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沃倫的小算盤(2 / 2)

鑒寶人生 吃仙丹 1529 字 2022-10-04

見此情形,楚琛心里覺得有些好笑,都這么鄭重其事的放在保險箱里了,沃倫怎么可能不知道東西的價值。

或許有朋友說,就憑沃倫那水平怎么可能知道東西的真假?但諸位可別忘了,這幾天沃倫應該是把大前天楚琛幫忙鑒定的東西,找別人又鑒定了一下,楚琛可不相信,剩下的東西他會不沒有一起鑒定。

既然沃倫鑒定了,卻沒有當時就賣掉,一來可能已經提前約好了楚琛,賣掉的話,不太好和楚琛解釋,另外一個楚琛覺得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沃倫覺得他給的價錢高,當然肯定會把東西賣給他了。

不過沃倫如果以為他所有的東西,楚琛都會按市場價買,就大錯特錯了。

如果是像那只官窯瓷葫蘆瓶那類的東西,楚琛到是願意以他給出的市場價收購,畢竟這樣的古玩比較珍貴,有很高的收藏和研究價值,就算市場價買下來,他也不會吃虧。

但如果是一些比較平常普通的東西,楚琛肯定會壓下價格,畢竟他又不是慈善家,人情雖然也要講,但總不見得讓他一直做些損己利人的事情吧?

趁沃倫拿東西的期間,楚琛則環顧了了下四周,只見書房內的擺設比較簡明,一面是書架,上面放著一些管理和古玩方面的書籍,不過楚琛在這些書籍之中,還看到有一本書的書名居然叫做xx天教你學會古玩鑒定。

看到這個書名,楚琛覺得有些好笑,如果說xx天教你學會打字,那么還有可能,但古玩鑒定這一行,除了他這種擁有異能的,其余人哪個不是用一輩子的時間用來研究?

所以說,從書名上來看,楚琛就覺得書里的內容有些不靠譜,靠這樣的書學習古玩鑒定,估計不誤入歧途都很難。

書櫃的對面則放著一個博古櫃,上面擺放著一些瓷器或者玉擺件之類的古玩,因為楚琛平時習慣不用異能,所以也不知道這些東西是真是假。

正當楚琛准備走過去鑒賞時,卻看到沃倫拿著十來本線裝書籍走了過來。

把書籍都放到了房間內的辦公桌上,沃倫就面帶笑容的說道:「楚,麻煩你先我幫我看一下,我那邊還有兩樣東西。」

見楚琛微笑著表示沒關系,他又走回了保險箱那邊。

沃倫拿來的書籍一共十二本,第一本名叫《耕織圖》,此書是南宋紹興年間畫家樓儔所作,作品得到了歷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許。天子三推,皇後親蠶,男耕女織,這是華夏古代很美麗的小農經濟圖景。

南宋時的樓儔在任於潛令時,繪制《耕織圖詩》45幅,包括耕圖21幅、織圖24幅。清朝康熙南巡,見到《耕織圖詩》後,感慨於織女之寒、農夫之苦,傳命內廷供奉焦秉貞在樓繪基礎上,重新繪制,計有耕圖和織圖各23幅,並每幅制詩一章。

楚琛手上這本《耕織圖》,就是康熙時期的版本,古籍保存的相當完好,一點都沒有破損,就憑這本書的品相和珍貴程度,他估計在市場上的價格應該在二十萬rmb左右。

除了這本《耕織圖》之外,另外的十一本書籍則都是《欽定古今圖書集成》這套類書中的一部分。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系清康熙帝敕令編纂。最初由陳夢雷纂集,初名《古今圖書匯編》,於康熙四十年十月至康熙四十五年四月完成初稿。到雍正帝即位,又命蔣延錫等重新編校。

此套叢書分為歷象,方與,明倫,博物,理學,經濟等六個匯編,三十二典,典下分部,共六千一百零九部,每部據不同情況分列匯考、總論、圖、表、列傳、藝文、選句、紀事、雜錄、外編等項。為華夏歷史上現存最大的一部類書。

此書於雍正四年用銅活字排印,雍正六年完成,連同一部試印樣本,共印成六十五部,每部正文一萬卷,目錄四十卷,分裝五千零二十冊。印本用兩種紙張,一為開化紙印本,一為太史連紙印本。兩種紙質量均屬上乘,印刷精細,裝幀富麗,美觀大方。

沃倫的這十一本典籍,屬於《欽定古今圖書集成》中理學和經濟兩類,其中理學占八本,經濟類占三本,全部都為開化紙印本,書籍的品相雖然不及剛才那本《耕織圖》,但完整程度還是挺不錯的。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在市場上和拍賣會上都有零星出現,但大部分都是太史連紙印本,開化紙印本則罕睹。而一次出現如此大量的開化紙印本且保存的又較完整的情況,無論是在市場上,還是拍賣會上,楚琛還是頭一次看到。

以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沃倫的這一套書籍的珍貴程度。

不過,《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在市場上比上一本《耕織圖》常見多了,而且這套叢書基數實在太大,沃倫這幾本雖然也比較珍貴,但市場上的價格,就比《耕織圖》要低一些了。以品相而言,楚琛估計這十一本書籍加起來的價值應該在十八萬左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