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 繞梁?(1 / 2)

鑒寶人生 吃仙丹 1547 字 2022-10-04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鑒寶人生最新章節!

吳可聽了楚琛所言,就一臉奇怪的看著他。

「怎么,我的臉上長花了嗎?」楚琛摸了摸自己的臉,有些詫異的問道。

吳可聞言「咯咯」嬌笑道:「你的臉上如果能夠長花,到是千古奇事了,我只是覺得奇怪,你為什么一定要說這張琴的制作年代一定就早於唐代呢?是不是你現什么線索了?」

楚琛笑道:「你想知道什么線索,看看背面的銘文不就知道了嗎?」

「對啊!我怎么忘記還有銘文這回事了!」

吳可恍然大悟,隨後連忙把琴身翻了過來。

古琴的構造還是非常講究的,「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岳山」,又稱「臨岳」,是琴的最高部分。

琴底部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稱為「鳳沼」。這叫上山下澤,又有龍有鳳,象征天地萬象。

岳山邊靠額一側鑲有一條硬木條,稱為「承露」。上有七個「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個用以調弦的「琴軫」。琴頭的側端,又有「鳳眼」和「護軫」。

自腰以下,稱為「琴尾」。琴尾鑲有刻有淺槽的硬木「龍齦」,用以架弦。龍齦兩側的邊飾稱為「冠角」,又稱「焦尾」。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經岳山、龍齦,轉向琴底的一對「雁足」,象征七星。琴面上有十三個「琴徽」象征一年十二個月和一個閏月。

一般琴的名稱都刻於龍池部位,不過吳可一看就有些傻眼。因為上面雖然有銘文,但卻是金文。她根本看不懂。

楚琛看到吳可看向了自己,就笑著說道:「這龍池上面刻的是『繞梁』兩字。左右刻的是『余音繞梁』這四個字。」

余音繞梁,其語源於《列子》中的一個故事:周朝時,一位叫韓娥的女子去齊國,路過雍門時斷了錢糧,無奈只得賣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聲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長鳴。韓娥離去三天後,其歌聲仍纏繞回盪在屋梁之間,令人難以忘懷。

聽了楚琛的解釋,吳可眼睛瞪的老大。目瞪口呆的驚呼道:「阿琛,你是說,這是四大名琴中的繞梁?」

中國古代四大名琴指的是齊桓公的「號鍾」、楚庄王的「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這四張琴被人們譽為「四大名琴」。

楚琛點頭道:「它上面是這么寫的,至少這張古琴的名字,應該就是『繞梁』。」

吳可十分錯愕的說道:「繞梁不是被楚庄王命人打碎了嗎?這是仿品吧?」

據說「繞梁」是一位叫華元的人獻給楚庄王的禮物,其制作年代不詳。楚庄王自從得到「繞梁」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

有一次,楚庄王竟然連續七天不上朝。把國家大事都拋在腦後。王妃樊姬異常焦慮,規勸楚庄王說:「君王,您過於沉淪在音樂中了!過去,夏桀酷愛妺喜之瑟。而招致了殺身之禍;紂王誤聽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現在,君王如此喜愛『繞梁』之琴。七日不臨朝,難道也願意喪失國家和性命嗎?」

楚庄王聞言陷入了沉思。他無法抗拒「繞梁」的誘惑。只得忍痛割愛,命人用鐵如意去捶琴。琴身碎為數段。從此,萬人羨慕的名琴「繞梁」絕響了。

明明一張傳說中已經碎為數段的琴,卻又出現在了面前,而且琴的模樣也不像是兩千六百多年前的樣子,吳可當然有理由懷疑這張琴確實是件仿品。

楚琛點頭道:「如果照傳說,和材質的氧化程度來看,這張琴確實有可能是仿品,但咱們鑒定可不能想當然,無論真與假,都必須要找出相應的證據才行。」

吳可問道:「那咱們怎么鑒定它的真偽呢?」

楚琛說道:「一般來說,就是看它的紋斷、樣式,另外,還有材質、銘文之類。」

吳可點了點頭:「哦,紋斷咱們看過了,那么現在就是要看它的樣式了?對了,琴有多少種式樣來著?」

琴,是一種渾身上下都充滿著文化內涵的樂器。僅從琴形而言,就可說是通身是韻。

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約12o—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說象周天365度)。一般寬約六寸(2o公分左右)。一般厚約二寸(6公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