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章 齊保福也撿了漏(2 / 2)

鑒寶人生 吃仙丹 1543 字 2022-10-04

雕母的制作過程可不簡單,每次開始鑄錢幣時,錢局需要先用質地純凈的上好象牙,按照擬鑄造的錢幣式樣,雕刻成錢樣,然後經主管部門審定通過。再由擁有資質的銅匠鋪中的熟練工匠,用精銅(並非純銅,而是配比合理的銅合金)雕刻而成帶有小方孔或小圓孔的錢形模具,被稱之為祖錢或雕母。

當時只有熟練工匠才能雕出高質量的祖錢,印模過程中不會掛砂,從而形成光滑的錢模。准雕母須經錢局審定後,方可使用,而被稱為「金口」的穿孔,必須由錢局工匠完成開穿工序,使之成為印模翻鑄次級的模具,母錢形態。

然後,再經由母錢印模,正式鑄造出大批的流通貨幣。

因為考慮到從雕母,到母錢,再到流通錢生產過程中會發生數次縮模,且鑄成後打磨拋光工序也會導致尺寸和重量減少,所以雕母都會留有加工余量,其尺寸明顯大於正式流通的貨幣。整個貨幣鑄造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減重的過程。

正因為如此,雕母才相當的珍貴。而且,在當時雕母都嚴格控制在錢局相關人員手中,極少流出,再加之近百年收藏家的大力搜羅,現在已經很難再新發現開門見山雕母了,而現有的雕母大部分或流出海外,或入捐各大博物館。

留存在市面上的雕母,自然更是稀如星鳳,成為泉友和收藏者爭相收藏的目標。

當然,雕母因為銅錢的稀有程度,也有「貴賤」之分,就像齊保福的這枚「咸豐重寶」背「寶泉當五十」雕母,因為其特殊的歷史含義和數量,一直被藏友所追捧。

咸豐初期,因為當時天下大亂,清政府財政極端困難,於是就決定鑄造大錢,結果市面上盜鑄蜂起,就算清庭下令嚴查也屢禁不止,接著當百當五十大錢又因民間通行不暢,貶值嚴重而減少鑄額。

咸豐大錢版式紛雜而鑄額不多,因此其雕母、母錢及樣錢,均為極難得之物,許多都被各大博物館收藏,還有則流傳於國外,據不完全統計,大陸私人收藏至今的只有三枚,可見其珍貴程度。

楚琛到沒想到,齊保福這里居然還有這樣的好東西,而且這枚雕母書法大氣,筆透隸意,形制又愈普通當五十大錢,雕工精湛,保存的又相當完好,相當的難得。

齊保福愛不釋手的把玩著這枚雕母,一臉歡喜,嘴里更是連稱沒想到,心里的高興勁不用多說。

楚琛笑道:「老齊,你也真是馬大哈了,居然連這樣的寶貝都直接堆在這里,要是哪天你把它和這些銅錢一起當廢銅爛鐵給賣了,那不得後悔死?」

齊保福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其實,這些銅錢都是我一位眼力很差勁的朋友轉讓給我的,我一直都只把它們當作普通的銅錢,誰知道居然還有雕母混在里面啊。」

原醚,齊保福的說的那位朋友也住在這個小區,他和齊保福一樣,都是酷愛古玩之人,不過他可沒有齊保福這樣的經濟能力,而且家里掌管經濟大權的還是他老婆,他只有偷偷摸摸的省一點錢下來買古玩。

其實,他沒什么不良嗜好,他老婆對他買古玩也不是不支持,但他的眼力就和齊保福一樣差勁,隔三差五的就買了件贗品回來,又和齊保福一樣,家里人怎么說都不聽,於是他老婆就發火了,規定了他一個月只能買多少錢的東西,多了無論怎么都要退掉,還不能用下個月的錢抵扣。

而這些銅錢就是這么來到齊保福的手中的。

講了東西的來源,齊保福撓了撓頭,嘿嘿一笑道:「我都不知道怎么說了,好不容易撿了個大漏,居然還是從朋友身上撿到的。」

楚琛笑道:「好你准備怎么辦?還給他嗎?」

「這當然不可能啦!」齊保福搖了搖頭道:「親兄弟明算帳,這枚雕母是他走了眼賣給我的,我又不是沒付錢。再說了,就憑他的性格,我還給他,他也不會接受,那這事他肯定一直噎在心里,長此以往肯定會影響我們之間的友情。與其這樣,還不如在別的方面補償他。」

楚琛對齊保福的話表示贊同,友情最好不要被金錢所影響,不然早晚都要變味,所以才會有親兄弟明算帳一說。具體到這里,齊保福還了,心里會不痛快,他朋友不接受,心里也不會痛快,這樣還不如不說來的好。

或許有朋友說,這是齊保福心胸不夠寬廣,既然是朋友,還了又有什么問題。這么說也對,但齊保福畢竟是普通人,普通人中又有多少人會不在乎價值幾十萬的東西?如果這次還了,那下次遇到幾百萬的東西你是還,還是不還?

所以說,齊保福寧願在其他方面補償一下朋友,也不想讓這件事情成為雙方友情的隔閡。(未完待續)

...