趙孟頫後期的風格相差太大,但是從落款來看,至元二十八年,這時趙孟頫才三十七歲,正是他書法生涯的早期。」

「而趙孟頫早期和晚期的風格相差很大,早期的作品被認成是贗品,也有不少,就像那幅趙孟頫的二體《千字文書》,爭議就比較大。我的這幅作品,我覺得應該是不能以趙孟頫後期的書法風格為判斷依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