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核雕羅漢手串(2 / 2)

鑒寶人生 吃仙丹 1549 字 2022-10-04

「咦!這是果核雕啊!」

難楠才剛才看到楚琛盒子里的一件古玩時,就輕咦了一聲,隨後連忙把東西小心的拿到手中,東西是一串手串,粗略看過後,他又驚呼道:「這是湛谷生的作品?!」

楚琛微微一笑道:「確實是湛谷生精心雕刻而成的欖核雕手串。」

果核雕屬立體微雕的范疇,盛行於明清兩代,其中欖核雕自明代中期後興起之後,就被視為至寶絕技,並以作為衣帶和扇附等裝飾品而風行一時。

橄欖產地大致分布在嶺南羊城、魯省和姑蘇三地。其中羊城增.城盛產烏欖核白欖,烏欖更是增.城四寶之一,除了可制成咸欖角、油欖角、王香欖角之外,其核堅硬、中空無仁肉,更是制作欖雕得好材料。

曾.城欖雕明揚海外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在清代時歷年的貢品,而歷史上最為出名的欖雕作品,即是咸豐四年由曾.城藝人湛谷生所創作的蘇東坡夜游赤壁花船。

該核舟中為艙,前為船頭,後為尾藏;中置一桌,東坡等三人據案坐,旁有一童仆用扇煽爐煮茶,船尾艄公作搖櫓狀,一同背浮水葫蘆,俯著玩耍,六人各具神態。

船艙兩旁有窗,窗上有八扇門,船底外表刻《前赤壁賦》共537字,這不滿寸的微雕精品,至今仍被稱為「雕刻之王」,現藏增.城博物館。

湛谷生本名湛菊生,為清晚期的核雕藝人,原名茂蘭,號谷生,其自幼好學,22歲中秀才,後卻因科場屢試不中,遂絕意於仕途,潛心於欖核雕工藝。他不僅善欖雕,更博覽群書、文章出眾,工於小楷好丹青,工人物。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拓展了欖雕的題材,更提高欖雕的藝術水平。

據史料記載,湛谷生所有刀具皆視為精鐵鍛打而成,家中開一窗向東,每當旭日初升,即取欖核臨窗雕刻,遇急事處理則用口銜著,過了中午即停止雕刻,他認為中午過後是不適宜雕刻的。

又據《羊城府志》記載,湛谷生曾刻十八羅漢核雕,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山石樹木,疏落有致。其中特別奇異的,有一羅漢手托一缽,缽旁邊一鴿,頭向內,鴿細小如芝麻,但足爪俱全。

後邊刻有一個可以閉合的兩頁牌,一頁刻有觀音在蓮花池上,左為善財、右為龍女,左上方刻有一瓶,上插揚枝,右上方刻有鸚鵡,喙上叼一串18顆的念珠,有牌有珠。

另一頁刻《心經全文》,背面刻有一圓一尖的兩顆珠,珠中全都孔,孔內各藏一佛,面向外,搖之則響。其技術之精湛,功夫之奇巧,真稱得上鬼斧神工了。

由於微雕工藝難度高,湛谷生作品存量極少,今日已知他的傳世作品約有十多件,大多收藏於博物館,只有少數在收藏家手中。

除了前述「赤壁游航」上,楚琛之前在劉老的藏品之中,看到過湛谷生的欖核微雕船舫,其舫中七人,神態畢肖生動,船底同樣以小楷陰刻長文,款式作「谷生道人」,同樣也是一件非常精彩的作品。

然而,橄欖核形如舟,因此常見船舟鏤雕的作品,舟身總長皆約4.5厘米上下,因此若論創作之難度、工藝之繁復、題材之稀少性以及欖核的數目,這件108顆微雕人物手串當又更勝一籌了。

這條欖核雕手串,顆顆核珠大小勻稱一致,色澤包漿圓潤成棕黃色,每顆果核上所雕皆是羅漢像,108顆核珠,正好為108位羅漢像。其人物作高浮雕,面目清晰,神態生動,衣著線條流暢,羅漢皆有背景,山石、樹木、動物、寶物等等無不配合各位羅漢的傳奇故事。

如「過江羅漢身負經卷,東渡傳經」、「開心羅漢袒露其心,使人覺知佛於心中」、「笑獅羅漢因學佛不再殺生,獅子來謝」等每顆皆呈現出一個完整的作品。換個角度,這條手串已經算得上的一件佛教的珍寶了。

而且,果核在雕刻的過程中,即要做到108顆形狀、大小、色澤都一致,還要避免果核在雕刻的過程中破裂,並達到精雕細刻、微中見微,章法造型上又變化多端的水平是非常困難的,由此也充分展現了湛谷生高超的技術水平與文化內涵。

另外,在手串的每顆果核上還用陽文雕出羅漢的姓名,每個字都小於2毫米,其中兩顆核雕再加落「谷生作」與「增.城湛谷生」款,字字清晰規整,有晉唐小楷遺韻,史書記載谷生工於小楷,確實名不虛傳。

湛菊生雖僅是一介手工藝創作者,但《羊城雜志》、《增.城縣志》、《湛氏族譜》都曾為他立傳,稱他為「嶺南一代藝人」,足見其對社會的重大影響。

他不僅發揚了源遠流長的增.城欖雕藝術,也啟發了後一輩的追隨者,讓欖雕工藝名揚海內外,確是清代藝壇上的一朵奇葩。

而這樣一位舉世聞名的核雕藝人,雕刻出來的如此栩栩如生的核雕作品,也難怪難楠才顯得如此驚訝。

而他更是在得到楚琛的肯定答復後,就急忙問道:「楚先生,不知道這條手串您是不是……」

還沒等他把話說完,楚琛就直接擺了擺手,打斷道:「難老板,真是抱歉,這件作品,我是准備自己收藏的,半沒有轉讓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