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黃玉螃蟹(下)(2 / 2)

鑒寶人生 吃仙丹 1556 字 2022-10-04

這讓益宏國大敢興趣之余,連忙催促道:「走走走!咱們快去把上面的東西洗掉了再說……」

接下來,大家來到楚琛的房間,隨後楚琛就把剛才買到的瓶瓶罐罐拿了出來,用工具按一定的比例,配好了一杯半透明看上去有些綠色的液體,再把那只玉螃蟹投了進去。

楚琛脫下手套,笑著說道:「好了,咱們只要再等上兩個小時就可以了。」

「還要兩個小時啊!」董胖子聽到說要過兩個小時,顯得有些等不及。

劉思哲見此笑道:「你這胖子急什么急?這可是價值幾百萬的東西,萬一葯水配的太濃了,把東西損壞了怎么辦?難不成你來賠?」

董胖子聞言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腦袋。

趙齊瑞笑著說道:「好了,反正咱們也沒什么事,就等等唄……」

因為有著眼前這件玉器,還有明天翡翠公盤這兩個話題,一群老少組合,到沒覺得有什么談不來的,這樣說說笑笑,兩個小時的時間,轉瞬即逝了。

楚琛先倒了盆清水,隨後用鑷子把已經顯得很渾濁的葯水中的玉器撈了出來,又投進了清水之中。

剎那間,大家就把目光投入了清水之中,只見一抹仿佛如花蕊一樣細嫩般的甘黃純美的色澤,把這盆清水映澈出了別樣的景致。

而作為主人公的那只螃蟹,更是肥得流油,此蟹雙目圓鼓,八腳微立,兩只大螯向上微舉,那耀武揚威的神情,顯得是那么的惟妙惟肖,而黃玉的材質,又讓它顯得十分的俏皮可愛。

這讓楚琛一眼見了,心中都不由產生一種愛不釋手的感覺。

「這是比羊脂白玉更為稀少的極品雞油黃啊!」過了半響,益宏國就不由自主的感嘆道。

董胖子聞言,就用手肘頂了頂旁邊的劉思哲,輕聲問道:「怎么是雞油黃,剛才你不是說是什么黃侔蒸栗嗎?」

劉思哲笑道:「胖子你應該多看點書了,在咱們古代,是不用雞油這樣的字詞,用的是『蒸栗』。魏帝曹丕有《與鍾大理書》說:『竊見玉書稱美玉,白如截肪,黑譬純漆,赤擬雞冠,黃侔蒸栗。』,所以,我說的意思和益叔說的意思是一樣的。」

此時,楚琛把玉器從清水中撈了出來,又把它仔細的擦了干凈,看到手中這只惟妙惟肖的螃蟹,再加上那絕妙的玉質,心中又是贊嘆連連。

「讓我看看……」

趙齊瑞把螃蟹拿到手中,仔細的鑒賞了一番,不禁感嘆道:「形象靈動,碾琢細膩,完全體現出了陸子岡形制仿漢,取法於宋的風格,頗具古意,而且還有他那空、飄、細的藝術特色,我覺得確實是陸子岡的真跡!」

這里說的空,就是虛實相襯,疏密得宜,使人不覺繁瑣,而有空靈之感。飄,就是造坐生動,線條流暢,使人不覺呆滯而有飄逸之感。細,就是琢磨工細,設計精巧,使人不覺粗擴而有巧奪天工之感。

就好像陸子岡雕刻的玉器中,最為著名的水如仙簪,玲成奇巧,花托下莖枝細如毫發而不斷,顫巍巍地顯現出花之嬌態,真教人難以設想這是用玉石雕成的。

而眼前這只螃蟹,顯然也是如此,別說遠看,就算是近距離,如果不注意的話,也不會以為這只螃蟹會是用玉雕刻出來的,這無不體現出制作者巧奪天工的雕刻技藝。

明代的手工業管理非常嚴格,有著森嚴的等級劃分,即使是在「巨匠制度」已遭廢黜的明末仍有遺風相襲。從這只螃蟹的雕工,就可以知道,為何在那種社會背景下,從事卑微琢玉的工匠陸子岡,還能夠被文人雅士視為上賓。

接下來,大家輪流上手鑒賞,無不被這只玉螃蟹的極致雕工,和那玉色純凈,瑩潤如脂,黃侔蒸栗的玉質,所震撼。

「哎!」

大家紛紛對陸子岡那巧奪天工的技藝,發表自己的看法,講到最後,益宏國就長嘆了一口氣。

見此情形,趙齊瑞就笑著說道:「我說蟈蟈,你小子唉聲嘆氣的干什么呢?」

益宏國攤了攤手道:「還能有什么事情,眼饞我師弟的這只螃蟹唄,你還好,就住在京城,想什么時候去看,就什么時候去看,我住滬市,專門為看這只玉螃蟹坐飛機去京城,不知道的,還以為我腦子壞掉了!」

「照你這么說,那我不是比你更慘?」萬俟俊笑著說道。

趙齊瑞聞言哈哈大笑道:「那你們沒事就來京城玩唄,或者干脆把你們在京城開家分店,反正京城人口這么多,你們也不用怕沒生意,到時不就有理由過來了嘛!」

益宏國笑著說道:「這事到也不是不可以,不過我怎么感覺,為了看一只螃蟹就開一家店的作法,有些傻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